有声无声落“语”盘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想象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打动人们的心。历来古诗的教学都是有板有眼,走得规矩。一般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教师用串讲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意,大概体会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闷,课堂枯燥无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怎样才能把古诗教学的课堂上的生动、有效呢?笔者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探究如何在古诗教学课堂上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学习古诗最重要的是“体会诗情”。《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送别提供典型环境。后两句叙事,选取了饯别宴席的劝酒词“劝君更进一杯酒”,凝离别之情于美酒之中。一杯酒,一生情,一个“更”字,一个“尽”字,浸透了诗人对朋友的全部真挚感情。笔者围绕着这两个字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方法迁移
  1.复习回顾。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节奏、有韵味、有情感。
  2.自读正音。用朗读前一首诗的方法练习朗读《送元二使安西》,师正音、点评。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二、整体感知,落实字词
  1.字词教学。生讨论交流难读、难写的字词,师指导。
  (1)渭:难写的地方?(胃下半部分的“竖”)与什么有关?(渭水、渭河)在哪个神话故事中读到过?(《夸父逐日》)
  (2)客舍shè: “舍”正音,与“宿舍”对比分析,“客舍”指旅店,这里指王维送别元二时居住的地方。
  (3)浥:生在书本上写一遍,讨论如何记忆。左半边“氵”,右半边为“邑”,“湿润”的意思。
  (4)强调“轻”的意思,轻尘:微尘。轻,微小。
  2.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三、比较阅读,研读诗句
  1.对读比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两诗的共同点(至少三点以上)。学生交流共同点:送别诗、唐代诗人、都有“故人”二字、都是七言诗、都是从哪里送到哪里……
  2.理解诗意。抓住学生提到的送别诗,说说两首诗都是谁送谁?
  (1)李白送孟浩然、王维送元二,讲解“渭城”“阳关”“安西”三个地点。
  (2)解释题目《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重点理解“使”是出使的意思。)
  (3)呈现前两句诗,并说说与题目中的“送”有什么关系?
  生尝试用上面提到的五要素进行两句诗的解释并表达。
  (4)聚焦“雨”。借景抒情,有离别伤感之意。
  3.探究“柳”字。分析“柳”的意象,学生提到“折柳”,教师适时讲解“柳”的谐音在古代指“留”,进行有写“柳”的诗句拓展。
  4.探究诗情。理解“故人”,感受“安西”的荒凉,并呈现相应的图片、诗句。展示沙漠、戈壁、峡谷、冰川、雪山等照片,增强真实感。
  师导说: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去,要到哪里呀?(投影出示路线图)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上,整整三千多公里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元二即将远行,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5.讲解“阳关”在诗句中的意象。播放吟唱《送元二使安西》的音频。
  6.回归整体。再次探讨两首诗的共同点,生分享。(两首诗都体现了友人离别时的悲伤感情,都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友人间深厚情谊——送别诗)
  7.师引导关注两句诗当中的“西辞”和“西去”,微课讲解“西辞”“西出”,并延伸其他诗句中的“方位词 动词”,如,“东入”“南望”等词。总结规律:“方位词 动词”表示向什么方向干什么。
  四、推荐阅读,拓展视野
  推荐阅读与送别相同主题的古诗。
  五、教学反思
  1.整体观照,有声无声落“语”盘
  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都是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编者将两首同题材的古诗放在一起,体现了以类带篇的思想。两首古诗语言不同,但离别相似,情意相同。基于教材和编者的意图,着眼于文体,笔者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朗读法迁移到了本次教学中。“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画面、读出感情”,如此层层递进式的朗读,拉近了孩子与诗歌的距离,他们读得越来越有味道。除了有声朗读,笔者还将无声的默读带进了课堂。两次默读,第一次在浅学后,引导孩子们寻找这两首送别诗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同点;第二次在深学后,引领大家品味二者在意境和情感上的相同点。两次默读,一前一后,看似“无为”的教师,给孩子营造了一个静静地散发着魔力的学习场。就这样,静静地思考、慢慢地琢磨,思维的花朵在孩子们脑海中次第绽放,情感的小溪流过了千百年的文学长廊,“送别诗”里挥之不去的悲伤一点点跃然纸上。
  2.文化浸润,一景一物皆有情
  部编教材新增了55篇古诗,此次古诗比重的增加,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诗所选取的景物再平常不过,读起来,文化气息却扑面而来。笔者从“柳”这一意象入手,带着孩子们探究景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柳”的谐音为“留”,很多诗文中用带“柳”的词语表达“留”意。在唐宋时期,文人们更喜歡用“折柳”赠友人,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后面诗句中的“阳关”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还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一种向往。“西出阳关”虽为壮举,又怎奈那里有无尽的荒凉。所以,诗人忍不住为“西出阳关”的友人担心。当笔者出示一组真实的照片时,增强了课堂的情景感。笔者还和孩子们一起对古诗中常出现的“方位词 动词”的表达方式——西辞、西出、东入、南望等等,进行了拓展,从而总结出“方位词 动词”是指“向什么方向干什么”。一字一词、一景一物、一点一滴,都是对文化的丝丝浸润,及时加料,适时增量,与文本对话,与文化同行。
  3.巧妙点拨,一招一式润于心
  笔者“让学”思想根深蒂固,整节课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不急不燥,静等学生去发现,再适当地引导,不留教的痕迹,推动学的深度。古诗词重视“炼字”,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地锤炼推敲,语言凝练,字字珠玑。古诗词教学最忌讳机械地解释字词句,这是小孩子喜欢读古诗不喜欢学古诗的主要原因。当学生提出“渭”字容易写错的点时,笔者抓住时机,巧妙追问,“渭与什么有关?在哪个神话故事中见过这个字?”这首送别诗的最大特点是“送”,本诗的前两句似乎和“送”有关,又似乎和“送”无关。学生拿捏不准,有些迷惑。“前两句诗和‘送’有什么关系?”笔者轻轻提点。孩子们思路洞开:这两句诗写出了“送”的时间、地点、场景,还悄悄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客舍”里藏着悲伤,“柳”里似乎透着不舍。笔者顺势提点孩子,把发现的几个要素串起来,用现代文说出这两句古诗的意思。“古文今译”,竟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完成了。而理解了意思,学生就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深情离别的场景,品味到诗句中那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当《送元二使安西》的吟唱声起,孩子们深深地陶醉了。一切,仿佛不经意间。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是笔者追寻的古诗文教学课堂。
  [注:本文系江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古诗文有效教学的探究”(课题编号:JME19029)课题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下面就历史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
【摘要】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重要转接关键节点,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为此学校要提高对初中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以達到让初中生加强自我认识,实现自我发展,不断自我超越的全身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成长。本人在这方面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本文主要从思想层面提升自我认识能力、学校层面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
【摘要】笔者总结平时的观察和实际经验,发现语文习作评价“无的放矢”“面面俱到”的问题阻碍了习作教学的有效进行。针对种种情况,我提出了“点面结合”的習作评价方式,优化习作评价。点面结合的评价方式有的放矢,有利于落实课程目标;关注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客观全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评价明晰,有利于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关键词】小学语文;点面结合;习作评价  我们不能否认时至今日习
对于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及习惯,教师对此提出批评,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批评教育可以比喻为一剂“良药”,但是我们发现有时候这一剂良药味道虽苦,可并不是苦口良药,也不能把病治愈。教育学家苏霍曾经说过:“生硬的语言,精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都采取漠然的态度。”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却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暴力教育能到是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专家指出,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据介绍,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甘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时,地球公转位于( )   A.
【摘要】 虽然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进行素质教育,但是就历史学科特点来说,决定了还是要有比较多的需要记忆来掌握的历史知识。而由于学生个体的区别,有些记忆得比较好、有些却记忆能力较差从而没有什么效果。而恰恰记忆比较好的学生,历史成绩就比较高。所以在记忆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作者根据历史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的几种历史趣味记忆方法,如果运用得好,的确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
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应试。在此背景下,师范类院校、教育类专业、考证类机构的课程体系改革也以 “国考”大纲为指引,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声乐》课程作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重点课程,因为尚无立竿见影的方法和卓有成效的途径,以致在探索中面临着举步
校园文化是独特的精神文化,是特色的环境文化、个性的制度文化、别样的行为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校园文化具有激励精神、凝聚力量、正确价值导向等功能,对于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师生的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师生“视而不见”、没有感觉、没有触动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师生的精神引领作用非常有限,对师生的心灵扣动作用甚微,对师生的品格影
【摘要】湛江市中小学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提出了“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各教师在教学时灵活应用和实践,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改善。本文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和训练检测等方面,对如何实施“四环节”教学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环节”教学;高效课堂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即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