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架构在社会生活中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则学生的日记
  
  2008年6月9日星期一阴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
  回响着《命运交响曲》的教室里,语文老师动情地朗读这首汶川震灾后全国最著名的诗,全班同学无不动容。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我深深地理解了黑板上老师写的六个字:诗言志,歌咏情。
  这节语文课的课程资源,不是经典名篇,而是一个笔名叫苏善生的文学青年的作品。在2008年的社会重大事件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现在,笔者仅以语文课为例,谈谈开发和利用2008年社会重大事件中的课程资源,把课堂构架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社会重大事件中的课程资源
  
  社会重大事件用作课程资源,可以对语文学习起到导向作用。试题是对学习导向性最强的课程资源。2008年高考,全国15个省市自主命题,加上两套全国试题,全国一共有17套高考语文试卷。在这17套高考试卷中,涉及“5.12”汶川地震的有辽宁卷、浙江卷等8份试卷,涉及北京奥运会的有全国I卷、北京卷等11份试卷,同时涉及“5.12”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有重庆卷、山东卷等7份试卷。例如全国II卷等未涉及到以上两个重大事件的,也涉及到了股市下跌、粮食危机、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这些把社会重大事件用为资源的试题,因为是考试题,更因为是高考题,所以能引导语文学习向贴近现实、关注生活、注重运用的方向发展。
  把社会重大事件用作课程资源,能落实语文学习的任务。掌握语文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双重任务。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却上成了“文选课”,课文学完,语文课也完成任务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根本得不到落实。
  把社会重大事件开发、利用为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矫正这一点。“三鹿奶粉”事件,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对各个媒体的相关评论,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用作阅读课和作文课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整合、感受、思考、探究,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语文知识,领悟了更多的属于语文的东西,对语文这一工具的掌握更加熟练。同时,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三鹿奶粉”事件的真相、原因、危害、影响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安全、秩序、制度、道德等,从而提高人文认知。
  社会重大事件用做课程资源,能促进必修课程的学习目标的完成。例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学习演讲词。教师如果把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用为其中的一篇课文,学生会更有兴趣的。何况,黑人出身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主旨。
  鸟巢和水立方瑰丽神奇,创意奇特,契合苏教版必修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主旨“科学之光·美丽的创造”,对鸟巢和水立方的介绍文章,如果篇幅适合、文体分明,语言规范,风格鲜明,完全可以用为本单元的选文。
  社会重大事件用作课程资源,能促进选修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了系列选修课程。选修课更加开放、灵活,有更广的空间可以把社会重大事件用为课程资源。
  对“诗歌与散文”系列,课程标准提出了“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这一目标。怎么才能更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呢?“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等社会重大事件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以这些社会重大事件为题材或背景让学生创作诗歌和散文,学生必然是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外。一些学生类报刊和网站举行了关于社会重大事件的征文,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一些语文老师也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增强现实性和社会性,学生写出了不少好的作品。
  对“新闻与传记”系列,课程标准目标强调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和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阅读新闻,关注时事,就要先阅读关于社会重大事件的新闻,就要首先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周正龙拍虎”一事,扑朔迷离。很多媒体都以自己的视角对这件事情进行跟踪报道。学生如果能进行“跟踪阅读”,一定能了解新闻的特点,对“华南虎照”做出自己的评判,既促成了阅读新闻的习惯的养成,又能锤炼思想,感悟人生。在神七飞天后,翟志刚占据了很多报纸的版面,其中有介绍翟志刚的佳作,是很好的传记作品。语文老师要在翟志刚的“帮助”下,借助学生对航天英雄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传记作品,认识传记的基本特征,了解翟志刚的人生轨迹,获得人生启示。
  
  社会重大事件盘活课程
  
  开发和利用社会重大事件中的课程资源,可以矫正传统教学单纯依据教科书的“本本主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程是文选课程,所谓的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学习一篇篇的文选。这些文选虽大都为经典,但是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毕竟不是直接的,有的文选可能已经脱离了社会实际。形形色色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都是在如何教这些文选的方法上做文章,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课程资源脱离社会生活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窘境:一方面,依据于一本教科书的课程脱离现实,缺少现实生命力,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鲜活的现实素材,意义重大的社会事件,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但是进入不了课堂。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作为封建社会“王者”的条件,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现代文明中,是很难理解这一思想的。可是,这篇课文依然是一篇经典文言文课文。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中国在11月5日出台保增长的十项措施,投资4万亿元,媒体称为“十记重拳”。这“十记重拳”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大国的实力。“大国思想”远比教材中的“王者之道”更具有生命力,更具有现实性,更有意义,更能引起学生关注。可是,我们的教科书早就编好了、印好了,那么就不可能把这些新近发生的更适合于告诉学生的东西告诉学生。
  教科书是“死”的,课程是“活”的。老师在讲授《齐桓晋文之事》的时候,完全可以开发和利用金融风暴中我国的大国形象中的课程资源,把一篇古老的课文变得像日报一样富有现实性,像新闻追踪那样生动;在课堂导语和主旨的把握中,可以结合我国保增长的惠民特征;在写法分析和语言分析中,可以比较论辩语言与报道语言的不同;在表达与交流训练中,可以在金融风暴中选一个话题,让学生开一个辩论会;在阅读和写作训练中,可以让学生进行“从王者之道到大国思想”的探究。
  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引入了对社会重大事件的把握与理解,使学生既能站在现实的立足点上,发现《齐桓晋文之事》这种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又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现实,领悟社会,做出正确的认知和评判。
  开发和利用社会重大事件中的课程资源,使课程从教科书走向丰富的社会生活,从选文学习走向现实关注,这样,把课程构建在社会生活中,既可以借助学生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关注,引导学生关注课程本身,激发学习课程的自觉性(对社会重大事件有思考,对课程也就有思考;对社会重大事件有发现,也就对课程有发现)。同时,因为课程与社会重大事件紧密联系,所以在探究课程的同时,也对现实进行了探究(解决了课程上的困惑。也就解决了现实中的困惑;掌握了课程,也就掌握了现实)。
  这样,我们的课程就是在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真正适应社会的人,而不是培养只会“死”学课本的“学习机器”。
其他文献
<正> 钱塘江观潮(十月十一日)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十月十二日游湖,过凤林寺故址,谒岳墓,访灵隐寺,张学理同志赠《临江仙》词,奉
采用网络实证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大陆和港台高校图书馆的多媒体信息服务方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传统视听服务,建置VOD视频点播系统,利用多媒体资料为教学服务的服务新方向
CT对胸片隐蔽肺结核病灶的诊断价值栗涛,袁方,张鑫大部分肺结核可由胸片来显示病灶,但有时病变发生在肺的隐蔽部位而不能在胸片(包括各种体位及分层片)上发现或显示清楚,由此而延误诊
<正>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少见的小儿所特有的综合病征,病变以限局性小脑炎为主。临床症状以步行障碍、意向震颤、眼球震颤和语言障碍为特点。现将我院1986年~1989年收治的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是一项烦琐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朝气蓬勃和各具特色的学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采取
星云法师及其弟子数十年来弘法不倦,在发扬佛教精神,培养佛教人材,创建弘法道场,出版佛教书刊,编纂出版藏经,兴办慈善事业,促进国际佛教团结等方面,积极努力,贡献良多。最近,
<正>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 VP)是治疗心脏瓣膜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经数年的临床研究,证明其疗效确切。如能减少某些严重并发症,则效果更佳.现就球囊瓣膜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
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维度:语
阐释了羌族释比图经《刷勒日》的内容,并提出了该图经的研究方向,以及抢救与利用这些图经的意义。
为了筛选防治灰飞虱的高毒力生防真菌菌株及明确黄绿绿僵菌对灰飞虱的侵染致病温度条件,室内测定了黄绿绿僵菌 KM1104菌株在24~30℃下对灰飞虱成虫及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