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没有爱心,也就很难教育好学生。爱学生,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高尚职业道德。其中,教师适当地夸奖学生便是一种爱,它可以激励学生产生正确的求知动机、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探索欲望,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勇于探索、追寻成功。
  【关键词】情感教育;成长重要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171-02
  On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al Education to the Growth of Students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Dongying City,China)XU Yingran
  【Abstract】"Without love,there is no education."Without love,teachers can hardly educate good students.Loving stu‐dents is the noble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a teacher must possess.Among them,teachers appropriately praise students is a kind of love,which can inspire students to have the correct motivation for learning,a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and a strong desire to explore.It will make students brave to achieve their goals under the care of teachers.To explore and pursue success.
  【Keywords】Emotional education;Importance of growth;Student
  一、合理施爱,避免“偏爱”
  在教育学校教学中,想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不仅应重视知识讲授,更应重视情感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没有爱心就很难教育好学生。真正的爱,是有原则的、充满正能量的爱,出发点就是激发学生向人生的正确目标前进。这种爱能给学生带来温暖,使学生感到安全,能让他们主动地接近你,愿意与你交流感情、吐露心声,能主动遵循正确的人生轨迹成长。偏爱则是一种无原则的爱,多以满足学生的不当需求为因素,以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主观意愿为目的,不遵循科学施爱的原则而实施的爱。这种爱往往会纵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使他们的行为与性格的养成出现畸形,这种爱是一种偏离轨迹的溺爱。偏爱是一种错误的爱,教育教学中应该避免这种不当的爱,这就需要教师正确认识真正的爱,把握施爱的真正目的,科学施爱,避免偏爱。特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学生非常复杂,他们对爱的需求也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法对教师的爱做出判断与选择,所以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爱的方式,坚决不能纵容他们,施以溺爱。
  二、多用激励与鼓励促进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意志和心理品质。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界的刺激。教师一句关心的话,一个鼓励性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动力。当然,这种学习的动力要想长期保持下去,就需要教师平时多关注学生,抓住他们生活、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经常地鼓励和激励他们。低年级学生就像单纯的小天使,他们的眼睛时刻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会使他们开心一整天。当他们受到挫折时,教师用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宽容的微笑,一个奖励的拥抱,都会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颗颗启明星。恰当的语言可增加鼓励的效果,教师如果能够使用积极的词汇,对于学生的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一句“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会让学生感到幸福,继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是一种力量,它不仅具有激发学生求知和愉悦的功能,还具有心理催化作用;只有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否则,即使教师知识掌握得再多,讲得再生动、具体,学生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心不在焉,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要达到师生情感长期和谐一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可忽视。
  三、多角度实施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具有师爱需要至少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发自内心地关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第二,不能偏心,特别是对学困生。第三,要主动走进学生生活,深入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第三,对学生的犯错要准确到位,但是内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在对待“优生”和“学困生”的做法上,不能只看到成绩,而是要关注到学生的品质,要看到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等生。要正视优等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学困生的专利,优等生一犯错班主任就觉得不可饶恕,对优等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其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班主任对他的期待和尊重。班主任对“学困生”付出的爱是真诚的,既要注重對学困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要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师爱、耐心、科学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就必须拥有这三方面的素质。要做好班主任光靠和学生打好交道是不够的,还要和学校、班主任、家长打好交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终身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共同合作。班主任同样要和科任教师沟通好,因为他们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的好坏。班主任和学校更要沟通好,因为学校给你一个自由的环境,你才有发挥的余地。班主任要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做到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要随手拈来。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是走进学生的心灵,体验班主任幸福感的基础。
  四、结语
  利用情感进行教育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温情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教师合理利用爱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居斯塔夫·福楼拜.情感教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上海:漓江出版社,2008.[3]霍桑.爱的教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责编 林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就着重体现在审美教育这一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审美教育重在实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实践中帮助他们塑造审美意识是最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活动意义;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05
摘 要:莫言的《蛙》中处处可见阎连科所谓的神实主义。卡夫卡说:“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他的都不真实。”{1}换言之,艺术是一种真实照耀下的存在,但仅仅需要在“光的层面”上是真实的,比如《蛙》,一切材料都为这“光的真实”与“魔幻”之间充当桥梁。  关键词:莫言 蛙 神实主义  阎连科在《我的现实,我的主义》一书中说道:神实主义,即在创作中摒弃固
背书之于学习,就好像土地之于农民。土地是农民的根,而背书是学习的根。于我,它真是可爱又“可恨”。   背书的“可恨”之处在于背。有一次背书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暑假的一天早上,妈妈丢来一篇古文让我背,只剩下最后一篇了。我和妈妈约定,会背三十篇古文买新书。我叹口气,迎着清风大声读起来。正音,查字,这古文佶屈聱牙,苦煞人也。读了不知几遍,抬头去背,脑中空白,却仿佛被人删了记忆一般,狠心到一个字也不
童年时代度过的那些春节,在记忆里是色彩斑斓的。虽说很难从中翻拣出一两件令人印象很深的事儿,但回忆起儿时生活,最快乐的时光总是莫过于春节。  春节对于年少的我而言,意味着一年中最热闹时刻的来临,好像总有许多新鲜事儿等我去发现。而最让人激动的就是除夕夜了,新年将至未至,令我充满期待。除夕又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虽说平时一家人也常在一起,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边说笑边听爆竹声声的融融氛围是其他任
摘 要:沈从文作为京派代表作家,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充满着道家色彩和韵味,给读者以自然超脱之感。其代表作《边城》所营造的理想世界中,通过“边城”原生态、清新古朴的自然环境和翠翠、老船夫、天保、傩送、杨马兵、妓女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和处事之风,完美地契合了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见素抱朴”“超越世俗”“守信自约”“自在无为”等观念。其中深深地寄寓了沈从文先生对道家文化的追求与探索人性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还未上学我就会唱这首歌了。但那时,我并不懂得这首歌的含义,只是从大人那里知道,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的新局面。  我上小學了,戴上了红领巾,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懂得了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是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的,少先队员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摘 要:本文以东北女作家孙惠芬的乡土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作品中乡村人在城乡两域的生存境遇和心路历程,揭示出他们长期以来被遮蔽下的精神困境,同时反映了作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抉择,力图把握当代乡土文学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孙惠芬 乡土小说 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乡土文学在各种思潮蓬勃发展、各种手法大显身手的裹挟下,发生了一些新的动向。表现为以城乡互参
摘 要:“双性同体”理论由伍尔夫于20世纪引入文学领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而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理想人格特质“双性气质",逐渐成为男女两性人格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状态。萨克雷小说《名利场》中的利蓓加和德莱赛小说《嘉莉妹妹》中的嘉莉都是具有“双性气质”性别魅力以及拥有男性戾气的勇敢女性。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析利蓓加和嘉莉的“双性气质”,以此展现她们作为颠覆传统女性形象的女冒险家的性别魅力。
摘 要:作家冯唐的最新长篇小说《女神一号》出版以来读者颇众,但相关书评较少。此文从叙事、情节、主题等角度剖析该小说的文法特点,对比其全本小说《素女经》和原版短篇小说《不叫》的异同;文章见微知著,梳理近年来冯唐的创作历程,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冯唐 《女神一号》 《不二》 《北京三部曲》  冯唐痛恨当下文学界之怪现象。“美女写作”“胸口写作”“下半身写作”,这些没有想象力的术语尤使冯唐深恶
【摘要】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不容易,需要去全面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只有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即夸奖孩子,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学困生;教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04-02  On the educ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