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困生在学习中促优的教育方法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不容易,需要去全面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只有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即夸奖孩子,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学困生;教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04-02
  On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of promoting the junior students in learning
  (Shandong Heze Special Education Center,China)LI Zhen
  【Abstract】It is not easy to do a good job in transform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the students and know all aspects of their situation.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can start with the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family education,learning situation,growth process,etc.Only by finding the right reasons,can the right medicine be prescribed.That is to praise the children and give them appreciation education.
  【Keywords】Lagging;Education;Transform
  学困生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一种比较棘手的学生,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直想要将其转化促优的学生。有教无类,每一个学生都代表祖国的未来,教书育人,一个都不能少。
  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不容易,需要去全面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教师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学生个人的一般情况:比如与其成长密切相关的作息时间安排、生活习惯,甚至一日三餐的状况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可以通过学生档案、家访等方式来了解。
  2.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和特长,喜欢看哪类书,喜欢参加什么活动,逆反心理如何等。
  3.思想品德情况:对劳动、社会集体活动的热心程度,对人的态度,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等。
  4.各门功课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的时间安排。
  在了解学困生各方面的情况后,教师就要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的时候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只有找对原因,才能有的放矢。
  学生小刘,是个典型的学困生。非常瘦弱,衣服经常穿不整齐还有点脏。寡言少语,很不合群,偶尔还有几个同学捉弄他,欺负他,他也不声张,不反抗。学习成绩一般,也不努力,作业马马虎虎。教师通过家访发现,他的家庭有点特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没文化,生活很困难,他在家的时间也都是帮助家里干些农活。教师找到症结后,立马制订了帮扶计划,让他走出困境。
  第一步,教师在班上公布了小刘家庭困难的原因,对他的孝顺表示肯定和赞赏,对他在家庭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努力学习提出表扬。同学们知道后都惊呆了,都后悔了,为他们对小刘的误解纷纷上前道歉,对以往不文明行为表示歉意。第二步,教师们带头在班级内搞了一个小型捐赠,捐出的钱让小刘家庭改善生活,还有的教师和同学给小刘家庭拿来了崭新的衣服,帮助他们暂时渡过难关。第三步,教师们轮流定期到小刘家里辅导功课,在不耽误做家务的基础上,功课也很快赶上去了。第四步,班内同学成立了一个帮扶小组,他们在周末做完作业以后,到小刘家里进行义务劳动。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刘有很大变化,首先,成绩上去了,还领到了跃进奖,有时候,开始给别的同学讲解不会的问题了,自信心明显提升了;其次,不再孤僻了,开始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变得开朗和自信了;家里条件改善了,衣着也变得整齐干净了,脸上也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但改变了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家庭,也一定会影响他的未来。
  学生小高,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文具,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教师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做出低眉顺目乖巧知错的样子,可是当下课铃声一响,脱离教师视线的时候,那个乖巧听话的学生就不见了,立刻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校园里。如此两张面孔又不爱学习的学生,教师和他的父母见过许多次面,但从他妈妈的态度中教师得知,他妈妈并没有把与教师沟通当成是可以改善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一次机会,反而很不情愿甚至讨厌与教师沟通,觉得是很丢脸的一件事,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经过几次和家长交换意见,让教师逐渐明白了小高不爱学习的根本原因,他们夫妻二人文化水平低,经常出去打工,平常很少与孩子也不会与孩子沟通。
  教师们分析后觉得,小高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关注,是家庭教育不得法造成的。于是,教师和家长商定一件事,就是配合教师夸奖孩子,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进行为期一周的赏识教育。在这一周里无论是他题做错了、还是没有把课文背会、还是家庭作业没完成、还是和邻居小孩闹矛盾了等,都要求家长尽量用夸奖的方式去解决,先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肯定孩子的进步,然后再慢慢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一周所有科任教師也更加关注小高,对他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频频投以赞许的目光。通过一周的“夸奖教育”,母子的感情增进了许多。小高妈妈还说,他们现在的母子感情今非昔比了,以前看孩子写完一场作业总是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再做其他事的时候哪还能有什么好脸色呢?而现在他不仅在学习中对小高进行“夸奖教育”,在生活中小高犯了小错误也是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指正他的错误。通过赏识教育,不仅学习成绩明显进步,行为习惯也比之前更好了,逐渐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优秀的人都是相似的,平庸的人各有各的平庸,而教师的存在就是缩小这种平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学生心理,像侦探一样去寻找他们可能会退步的诱因并给予及时制止,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同时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缩小他们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学习与生活,这也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乐趣。
  参考文献:
  [1]石少英.后进生转化策略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责编 杨菲)
其他文献
临行之前,八岁的小女儿和往常一样听着他讲故事,父女俩在壁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温馨。   “爸爸,明天你要出差啊?”   “对呀,爸爸要出差去!”   小女儿瞪大眼睛:“那爸爸要去多少天呀?”他轻抚女儿的头发,视线从面前的书上缓缓上移,停留在墙壁上,看着光线在墙壁上勾勒出的纵横交错,他目光深邃,没有回答。   去多少天?或许,要等到鲜花重新绽放,等到全中国都已经拨开厚厚的雾霭,
【摘 要】语文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就着重体现在审美教育这一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审美教育重在实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实践中帮助他们塑造审美意识是最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活动意义;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05
摘 要:莫言的《蛙》中处处可见阎连科所谓的神实主义。卡夫卡说:“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他的都不真实。”{1}换言之,艺术是一种真实照耀下的存在,但仅仅需要在“光的层面”上是真实的,比如《蛙》,一切材料都为这“光的真实”与“魔幻”之间充当桥梁。  关键词:莫言 蛙 神实主义  阎连科在《我的现实,我的主义》一书中说道:神实主义,即在创作中摒弃固
背书之于学习,就好像土地之于农民。土地是农民的根,而背书是学习的根。于我,它真是可爱又“可恨”。   背书的“可恨”之处在于背。有一次背书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暑假的一天早上,妈妈丢来一篇古文让我背,只剩下最后一篇了。我和妈妈约定,会背三十篇古文买新书。我叹口气,迎着清风大声读起来。正音,查字,这古文佶屈聱牙,苦煞人也。读了不知几遍,抬头去背,脑中空白,却仿佛被人删了记忆一般,狠心到一个字也不
童年时代度过的那些春节,在记忆里是色彩斑斓的。虽说很难从中翻拣出一两件令人印象很深的事儿,但回忆起儿时生活,最快乐的时光总是莫过于春节。  春节对于年少的我而言,意味着一年中最热闹时刻的来临,好像总有许多新鲜事儿等我去发现。而最让人激动的就是除夕夜了,新年将至未至,令我充满期待。除夕又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虽说平时一家人也常在一起,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边说笑边听爆竹声声的融融氛围是其他任
摘 要:沈从文作为京派代表作家,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充满着道家色彩和韵味,给读者以自然超脱之感。其代表作《边城》所营造的理想世界中,通过“边城”原生态、清新古朴的自然环境和翠翠、老船夫、天保、傩送、杨马兵、妓女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和处事之风,完美地契合了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见素抱朴”“超越世俗”“守信自约”“自在无为”等观念。其中深深地寄寓了沈从文先生对道家文化的追求与探索人性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还未上学我就会唱这首歌了。但那时,我并不懂得这首歌的含义,只是从大人那里知道,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的新局面。  我上小學了,戴上了红领巾,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懂得了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是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的,少先队员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摘 要:本文以东北女作家孙惠芬的乡土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作品中乡村人在城乡两域的生存境遇和心路历程,揭示出他们长期以来被遮蔽下的精神困境,同时反映了作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抉择,力图把握当代乡土文学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孙惠芬 乡土小说 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乡土文学在各种思潮蓬勃发展、各种手法大显身手的裹挟下,发生了一些新的动向。表现为以城乡互参
摘 要:“双性同体”理论由伍尔夫于20世纪引入文学领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而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理想人格特质“双性气质",逐渐成为男女两性人格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状态。萨克雷小说《名利场》中的利蓓加和德莱赛小说《嘉莉妹妹》中的嘉莉都是具有“双性气质”性别魅力以及拥有男性戾气的勇敢女性。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析利蓓加和嘉莉的“双性气质”,以此展现她们作为颠覆传统女性形象的女冒险家的性别魅力。
摘 要:作家冯唐的最新长篇小说《女神一号》出版以来读者颇众,但相关书评较少。此文从叙事、情节、主题等角度剖析该小说的文法特点,对比其全本小说《素女经》和原版短篇小说《不叫》的异同;文章见微知著,梳理近年来冯唐的创作历程,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冯唐 《女神一号》 《不二》 《北京三部曲》  冯唐痛恨当下文学界之怪现象。“美女写作”“胸口写作”“下半身写作”,这些没有想象力的术语尤使冯唐深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