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圈文字研究的里程碑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汉字文化圈文字(也叫汉字系文字)方块壮字的研究方兴未艾,单篇论文盈千累万,资料汇集及工具书屡见于世,但研究性的著作却凤毛麟角。覃小航先生著的《方块壮字研究》可谓汉字系文字研究的集大成者,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方块壮字研究》这本书详尽回顾了前人对方块壮字的研究成果,追溯方块壮字的产生年代及历史发展进程,精确剖析方块壮字的造字法,科学确定方块壮字的性质,综合论述方块壮字的字音,合理推究方块壮字形体差异的原因,仔细辨析方块壮字的形体演变,深入探索方块壮字的教育史,大力破解汉文典籍及古壮字文献中的不明字例等。著名语言学家、古文学文献学家张公瑾先生在序中认为,本书的重要贡献就是对多种汉文古籍和壮字文献中保留的不明壮字的考释和破解,使不少难解字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本书在研究资料、理论方法及主要观点三方面颇具创建,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一、在研究资料方面——材料新颖丰富翔实。已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有关方块壮字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两本方块壮字清抄本和6本现代抄本,广西宜山县清代方块壮字石碑相片等都在作者的研究之列。二、在研究方法方面——多管齐下,因“字”制宜。运用编年法研究方块壮字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壮族人接受汉文教育的历史,运用比较法研究方块壮字字音及《康熙字典》中的方块壮字,运用卡片归类法对方块壮字的偏旁符号和造字法进行排序、归纳,运用义音结合求形法破解不明形体来源的方块壮字,运用形音结合求义法考释不明意义的方块壮字,运用形义结合求音法考释不明读音的方块壮字。三、在主要观点方面——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例如:作者把方块壮字的性质确定为“以注音为主,释义为辅的借源文字”;开创和推进方块壮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及方块壮字字源的探索等。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四个第一、四个首次、四大破解。四个第一包括:第一次全面总结回顾前人研究方块壮字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第一次运用方块壮字的研究佐证壮族古代汉文教育史;第一次发掘 “截部”、“添笔”、“减笔”、“转音”、“笔画”、“融体”等方块壮字造字法,第一次详细阐释方块壮字的发展经历了表音——表音兼表义阶段,对文字发展的三段论“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作出补充。
  四个首次包括:首次全面概括了方块壮字的字音为汉语古音、汉语粤方言音,汉语西南官话音,区域性壮语语音。这对认读方块壮字,研究汉语方音、壮语方音及汉语语音史都有参考价值。首次揭示了方块壮字形体差异的5个原因:壮语各方言土语的分歧,方块壮字字音来源的多元性,造字者汉文水平的高低不齐,造字者用字习惯不同,壮语词所指事物的构成差异。首次总结了方块壮字形体演变的5个阶段:独体字阶段、合体字阶段、简化字阶段、指事字阶段等。首次论述了方块壮字的教育,彰显方块壮字的使用价值。
  四大破解包括:《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不明字考释、《方块壮字》不明字破解、《康熙字典》方块壮字考释、《古壮字字典》难解字形体剖析,推动了方块壮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研究和方块壮字字源的探索。方块壮字在汉字文化的滋养下产生、发展,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但由于没有进入历代统治阶级的视野、使用价值小、社会地位低等因素的影响,始终处于边缘状态。现今方块壮字的使用人口逐渐减少,使用范围日益缩小,目前仍能认读方块壮字的壮族人已不多。在方块壮字面临衰落甚至衰亡的情况下,覃小航先生的《方块壮字研究》对方块壮字的研究、保护、传承、发扬有重要意义。此外,方块壮字与汉字有着天然的联系,方块壮字语音的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语音史的发展历程。方块壮字的边缘地位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地位的代表,研究方块壮字使其进入中心文化的地位,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入中心文化具有示范作用,对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启示。著名语言学家、古文学文献学家张公谨先生认为覃小航先生的《方块壮字研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相比照。
  (通讯地址:100081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其他文献
《左传》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言的精彩。春秋以来,由于诸侯之间频繁的征伐战争,行人往来,非常讲究辞令。大国侵略小国,固然要“奉辞伐罪”;小国应付大国,更要婉转其辞。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辞之不可以已”等等,都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特殊需要。《左传》将这些辞令记载下来,即使不加修饰,也已率然成章;而一经润色,自然更富文采。特别是该书中一些使臣的外交辞令也是弱小或战败诸侯国取
期刊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文言是汉语古代书面语的系统之一,主要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1]由于时代的久远,生动简练的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而言犹如一部“天书”,大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不广泛,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然而,文言文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
期刊
语言是特定时空条件下渐变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换句话说,每一种语言在表达语义方式上的内在规律,必然与该语言所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和习俗等因素密切关联在一起;但与此同时,语言也与语言使用者相关联,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征,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共性。对语言与思维和认知的关系,前贤多有论述。清代陈澧说:“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
期刊
科学研究的伟大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谓的为天地立心,就是探寻、揭示天地万事百物的规律;所谓的为生民立命,就是以民为本,为民众谋求更多的福祉。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废寝忘食,披荆斩棘,努力开拓创新。在这奋斗的道路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专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丁声树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1983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召开大会,表彰了
期刊
牧惠先生的《闲侃聊斋》中,有一篇《虎面人胜于人面虎》。其中引用了孔子和一位老妇人的对话:“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牧惠先生把它译为:“前年我舅舅被老虎吃了,去年我丈夫又被老虎吃了,现在我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很明显作者把其中的“吾舅”错误理解为“我的舅舅”了。作者原来是想借用此例来说明苛政猛于虎,材料运用的很好,只可惜出现了这处硬伤。“吾舅”中的“舅”实际上是指古代妇女对夫的父亲
期刊
“是”在西方语言的语法学中被称为系词(copula)①,希腊文作einai,与之对应的拉丁文是esse,英文是 to be,德文是 sein,法文是 etre 。这个“是”乃西方哲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历代语言学家和哲学家都对它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希腊文里的einai除了主要用于表示判断、存在之外,还可以“断定为真”②,这表明“是”与真之间有着某种关联。在西方哲学史上“是
期刊
“联绵字”这个术语为宋张有所创,指部分双音词本该怎么写,被世俗误写了,张友予以指正。元曹本承之。后世论联绵字多不再订误。但直到五四时期,文献中的“联绵字”均相当于现代词汇学里的“双音词”。五四运动以后三四十年间中国传统语文学家① 笔下的“联绵字”也都相当于现代词汇学里的“双音词”,只有王国维在《联绵字谱》里收了部分四字词组和双音词的重叠形式,超出了双音词的范围,算是大同中的小异。实际上,用“
期刊
2011年12月是钱学森钱老诞辰100周年。2011年4月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5年的研究任务完成并结题之年。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得到高层领导、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评价。部长指示我继续带领我的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下去,特别是要搞好实验,在实践中验证钱老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的正确性、前瞻性。谨以此文缅怀钱老,纪念钱老。也以此文标示“钱老思想永
期刊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娘有三个常用义项,为:①母亲:如“爹娘”;②称长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如“大娘”;③年轻妇女:如“新娘”。此外当代新闻网络用语中又出现了一种新“娘”,先看以下语例:  (1)小沈阳咋不像“小沈阳”嚎?潮人装扮声音不娘。(百灵网,2009-03-12)  (2)高网和狐狸淘一块解说那个家伙声音有点娘。(网球论坛,2008-02-03)  (3)我是一个T(他),但是声音
期刊
2009年是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先生(1909.3.9—1989.3.1)的百年诞辰,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期间有幸于1978—1979年亲自聆受过丁先生的若干教诲。今写此文,以作纪念。  我是于1978年1月1日(这个日期很有纪念意义)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的。此前一年,由著名语言学家傅懋勣、袁家骅和罗季光三位先生推荐,在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宋一平同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