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e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人而言,性是本能,性教育也处于重要位置。就幼儿而言,其认知处于初期发展状态,对其开展适度的性教育,既可以帮助其确定性别角色,又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性道德、意识、观念等。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受传统文化、认知环境等的影响,国内幼儿性教育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为了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幼儿园要重视性教育,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性知识,同时社会各界均应发挥自身的作用,科学引导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以幼儿性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手段,分析了幼儿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幼儿;性教育;重要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翼蜗牛’特殊儿童性通识教育中心”(编号:201910649028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幼儿性教育及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性教育概述
  关于性教育,从广义角度而言,其为一类社会活动,会干扰人的性行为、观念、认识等;从狭义角度而言,其是指专门从业人员或家庭年长者为未成年人普及性教育。而玛丽考尔德伦认为,在幼儿时期开展性教育效果最佳,这一阶段的性教育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发展。
  (二)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开展幼儿性教育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而3~6岁的幼儿对性十分敏感。此时,实施性教育,可以满足其好奇心理。其次,开展幼儿性教育有助于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发展,能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性观念。再者,社会处于多元化状态,幼儿需要了解性知识,即开展性教育是必要的[1]。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性知识的传播内容、形式趋于多元化,并且在内容上也表现得良莠不齐,部分内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对此,幼儿园和家长要组织性教育活动,增强幼儿明辨是非、抵抗诱惑的能力。最后,开展幼儿性教育可有效提高幼儿的性安全意识。近几年,幼儿性虐待、性侵犯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幼儿群体的成长安全。针对这一现象,开展幼儿性教育,加深幼儿对性的理解,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儿性教育的内容
  (一)性的生理认识
  在不同的国家中,幼儿的性生理知识教育内容选择标准不同,但是都是本着幼儿年龄认知发展水平与发展需求选定的内容[2]。在瑞典,幼儿早期的性教育生理知识中涵盖教育幼儿认知男女差异与性器官。日本早期在性教育生理知识方面涵盖着让幼儿了解身体形成及主要部分作用,并深度了解性欲排泄及器官清洁的重要性。美国的幼儿性教育是让幼儿了解一切生物繁殖、生命来自生命,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懂得爱惜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学会正确地称呼这些部分,并告知幼儿男女差别。如果当前我国对幼儿的教育能够像教他们认识眼睛、鼻子、嘴巴这样自然地教他们认识性器官,那么幼儿在成长阶段,就可以更加自然顺畅地学习性知识。
  (二)幼儿性别角色认识和自认性别
  性别分为两种类型,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当一个人出生时,他或她的生物性别就被确定了。但在社会性别完全依赖于后天教育的同时,男女虽然有性别,但区分性别角色概念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需要教育者通过良好的教育来强化幼儿的性别认识。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解自己的性别,并逐步从成年人的行为中感知性别角色与相应的性别理念。在进入幼儿园后,这样的学习将继续延续。由此可见,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自我认同,对自身发展和性格的塑造有着极大的作用。
  (三)自我保护
  除为幼儿普及性生理知识,加强幼儿性别认知外,我们还需要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我们应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隐私常识,使幼儿树立自我保护观念,这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其次,我们应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加强幼儿对常见生殖系统疾病预防、治疗的依从性。
  三、强化幼儿性教育的有效措施
  幼儿性心理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风气、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父母态度等。对此,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一)社会层面
  1.宣传性知识,改变大众看法
  在我国范围内,幼儿性教育缺失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人们对性的认知太过片面,大部分人会将性简单定义为性交往、性行为等,将其定性为私密、隐晦的。同时,相關教育部门普及性知识力度较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帮助,尤其在性知识宣传方面,帮助大众全面认识性。比如,发放性知识手册,为群众普及性知识,涉及文化、道德、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在高校内部,发放防病、避孕等手册[3];开设性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普及性知识;开设少女中心、青年门诊等,促使大众不断接纳性教育,进而促进幼儿性教育的发展。
  2.扩充幼儿性教育资源
  幼儿性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涵盖范围较广。为此,教师要具备充足的性知识,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教师队伍普遍处于性知识匮乏状况,这也阻碍了幼儿性教育发展。出于发展幼儿性教育的目的,教师急需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即提升性教育能力。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学校要进行一定的改变,如增加幼儿性教育课程,加深师范生对性知识的了解,并改善其教学能力[4]。在培养优秀师资的同时,还需要增加性教育书籍。研究发现,大部分性教育书籍阅读对象为初高中生,很少有适合幼儿的书籍。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门可以引进国外这一方面书籍,并综合国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促进幼儿性教育发展。
  3.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对于幼儿性观念的形成而言,早期生活、教育环境都会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幼儿生活在信息杂乱的环境,受多种媒介的影响,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性观念。对此,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管报纸、杂志、媒体等,净化传播环境,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尤其是性知识传授环境,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性观念[5]。   (二)幼儿园方面
  1.改变教师性观念,秉持科学性教育观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幼儿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幼儿园要改变教师性观念,促使教师秉持合格的性教育观。首先,教师应以幼儿健康成长为落脚点;其次,教师要不断接收性教育讯息,以平和心态面对性教育;最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回答幼儿性疑问,并予以科学引导[6]。一旦幼儿出现不当性行为,幼儿教师应积极转移其注意力,并向幼儿讲解相关知识,但也要点到为止。
  2.开展性教育课程
  幼儿园要立足幼儿特点,为幼儿设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其一,正确看待“性”;其二,正确定位性别角色;其三,学习器官名称,了解身体构造;其四,学习护理清洗生殖器;其五,了解身体隐秘部位,拒绝他人触碰;其六,在与同伴交往中,保持良好两性关系。同时,在传授性知识时,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展开讲述,包括道德、心理、生理等,做到面面俱到,尽量不用专业术语,适应幼儿认知水平[7]。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差等特点,尽可能丰富性教育形式,如组织游戏、应用直观教学法等,帮助幼儿了解性知识。
  3.增强教师专业能力,组织其参与培训活动
  幼儿园要增强教师性专业知识,必要时,可以组织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性教育能力。同时,幼儿园可以派遣教师观摩其他幼儿园日常的行为规范,还可以邀请这一方面的专家,尽力拓宽教师性知识的教育面。
  (三)家庭方面
  1.父母更新性教育观,发挥幼儿性启蒙作用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其第一任老师,在幼儿阶段,父母予以的性教育,对幼儿今后性观念有很大影响。为了做好性启蒙教育,父母要积极获取性知识,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不断向幼儿普及性知识。比如,在洗澡时,在幼儿对自己身体产生兴趣时,父母可以大方解说,促使其了解性器官,降低性神秘感。一旦孩子问道:“我是怎么来的”,家长可以借助动植物繁衍告诉他,也可以告诉他是父母爱的结晶[8]。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也要把握尺度,不要过分深入,以有效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性价值观。
  2.尊重幼儿隐私
  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裸露身体也没有什么问题,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幼儿学会不良行为,没有隐私保护意识。针对这一情况,家长要尊重幼儿隐私,尤其是身体方面,如禁止在公共场合换衣裤等,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要注意规范幼儿行为,使其正确认识性,时刻注重保护身体隐私,以防止被他人侵犯。
   (本文通讯作者:张梅)
  【参考文献】
  余赟,吴慧,周琳.广东省苏区镇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性教育情况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4):188-190.
  刘璐.知性而懂愛:浅谈性教育对学前幼儿成长的重要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8(03):108-110.
  杨建平.幼儿家庭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C幼儿园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7):301-302 323.
  谢宇飞,任雪敏,李云萍.幼儿园性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教育观察,2019(12):178-180.
  程明媚,曲殿彬.幼儿教育性别中立化:让幼儿回归纯真本质[J].基础教育研究,2018,489(11):78-80.
  徐春红.浅谈幼儿园在幼儿早期社会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79-80.
  王新年.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家长参与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文渊(小学版),2019(11):288.
  杨竹兰.我国城市幼儿性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充市顺庆区为例[J].好家长,2018(67):708.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教学是贯穿数学教学始终的教学内容,计算能力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技能。然而,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能力欠佳。可见,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亟待改革与创新。基于此,本文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展开研究与探索,以期构建计算教学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阅读的益处有很多,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成为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绞尽脑汁”努力的方向。文章主要围绕入境、入情和入心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一些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益
【摘要】为了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学校及教师应构建多维度评价激励机制。教育比较落后的乡村学校,受“唯分数”评价观念的影响,仍然将分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使一大部分成绩不突出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个性得不到张扬,特长得不到发掘。学校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很多时候,学生的闪光点是在学校显露的,如果学校评价机制不尽完善,很容易忽略学生的“锋芒”。所以学校在注重奖励成绩优秀的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方式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编创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编创教学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自主编创;策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编创教学是一种深受师生青睐,对创造力、自主性皆有促进作用的学习模式。然而,在开展编创教学的过程中,
【摘要】数学逻辑推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高中生数学知识结构框架的建立与数学思维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寻找培养学生数学学科逻辑推理能力的高效途径。  【关键词】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研究策略  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极为重要的一个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使学生的建模能力、数学
【摘要】目前,初中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是并没有养成问问题的习惯,为学习物理知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教师合理地提出问题,能够让学生明确解题的模式,帮助他们发现物理的魅力。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随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意识;策略  一、引言  物理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应当重视的内容。文章简要阐述了如何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创设语言环境,运用课外读物,加入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引言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小学英语教学来培
【摘要】随着ASD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也成为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基于TEACCH的ASD儿童问题行为干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结构化教学对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方式,旨在为今后的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干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结构化教学  孤独症谱系障碍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两大核心障碍分别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实现和谐学校的构建,从而增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文章针对现阶段学校管理的实际
【摘要】阅读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有效推动了小学阅读教学的进行。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切入点,从语言积累和情感交流两个方面来设计教学方案。这样能够使学生切实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表达;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是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