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学科学教学初探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上好小学科学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提高山区小学科学教学效益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认真钻研科学教材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目的的,不能盲目的去做,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因此,作为科学教师,要认真钻研科学教材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什么,每节科学课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充分利用山区自然环境优势,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我们云南,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自然资源更是丰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环境优势,提高山区科学教学质量。
  1、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为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科学课以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为认识对象,课本所列举的动植物、土壤、岩石、矿产、水域等具体事物,大多数能在当地直接找到。这些资源使教学活动更为直观、有效,这是山区学校科学教学得天独厚的物质优势。
  2、利用学生感性经验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山区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邻近村寨的农家子弟,他们开门见山林,低头见田园,长期的山乡生活,不仅使他们有机会认识大量的自然事物,了解山村四季农事物产,而且在帮助家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亲身经历。他们生在山村,长在山村,对家乡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所有这些,都是山里孩子学习科学的认识优势和情感优势。
  3、利用山区组织实践活动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在山区农村,山上有森林、河流沟涧,山下有农田,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栽培基地,家家户户有菜院、蔬果园及自留山地。形式多样的生产基地,为学生的采集、制作、栽培、考察等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而农民丰富的种植、栽培等生产经验,更是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最优秀的技术指导。可见,山区农村具有科学教学天然的环境优势。
  三、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整合教材内容,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新的教材观,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课标》指出:“学生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科书不再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它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知识结构,而应当具备新的含义,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它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科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感受大自然, “引”发兴趣
  科学课注重在动手、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教学时,不能停留在看彩图, 不能只在教室里空讲道理, 讲怎么看、怎么听、怎么摸、怎么尝。关键要带学生走出教室,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如可带领学生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 享受柔和的阳光美, 听一听清脆的鸟鸣, 刻画一下粗糙的岩石,去采集植物标本, 要让学生明白, 科学课研究的就是这些自然事物,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比如花鸟虫鱼, 日月星辰等等。学生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感兴趣了,对科学课的向往之情会油然而生。
  2、動手操作,激发兴趣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动手做一做,能让孩子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科学、用好科学的能力。如《水的浮力》一课,先让学生带些常见物品,教师准备好一大盆水,上课时告诉学生将准备的东西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什么东西在水面上漂着,什么东西沉到了水底,这时候告诉孩子,漂在水面的物品轻,它是浮在水面的,孩子们便明白了。接着启发,在盆底的物品为什么上不来?孩子们便会议论纷纷,得出结论,因为那些东西重,所以沉底。
  3、参与活动,提高兴趣
  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它不仅通过目标、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类型和设计等形式增强了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而且明确告诉教师们,科学素质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内化。所以科学课上必须有科学活动,科学活动必须有学生参与,学生只有参与了,才能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时,我先叫学生在校内外采集各种不同的叶子,上课时让他们将自己准备的叶子摆出来,各种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激起了学生的无穷兴趣,使他们对叶子探究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接着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不同的叶子,相同的叶子进行比较、归纳、分析,逐一认识,并且制作标本,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上好科学课,最关键
  还在于我们的科学教师,只要每位老师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因地制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动口、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相信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未来将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由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对世界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开展稻瘟病持久
【摘 要】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过程评价的这种理念要求我们不仅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也对作业的布置提出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学生英语学习,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作业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和体现过程。因此,英语作业的布置既要立足于教材,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英语语言,又要着眼于拓宽学
以非共价键理论为基础的超分子化学是目前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瓜环家族(cucurbit[n]urls,Q[n]s)是一类新型的主体大环化合物,具有大小一定的疏水空腔和在端口分布着亲水的羰基
【关键词】渗透教学 综合优化 起点低 坡度小 兴趣浓  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现在的语文却变得很可怕,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可见说起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甚至连才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都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苦恼。这其中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低段忽视作文的渗透教学,造成写作起步晚,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生物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本质上是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许多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  初中生物实验孕育着大量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在实验时,丰富的生物事实作用于感官,为学生创新思维提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或者游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
二、课题研究设计论证  1、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研究目的: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关注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结合国际国内教育的先进理念,积极吸纳国内外教育的先进思想与教育方法,结合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避
基础·思维·平衡———讲究新闻宣传艺术断想刘学渊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受众选择性增强的新情况,讲究新闻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
【关键词】教研活动 教师 专业化发展  我区的“以美术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模研究”课题是针对我区美术教师培养提出的科研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我校开展的探索研究对我区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使我校教师尽快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育技能的意识与态度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