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视野谈翻译“舍”和“得”的辩证关系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文化意象过程的特征、类型、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处理办法。认知语言学属于功能主义范畴,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构造,分析其认知功能基础。以此为视角,探讨了作为文化符号的意象翻译是有意义的。文化意象翻译是动态的,合理的以及协调的操作过程。在文化意象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考虑译语作者的认知体验,构建出有利于读者理解的意象,通过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意象的特征分析,得出恰当的翻译应做到与译语读者的体验相适应。还应重视原语意象信息的突出程度,在译语中做出相应的处理;也应该侧重意象的特质意义的表现,引导译语读者对特质信息的注意。
  关键词:认知;翻译;文化意象;策略;舍与得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81-02
  一、前言
  认知语言学是对语言本质的功能性研究,揭示人类认知的共同规律。它是以非景观主义哲学观为基础,属功能主义范畴。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构造,分析其认知功能基础。由于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结构,并非直接等同于客观外在世界结构,而是与人在与客观现实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身体体验,认知策略乃至文化制约等密切相关的概念结构相适应,因而就会涉及到范畴化理论、隐喻系统、意象图示、句法象似性等方面。翻译的本质是译者在两种文化中共存,从冲突和磨合再到取舍的历程。就意象翻译的研究进行的较为频繁,而从语言学的视角对文化意象的研究很少。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谈文化意象翻译及其处理手段,同时论述怎样在文化意象中进行“舍”与“得”。
  二、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翻译文化意象中的特征分析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认知来认知和再现原语文本。认知功能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等。译者在读原作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再把原文的内容在大脑中转化成心里图式,这是会产生共鸣(同化)。在原文化和译语文化冲突时要做出改变(顺应),在共鸣和改变之间加以平衡和调节。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文化意象可采取的策略
  为了避免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推导出与作者不同的意图,关于言语的“象”、“意”可以做以下处理。
  1.语言可以表达物象,而物象包含着义理,但语言并不等于物象,物象也并不等于义理,所以要取物象就应当舍语言,要得到义理就应当抛弃物象。有些语言的字面意义能产生物象,但所蕴含的义理并不是他的真正意义,就会导致“意”、“象”不合:因此,翻译时只能舍弃“象”译取“意”,这就是“得意忘象”。如:“李老师,独自行来,顺路进了四楼教学楼……不想不如8楼会议室,鸦雀无声”。“鸦雀无声”的真正语用意图是:会议室一片寂静。译文译为:“The conference room was silent as Mr.Li entered it.Not a bird’s cheep was to be heard.Not a bird’s cheep was to be heard.”从“Not a bird’s cheep was to be heard.”这一句来看,可以推理出这样的语用意义:“会议室里平时经常有鸟儿出入,现在只是听不见而已”。译文中的语用意义与原文中的语用意义不同,这样的译文显然很不恰当,只能舍去“鸦雀”译其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得意忘象”的翻译手段。因此,可以改为:To his surprise,the conference room was utterly quiet as Mr.Li entered it.再比如说“望子成龙”中的“龙”也是只能以这种取舍的方法,来表达其意义的忠实。
  2.在基本对应中找出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绝对等值的不多,一般只是相对等值。如To work like a horse(像马一样干活)汉语却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这是受物质文化的影响)As money as a three-dollar bill.(伪如三元钞)汉语却说:若合符节(这是受制度文化产物的影响)As timid as a rabbit(像兔子一样胆小)汉语却说: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完全不同的心理文化)。
  3.在保持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的前提下,对原作做某些加以改变。如:竺法护有一句佛经译文“天见人,人见天”(慧皎1992)因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使两个意象“人”、“天”没能完美的有机结合在一起而鸠摩罗什的译文“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使得“人”、“天”两个意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艺术形象。翻译不可避免的要根据译语及结构规则进行刈分。
  4.在保持原文词语的真正意义,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来替代原文中的形象。如:“倾盆大雨”可以译为“to rain cats and dogs”;“血流如注”可以译为“ to bleed like a pig”;“白费唇舌”;“to speak to the wind”。这种策略可称为“得意换象”。
  5.把原文中的形象和意义均保存在译语中。比如:“轻于鸿毛”可以译为“as light as a feather”;“如坐针毡”可以译为“to sit on pin and needle”;“杀鸡吓猴”可以译为“to kill the h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这种策略可称为“得意得象”。
  6.为了掌握运用英语翻译技能,还得随时进行语言文化对比,尤其是语境对比。如:有个外国人说:“跟中国人打电话,我不知道他把话说完了没有,因为听不到“goodbye”。他不知道中国人说“就这样”,就等于美国人说“so long”。再比如black相当于“黑”,red相当于“红”。可是英语的black tea 就是汉语的“红茶”。因为英国人注意的是茶叶本身的颜色,我们注意的是茶汤的颜色。Blue相当于“青”或“蓝”,white相当于“白”。汉语说“这人气得脸色铁青”,英语却说his face was white with anger.(Longman D)“青眼”、“青睐”表示喜爱或重视,英语green-eyed却表示嫉妒。汉语“眼红”表示嫉妒。英语red-eye表示失眠(red-eye flight指的是路程很远,睡不好觉的飞行。参见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这些翻译方法所举得例子都是静态的语用意义的翻译,可以通过上下文,灵活的使用。
  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策略,但都摆脱不了一个字“译”。“译”可以通过用于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策略,“译”的具体内涵概括起来就是益即增加,遗即省略,刈即拆分,易即变换,移即移位,异即异化,宜即归化。在翻译中,译者应该研究怎样进行归化、异化,怎样在文化差异中进行取舍,因为一切翻译都是建立在两种语言的差异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翻译。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意义在于译者是怎样通过原作的语言形式推导出作何的语用意图,同时怎样去分析对比原语和译语的差异,最终目的是力求原语和译语的语用等效。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2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2]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59-05.
  作者简介:木妮拉·库吐鲁克,女,维吾尔族,就职于新疆实验中学,1997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充分运用到各科教学当中。情景教学、PES模式教学均属于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情景教学PES模式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PES模式教学  一、 引言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工具性比
摘 要:小学语文是语言的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语言的设计,促进课堂语言发挥魅力。但是,从目前语文教学中我们了解到部分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语言的设计。基于此,笔者提出“语言趣味化”“语言探究化”“语言积极化”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设计的策略,促进语言发挥其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趣味化、形象化;积极化  教师在课堂当中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的效果相关,语文教师
摘 要: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导致其在学生文化课方面并未给予高度重视。中职语文教学成为学校教学环节中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导致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理想。中职学生需要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实际工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重视语文教学,同时更应重视文言文教学。本文探究了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此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促进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
目的(1)探讨CT纹理分析在平扫中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2)探讨CT纹理分析在对比增强中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17年5月孤立性肺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有效教学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有效地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我国许多老师开始立足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实质需求,将有效教学与不同的教学模块相结合,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文言文;有效教学  一、 引言  在促进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有效教学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必须要关注理论教学和实
摘 要: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与书本间的对话交流。教师如何通过改变提问方式,发展提问策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深入理解是当前新教育模式中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要求及策略  一、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提升,新的教育模式逐渐走进课堂。如今,上课已经不简单地局限于老师讲授知识,学生单纯地通过听讲来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