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本品读” 的有效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777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本品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走进作品、积累语言、掌握文章结构、感悟作品韵味的重要过程。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作品,它是引导学生积淀语言的重要载体,教师如何抓住不同作品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知、感悟,从而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呢?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文本品读 策略探究
  一、引导反复品读,品文悟本知韵味
  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众多名家作品,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母语文化有重要作用。读作为学生走进名家作品的重要敲门砖,在语文学习中有重要地位。反复品读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基础、生活阅历和阅读水平,通过寻找作品的关键点、文章结构等研读,从而在反复的品读中知文悟本,体会作品的韵味。
  如《枣核》一课,枣核贯穿全文,在平常人的眼中再熟悉不过,然而在一位美籍华人的心中却意义非凡。枣核虽小,但串联起文本的情感,是文本的题眼。如何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挖掘蕴含于“枣核”的深沉情感?文本以“思乡”为感情基调,然而纵观全文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如何让学生反复品读,意会文本,学会文本利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快速品读,明白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蕴含的情感,并及时渗透读书的方法,边读书边做批注,找出自己对文本不理解的地方。接下来,我紧扣题目,让学生带着本文为什么要以“枣核”为题再次深入文本,从而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文本以“枣核”串联起作者的情感变化,它是全文的线索,体会作者“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的良苦用心。文本语言朴实,如何让学生感觉朴实语言在表达真情的妙用?如:“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学生通过品读“再三”一词,深刻体会到友人索取生枣核的急切心情,这正是思乡心切的强烈表现。“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通过品读“殷切”一词,感受到友人急切的心情和想得到生枣核的真诚;“托”字表现了友人对枣核的珍惜程度;而将枣核比喻成“珍珠玛瑙”,提高了枣核在友人心中的贵重程度。可以说,作品看似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深的情感,如果学生不能反复品读、感悟,就无法读出作品的韵味。
  二、引导细细品读,感文悟本知情感
  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细细品读时不仅要让学生在读中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揣摩文章的篇章结构、写作技巧,更要感悟出作者在文本中所流露的真情实感。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作品时代跨越幅度大,但当我们细细品读时,先人的教诲或呐喊似乎还带着“温度”,那些语言文字“交织”着作者的呕心沥血,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过文本的语言传递给读者。
  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如何让学生通过细细品读文本,学会文本抓住特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并运用景物衬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如何通过细细品读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悲惨命运,体会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如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我让学生抓住几个关键问题深入品读,从文中感悟情感,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本描写了祥子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下拉车?”本文以偏正短语为题就是要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作者是如何描写烈日的,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有的学生抓住了“发了狂”、“下了火”、“憋气”品读,感受热到极限的表达方法;有的学生抓住烈日下的景物,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运用白描、拟人、排比等手法的精妙之处,从而衬托出祥子拉车的艰辛。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如何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体会祥子在烈日下忍受生活的心理煎熬?有的学生从“空中”、“屋顶”、“墙壁”、“地上”、“从上至下”品读阳光暴烈,体会祥子心理畏缩与烦躁,而祥子之所以会痛苦与矛盾,饱含他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这些体会需要学生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到作者细腻的表达,感受到祥子所受的煎熬及悲惨命运是时代所赋予的,进而体会到旧社会制度下劳动人民痛苦的生活和悲惨遭遇。
  三、引导整体品读,习得表达促内化
  文本品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整体品读中感知文章结构,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习作表达,从而提高语言的内化和习作能力。整体品读要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之上,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表达的精彩之处,以点带面,在整体品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结构构思、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从而走近作品,内化语言。
  如教学《背影》一课,作者通过“背影”折射出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以“背影”贯穿全文,饱含着父子深深的情感,“背影”是文章的明线,但文本语言描写细腻,处处涌动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所以说“父子情深”是文章的暗线。如何让学生通过整体品读习得本文特色的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语言感悟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可以说,作者新颖独到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构建文本最为精妙。这些表达方法,需要学生深入文本,整体品读,才能体会。如“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文章结尾,照应背影。在学习“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时,可以抓住“攀”“缩”“倾”等词让学生细细品悟,感受文本的情感。
  总之,文本品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学生感知作品、感悟作品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只有深入文本,细细品读、感悟,阅读教学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每堂课都要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然而某些老师不知何时问,提问从何处切入,更谈不上考虑提问质量,总是满堂课提问,满教材地问,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不浓,甚至还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那么课堂提问该什么时候,该从何处切入,以便提高提问质量呢?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我认为,在以下时段处切入,效果显著。  一、在课堂导入时的引语处切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职业的需要、社会的需求,这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如何具体实施是关键。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只有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全面改革中职语文课程,切实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在职教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反思  中等职业学校在历经由计划向并轨的变革后迎来了又一新的挑战。它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给中职学
摘 要: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是当代教育极为关注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阅读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塑造学生的个性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本文认为文学阅读教学应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建构开放的评价体系。只要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那么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健康完善的个性将得到培养。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阅读
目的 探究分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认知水平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 将2018年2月~2019年8月XX医院接收治疗的1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随机
文章概述2020年版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修订过程,从前期准备、正式启动到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修订、最终审定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在主管部门深入细致的指导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7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路径化健康宣教在产科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产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中,从中选择了11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话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推行对话教学,真正发挥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话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本文探讨了对话教学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 对话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运用  所谓对话即在整
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不仅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情境,品味语言,训练语感,而且要启发学生从作品中走出来,感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内化为学生的言语修养。精心设计结课形式,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重新审视、打量文本,才能使其看得更远,提升其阅读品味,最终提升其语文学习价值。  一、比较中领悟体裁特点,回归言语表现形式  言语内容总是靠一定的言语形式表现的,当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是“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农村学生知识面狭窄,课外阅读过于简单化,再加之家长的认识不够,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当低。因此,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认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经成为教师和家长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