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要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有陶冶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功能;有寓教于乐,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功能;有启迪智慧,开发人的创造力的功能;音乐有强身健体,培养人形成良好心态的功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被列为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是我国的素质教育更加完善。
  关键词:音乐;功能;教育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一、音乐本身的特殊性功能
  1.音乐有陶冶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功能
  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育成长。胎教音乐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俄罗斯有家产科医院,发明了一种胎儿保健新方法——定期组织孕妇进行大合唱训练,而对出生婴儿的测验表明: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均超过出生前未进行过音乐胎教的新生儿。音乐还可以治疗人的某些疾病。总而言之,音乐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所具备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2.音乐有寓教于乐,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功能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时,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3.音乐有启迪智慧,开发人的创造力的功能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实际上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同样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创造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的结果,而前者更重要一些。
  4.音乐有强身健体,培养人形成良好心态的功能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说:“乐者,亦为药也”。马克思也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5.音乐还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
  因为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二、音乐教学改革方向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更是起着直接的影响。当前,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已在全国蓬勃兴起。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位置将逐步得到提高,音乐教育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无疑,它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1.选择与学科特点相适应教育方法
  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儿童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2.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
  长期以来,在中学音乐教育实践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音乐教育往往丧失了自身的本质特征,音乐教育没有艺术性,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即音乐教育的德育化、智育化问题。我们要先明确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借助”于音乐艺术的形式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德育作用的音乐教育;前者例如战争年代的文工团员在战斗前线进行演出,鼓舞战斗士气。而音乐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修养,它具有一定的辅德功能是音乐的审美功能所派出来的。音乐教育具有智育的功能并不是音乐能直接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身心施加的压力,从而使智育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必须首先确立起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审美体验为中心。
其他文献
评述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初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一幅艺术作品,该如何欣赏?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欣赏评述”的概念,指出欣赏课是欣赏和评述两方面的活动。但从大量的听课与调查中发现不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尤其是诗歌语言的教学与美育策略相结合的研究,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深入探索。本文从诗歌语言的审美情操入手,浅要谈谈美育策略研究的若干想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美育策略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首先阐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陈述在教学中审美能力
期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初中生来说,只有让其对物理感兴趣,他们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必须对初中生进行培养学习兴趣的教育。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为兴趣,使初中生更善于通过实验来探究自然过程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
期刊
摘要:提高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能为写打下良好基础,可采用先听后答的方式让学生会说,抓住事物特点让学生观察说话,引导学生读课文想想说说,鼓励学生做、玩而后练说,根据课文内容或捕捉生活片断表演练说,安排专项“说话比赛”满足学生显示愿望,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说话兴趣,为写话教学的成功提供保证。  关键词:形式;答说;看说;想说;做说;玩说;演说;赛说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是《语
期刊
摘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没有想象力的国家是落后的国家。我们要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文教学也是这样,要把想象力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之中。作为高原腹地的白玉章都乡小学,学生的想象力更是需要老师的呵护。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高段;作文;想象创新;教学例谈  新课改以后,小语界提出作文教学要尊重儿童的兴趣,放手让学生自由作文,“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写就怎么
期刊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美感。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学生的听觉和发音器官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且在心灵性格上得到陶冶与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状态下走进音乐世界”。那么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能教给学生很多音乐知识,能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和回味,还能较好的开掘、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这除了音乐本身的魅力外,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并根据对象的思想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这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的组织思想政治教
期刊
现阶段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  一、改进教学方法, 渗透创新教学  课堂教学要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激励机制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民主体现为“三主意识”,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期刊
良好的品德不光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离不开人们悉心的引导和生活环境的“熏陶”——每次,当我听到出国归来的朋友对我说起“国外大声喧哗的、随地吐痰的……不用问,肯定是中国大陆的!”这样的话时,我就会想到环境对人的影响。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许多事,我们根本不用说,只要默默地做,孩子们就会在无形中懂得如何去做、逐渐拥有良好的品德——路遇朋友、长辈,会主动问好;公交车上碰到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高中美术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提高人们的意识和对高中美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促使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探索创新;现代教育技术  高中美术教学由于认识存在着误区,使之得不到有利的发展。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高中美术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