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校双向选择的灵活用人制度,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方便。然而,在民办高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一、江西民办高校音乐系师资情况的现状
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的来源与公办学校不同。由于民办高校大多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的校长由董事长兼任,有的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其音乐师资来源则主要靠向社会公开招聘,包括专职和兼职两类。
专职教师的来源大约有三方面:
(1)招聘退休音乐教师。与公办高校相比,到民办高校任教的音乐退休教师从教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教学质量较高。长期以来,退休音乐教师为民办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所占音乐教师人数比例为50%以上。然而,退休音乐教师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有时很难留住。
(2)青年教师,刚毕业或毕业分配不久即来应聘者。他们有热情、有理想、思想新,也肯干,然而经验不足,也不够稳定,所占教师比例为45%左右。
(3)从公立学校以高薪和优厚待遇“吸引”过来的骨干教师。这部分人教学好,精力充沛,但所占比例很少,仅为5%。因为少数公办高校采取封闭的做法,不准教师到民办高校任教,致使民办高校用高薪也难请到优秀的音乐教师,影响了民办高校音乐师资队伍的稳定。
总的说来,民办高校师资状况令人堪忧。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招聘制也隐藏着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招聘制意味着校方随时可将不如意的教师“炒鱿鱼”,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有权“选择”,可以自由“跳槽”。因此,师资队伍老化和流动性大、不稳定成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民办高校音乐教师应该从哪来?对此,很多民办高校的校长心里一片茫然:从长远看,依靠离退休和兼职音乐教师必然不利于民办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频繁地更换教师使学校无法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长远目标的教师队伍,导致音乐教育教学规划缺乏连续性。要建立自己的专职音乐教师队伍又使民办高校感到可望不可及。
二、造成师资不稳定的原因
首先,是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办高校无力为音乐教师解决诸如编制、工龄、职称和评奖等问题,使音乐教师有“后顾之忧”:音乐教师到民办高校工作期间不能计算工龄;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看病没有医疗保险;多数音乐民办高校教师没有编制,职称、评奖基本上没有名额。
其次,民办高校音乐系不确定的生源也导致了教师岗位的不稳定。在一所民办高校音乐系执教的高老师两年内已经换过三所学校,她说自己所在的学校生源怎么样,做老师的心里都有底儿。如果觉得学校下学期可能招不到多少学生,在假期里就得为自己想想后路。学校没学生,养着老师干吗?生源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岗位的稳定,如果教师总是担心自己被炒,显然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如何组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江西有很多民办高校音乐师资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相比于普通高等音乐专业,其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师生比高,本职教师学历较低,知识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显然是难以达到民办高等音乐教育所要求的质量的。加上规模的扩大,在师资数量和质量上的严重不够,愈发表现得突出和明显。民办高校在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音乐课不同于文化大课,大部分属于技能小课,授课过程大多以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几方式为主。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无论在歌唱方法、演奏技能技巧、教学方法手段、先天的生理心理条件以及个性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音乐课教学中,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否认可,是能不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它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当学生适应了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上课形式后,再去更换其他的老师,会让学生感到极度地不适应,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歌唱积极性,制约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及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
为此,可以通过考核来规范落实。民办高校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要对专职教师在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项考核,并把考核的成绩写入学期学年考评表,作为聘任教师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严把关,重考核,外聘教师一旦聘用,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以减少磨合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查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师进修制度》《教师专业考核制度》《教研室活动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
(2)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对学历较低的教师要求继续深造获得本科以上文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选派一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新知识,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
(3)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青年教师定期举办音乐会,积极参与各项演出活动,参加各种比赛。这样既增强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又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影响力,更宝贵的是在学院内形成一种浓郁的艺术实践氛围。
(4)实行公开课教学,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5)组织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教材,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6)引进艺术界的名人或者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校任教,担任兼职教师,还可以建立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家讲学、表演,活跃艺术氛围,增强艺术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
3.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顾名思义,“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又要有熟练的相关音乐技能技巧,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能把音乐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归纳成理论,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适合民办高校的音乐教师,是推进民办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比如舞蹈教师,本身应具有较为系统的舞蹈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担任舞蹈剧目排练,指导舞蹈专业的学生表演;此外舞蹈教师还应具有较为系统的舞蹈创编法的理论知识,自己能独立地创编舞蹈作品,从而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编创。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然而培养民办高校音乐教育“双师型”教师不是一句空谈,加强民办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完成:
(1)定期把教师送到相关的专业演出团体、机构进行培训,或者在学校里定期举办教师表演音乐会。有些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的成长就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艺术实践经验。试想没有登过台表演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好演员好教师呢?所以,教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尤为重要。
(2)在组建教师队伍过程中,可以引进博士、博士后或教授、副教授之类。还可以冲破传统的观念,把那些音乐技术人才(如DJ师、大型文艺团体及演出单位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歌唱演员、演奏员等等)引进来,让那些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都过硬的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
(3)在学院里设置工作室、研究机构。一方面在民办高校里,模拟艺术团体的运作方式,由教师担当领头人;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与社会直接建立交流的平台。
近一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允许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教师相互流动,民办学校教师任教的工龄、教龄计算及资格认定、业务进修、职称评审、评优表彰等,都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另据了解,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此问题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近期将着手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
一、江西民办高校音乐系师资情况的现状
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的来源与公办学校不同。由于民办高校大多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的校长由董事长兼任,有的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其音乐师资来源则主要靠向社会公开招聘,包括专职和兼职两类。
专职教师的来源大约有三方面:
(1)招聘退休音乐教师。与公办高校相比,到民办高校任教的音乐退休教师从教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教学质量较高。长期以来,退休音乐教师为民办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所占音乐教师人数比例为50%以上。然而,退休音乐教师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有时很难留住。
(2)青年教师,刚毕业或毕业分配不久即来应聘者。他们有热情、有理想、思想新,也肯干,然而经验不足,也不够稳定,所占教师比例为45%左右。
(3)从公立学校以高薪和优厚待遇“吸引”过来的骨干教师。这部分人教学好,精力充沛,但所占比例很少,仅为5%。因为少数公办高校采取封闭的做法,不准教师到民办高校任教,致使民办高校用高薪也难请到优秀的音乐教师,影响了民办高校音乐师资队伍的稳定。
总的说来,民办高校师资状况令人堪忧。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招聘制也隐藏着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招聘制意味着校方随时可将不如意的教师“炒鱿鱼”,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有权“选择”,可以自由“跳槽”。因此,师资队伍老化和流动性大、不稳定成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民办高校音乐教师应该从哪来?对此,很多民办高校的校长心里一片茫然:从长远看,依靠离退休和兼职音乐教师必然不利于民办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频繁地更换教师使学校无法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长远目标的教师队伍,导致音乐教育教学规划缺乏连续性。要建立自己的专职音乐教师队伍又使民办高校感到可望不可及。
二、造成师资不稳定的原因
首先,是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办高校无力为音乐教师解决诸如编制、工龄、职称和评奖等问题,使音乐教师有“后顾之忧”:音乐教师到民办高校工作期间不能计算工龄;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看病没有医疗保险;多数音乐民办高校教师没有编制,职称、评奖基本上没有名额。
其次,民办高校音乐系不确定的生源也导致了教师岗位的不稳定。在一所民办高校音乐系执教的高老师两年内已经换过三所学校,她说自己所在的学校生源怎么样,做老师的心里都有底儿。如果觉得学校下学期可能招不到多少学生,在假期里就得为自己想想后路。学校没学生,养着老师干吗?生源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岗位的稳定,如果教师总是担心自己被炒,显然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如何组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江西有很多民办高校音乐师资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相比于普通高等音乐专业,其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师生比高,本职教师学历较低,知识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显然是难以达到民办高等音乐教育所要求的质量的。加上规模的扩大,在师资数量和质量上的严重不够,愈发表现得突出和明显。民办高校在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音乐课不同于文化大课,大部分属于技能小课,授课过程大多以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几方式为主。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无论在歌唱方法、演奏技能技巧、教学方法手段、先天的生理心理条件以及个性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音乐课教学中,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否认可,是能不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它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当学生适应了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上课形式后,再去更换其他的老师,会让学生感到极度地不适应,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歌唱积极性,制约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及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
为此,可以通过考核来规范落实。民办高校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要对专职教师在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项考核,并把考核的成绩写入学期学年考评表,作为聘任教师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严把关,重考核,外聘教师一旦聘用,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以减少磨合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查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师进修制度》《教师专业考核制度》《教研室活动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
(2)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对学历较低的教师要求继续深造获得本科以上文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选派一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新知识,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
(3)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青年教师定期举办音乐会,积极参与各项演出活动,参加各种比赛。这样既增强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又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影响力,更宝贵的是在学院内形成一种浓郁的艺术实践氛围。
(4)实行公开课教学,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5)组织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教材,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6)引进艺术界的名人或者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校任教,担任兼职教师,还可以建立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家讲学、表演,活跃艺术氛围,增强艺术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
3.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顾名思义,“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又要有熟练的相关音乐技能技巧,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能把音乐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归纳成理论,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适合民办高校的音乐教师,是推进民办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比如舞蹈教师,本身应具有较为系统的舞蹈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担任舞蹈剧目排练,指导舞蹈专业的学生表演;此外舞蹈教师还应具有较为系统的舞蹈创编法的理论知识,自己能独立地创编舞蹈作品,从而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编创。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然而培养民办高校音乐教育“双师型”教师不是一句空谈,加强民办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完成:
(1)定期把教师送到相关的专业演出团体、机构进行培训,或者在学校里定期举办教师表演音乐会。有些民办高校音乐教师的成长就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艺术实践经验。试想没有登过台表演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好演员好教师呢?所以,教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尤为重要。
(2)在组建教师队伍过程中,可以引进博士、博士后或教授、副教授之类。还可以冲破传统的观念,把那些音乐技术人才(如DJ师、大型文艺团体及演出单位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歌唱演员、演奏员等等)引进来,让那些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都过硬的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
(3)在学院里设置工作室、研究机构。一方面在民办高校里,模拟艺术团体的运作方式,由教师担当领头人;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与社会直接建立交流的平台。
近一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允许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教师相互流动,民办学校教师任教的工龄、教龄计算及资格认定、业务进修、职称评审、评优表彰等,都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另据了解,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此问题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近期将着手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