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治疗的82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等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施行的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42例)和开胸手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恢复状况[主要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in one second,FEV1)、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随访2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VATS组的术中出血量[(284.70±40.47) ml]、术后引流量[(687.40±78.58) ml],均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分别为(309.90±58.82)ml和(748.00±65.2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和3.79,P值分别为0.03和0.00);VATS组和开胸手术组的手术时间[(130.54±14.95) min vs(135.30±13.09)min]、住院时间[(12.30±2.54)d vs(11.70±2.06)d]及拔管时间[(6.80±1.32)d vs (6.56±1.03)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1.17、0.92,P值分别为0.13、0.25、0.36).VATS组术后肺功能指标中FVC[(3.41±0.64) L]、FEV1[(3.45±0.56)L]、TLC[(5.82±0.87)L]与开胸手术组比较[分别为(3.26±0.89)L、(3.34±0.73)L、(5.78±0.35) 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9、0.50、0.26,P值分别为0.43、0.60、0.81).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5/42),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的3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随访2年后,开胸手术组复发率为5.0%(2/40),VATS组无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5,P=0.14).结论 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实施VATS,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国内研究机构目前保存的家蚕彩色茧主要有黄红茧系与绿茧系两大类。黄红茧系包括淡黄、金黄、肉色、红色、锈色等多种颜色。现已研究证明黄色茧茧色的形成机制是:类胡萝卜素
目的 通过对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该制品名称是国家药典委员会确定的药品中文通用名称,“EC”为重组融合蛋白“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本文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钻研教材、注
利用作者在工艺评价、工艺和科研项目的发展及引入工业实践的经验,对金矿石堆浸(HL)料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实验室、扩大规模、半工业和工厂得到的数据。描述了工艺流程、
目的 建立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为阳性而痰涂片为阴性的纵隔淋巴结结核与Ⅰ/Ⅱ期结节病患者的诊断模型,以提高临床对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In this paper, the fully|mechanized coal face system is thought of as a fuzzy controller,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 on the controller are found and a
期刊
经多年研究,提出采用制动力矩倍数可行区域的方法,满足对制功力矩的各项要求。 After many years of research, the method of using feasible region of braking torque mult
人类对某种事物或知识的探索和求知的动力,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兴趣,而直觉兴趣是其他兴趣的起点,化学知识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趣味性特征,这就使化学教学变幻无穷,多姿多彩,教师
精彩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导课语,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新的知识环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的问题.教师应重新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应本着“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