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文化旅游迎来繁荣发展的新机遇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NENGW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桂林,一座坐拥天下一绝风光的城市,一座包罗万千文化的城市。伴随着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步伐的加快与时代的需求,桂林旅游面临着传统山水景色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市场需要的困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势在必行。“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台湾自助游城市、新环保法的颁布、高铁时代的来临等都为桂林文化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桂林旅游;文化资源;文化自觉;文化旅游;新机遇
  桂林,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明信片,拥有举世无双的旅游资源,这种资源不单是人们印象中的山水风光,更多的是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单靠山水风光闻名遐迩也算是桂林的一种悲哀,这种悲哀是抗战文化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也是历史名人的,也是万年甑皮岩文化的,更是桂林人的。
  一、桂林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
  1.1桂林人文化自觉相对较低
  桂林人,一般指代在长期居住或父辈、祖辈居住在桂林的人。所谓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桂林人以甲天下的山水为傲,对自家远高于山水风光的文化内涵却不自知,高的自信,低的自觉。我在桂林生活将近四年,几乎走遍了桂林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乡镇,发现若是问当地的某个景点、景区的起源、文化寓意,绝大部分人是回答不出的,也不以为然,甚至很多的人都不知桂林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当然这并不是全部的桂林人都是如此,也有一部分人会因桂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奔走,广西省立艺术馆的经理就是这样的一位桂林人。
  这种文化自觉较低造成了的后果就是,如不是深入了解桂林文化会感受不到桂林浓厚的文化底蕴,认为这是一座空有其表的城市。而桂林人会逐渐的失去其文化自信,最终导致文化传承无人的境地。同时也会导致桂林人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漠视文化古迹、遗址的存在,在桂林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1.2政府、旅游企业长期以来主打山水风光品牌,忽略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自古以来提及桂林,人们总是想到甲天下山水风光,有几人能了解到这是一座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古城。直到现在政府、旅行社也在大力发展山水旅游,鲜少宣传文化旅游。当然近年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但就从目前桂林旅游市场上尚未看出多大的成效。政府主打山水品牌,以旅行开发商为主的旅游市场企业也会跟着为山水景区宣传造势。一方面会因山水旅游市场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之后,政府、旅游企业也会更加重要对山水风光的宣传、投资,如此就形成一个不利于文化旅游发展的循环圈。另一方面也会给桂林人一种重山水轻文化的感觉,更加不注重本地区未能经济资源的文化旅游资源。
  1.3近年来,桂林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
  新华网南宁3月12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12日公布广西2月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其中防城港市空气质量最好,排名第一,桂林则最差[1]。桂林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前十,但是近几年来的空气质量却是每况愈下,长期出现在广西空气质量的榜尾。桂林文化旅游的发展还需要依托桂林山水品牌,因而空气污染严重在影响山水旅游的同时也不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桂林文化旅游大发展的新机遇
  2.1贯彻落实“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培养桂林人文化自觉
  早在2010年,中国桂林市委三届六次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明确了桂林文化与旅游的科学地位[2]。但至今为止,成效不大,主要原因在于“人”。人,是文化得以传承的最重要载体,是意识形态化作具体行动的执行者。因而,在实行“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时,应先从桂林人出发,宣传桂林文化,培养教育桂林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个桂林人都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者,在大范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在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让旅游兴市。在享受到文化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之后,桂林人也会更加注重培养自我文化自觉和自信。
  2.2桂林成为台湾自由行试点城市与美国“飞虎队”桂林纪念馆为桂林文化旅游带了新的发展机遇
  桂林的抗战文化,始于1938年至1944年秋,桂林这座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的南方城市因其独特的抗战形式——文化抗战,对抗战进行宣传、动员,不仅使得桂林抗战达到了高潮,还取得了一列列辉煌的成就,因影响巨大,成就辉煌,亦在当时被称为“桂林文化抗战城”[3]。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桂林的抗战文化一直不被重视。2015年3月18日,国家旅游局信息发布中心,同年4月15日正式启动桂林赴台个人游业务为桂林的抗战文化旅游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人们对台湾国民党在抗战过程中对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逐渐被承认,作为国名党的王牌军将领李宗仁、白崇禧家乡的桂林,在抗战中对文化、战争都产生了重大贡献的,因而,桂林文化旅游资源也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环境。
  今年的3月26日,美国“飞虎队”桂林纪念馆落成,为桂林抗战文化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机会。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它既是中美两国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见证,也是桂林弘扬宣传抗战文化的有效载体,对巩固和增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丰富发展桂林文化旅游具有重要作用[4]。
  2.3今年“两会”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为桂林文化旅游创造良好环境
  桂林山水风光闻名遐迩,但是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因而环境治理势在必行。桂林市环保局副局长蒋永光表示,桂林除了由外而来的空气污染源,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工业污染,第二是机动车尾气,此外还有建筑渣土扬尘和生活污染源[5]。借助新环保法的对破环环境、污染环境的“零容忍”,加强对桂林工业、机动车的改造,加大对环境的保护与奖惩力度,换桂林一个清新的空气环境,留住桂林游客,保住山水甲天下的招牌,桂林的文化旅游才能更好的利用山水旅游品牌作平台。   2.4桂林高铁时代的来临,为文化旅游注入强大动力
  高铁时代的到来,将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桂林,然而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单要满足于眼前美景的欣赏,更多的是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文化精神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形式。因而,桂林在承接更多的游客时,就必须要满足更多人更高的需求——文化需求。桂林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内容形式多样,或少数民族风情、或抗战文化、或藩王文化、或水利文化或名人故居文化等等,这些文化都将能满足不同游客精神需求。桂林只有在充分利用自身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才能加快国际旅游名城建设的步伐,把桂林打造成为美景兼具文化内涵的国际旅游胜地。
  三、结语
  桂林,是一座山水奇美的城市,更是一座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她的文化气韵胜过其美丽的外貌,只是绝大部分人并未得知。从桂林人做起,培养自身文化自觉,借助桂林“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台湾自助游城市、新环保法的颁布、高铁时代的到来契机,在挖掘、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新定义桂林形象,成为一座景色优美兼具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莺. 广西公布2月城市空气质量桂林最差[N]. 新华网.2015.03.13 http://www.weather.com.cn/guangxi/tqxw/2285004.shtml
  [2] 将玉凤. 综合改革须科学定位文化、旅游关系—关于旅游文化战略与桂林旅游改革问题思考[N].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10(4).
  [3] 谷昀凌. 试论“桂林抗战文化城”之现今价值与意义[J].中国知网.2014.
  [4] 李云波. 周家斌在检查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建设时强调精心布置完善细节以最好面貌向世人展示[N].桂林日报.2015.03.27 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html/2015-03/27/content_1584758.htm?div=-1
  [5] 蒋颖. 一季度桂林空气质量排名落后将严控四大污染源[N].新华网.2014.03.30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guilin/2014-04/30/c_1110 482908.htm
  作者简介:
  黄春丽(1992-),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指导老师:张季,副教授。
其他文献
在新的课程视角下,小数课堂应该活泼泼地点燃孩子们兴趣,让课堂更有趣;应该让孩子们自主自悟,动手操作,让教学更高效;应该设计一些童趣作业和探究活动,让课堂更增值,以此打造厚重、精
摘 要:内部动机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成败的关键,作为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营造宽松愉快的英语教学氛围,利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和兴趣激发他们形成一种强烈的英语学习的内部欲望,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之间开展竞争与合作学习,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领会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形成一种强烈的自己想学、要学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内部动机。  关键词: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内部动机;合作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
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思想品德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中学时期尤为重要。进入初中的学生正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的思想正在逐渐完善。在这一阶段,他们也开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步伐加快,我国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迫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受到阻滞,在给排水工程中引入节能给排水技术,是我国当前在建筑行业中积极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反映出我国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具有非常积极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
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的大事件的回顾,归纳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了未来出口退税变化的趋势,以及在这种变化下给贸易和产业带来的影响,最后提
本文结合青藏铁路二早标段路堤加筋土挡墙工程实例,在介绍加筋土挡墙的施工工艺基础上,从基底处理、面板安装、拉筋铺设与填料碾压、反滤层填筑、挡墙表层处理和混凝土工程等多
从古至今,人类虽有种族、肤色和语言符号的区别,但人类爱憎美丑善恶的思想品行就像音乐一样,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各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互促性和开放性也决定了今天的教育必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一、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具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