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却铅华,尽见真淳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从当今学生写作情况看,假话、套话、空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童真童趣;模式化、套路化、抄袭现象屡禁不止,虽然文章出自不同学生之手,但读起来却千篇一律。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写作是一个“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过程,把真实生活作为写作对象,避免大众化、模式化,从本色中来到本色中去,让文字从心里流淌出来,做到言为心声,才会自然亲切,真挚感人。那么,怎样使写作回归生活本色,彰显个性色彩,真正做到以真情实感拨动读者心弦呢?
  一、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米”究竟从何而来?其实,我们周围甚至自身,每天都在发生形形色色的事情,只要将这些事件按照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就会成就一篇充满感人力量的本色佳作。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者撷取家庭生活中的“娘以指叩门扉”“大母过余”,妻“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等事件,使得母亲、祖母、妻子的身影仿佛就在读者面前,尽现了母亲、祖母、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义,那切切的关爱、谆谆的嘱托以及浓浓的相知之情撩拨着读者的心弦,让人“不抛眼泪也无由”。“真”是作文的生命,本色作文需要感情“真”,而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生活则是真实事件的源头活水。再如2015年江苏卷优秀作文《小巷面条香》,作者写位于小巷深处的一家面店,主人公是位满头白发、精瘦利落的老人。尽管没有招牌,但由于主人的面是手工制作的,招来众多食客。文章围绕着“面”展开,写老人如何照顾赶时间的上班族和学生族,塑造出一位谦逊朴实、与人为善的普通人物形象。该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真挚情感,读之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二、写生活中真心想说的话
  写作是表情达意的行为,或讲述故事,或抒发情感,或阐述事理,真实可感才会打动人心。在写作中,我们往往将真实想法埋藏心底,不敢轻易示人,更不愿写进作文。这样写出的文章当然尽失本色,苍白无力,更不要说感人了。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写的是车夫撞了人,但是在并没有其他人看见、而且冒着被人讹诈的情况下还去帮助老人的故事。作者在寒风中,看到车夫搀扶着老妇人向巡警驻所走去,“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个“下等人”的高尚人格力量深深打动了作者,于是有了这篇自我剖析的美文。写作应当写自己想要说的话,不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才能做到本色。再如2015年湖北卷优秀作文《我是地上泉,来报地下恩》,作者由舞蹈比赛获奖写起,在鲜花与掌声中,想到母亲的默默付出,激发了对母爱的赞扬与感恩,追忆母亲每次给自己揉肩捶背的往事。“我的背,直了,硬了;你的背,弯了,驼了。我的眼,明了,亮了;你的眼,昏了,花了。我的发,密了,黑了;你的发,白了,疏了。”用“我”的光鲜与母亲的辛劳作对比,“我”的成长与母亲的老去作对比,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三、写生活中真切的内心体验
  本色作文就是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将内心真实袒露出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有着与众不同的心理历程,有着不同的内心体验。没有内心的真实体验,是写不出饱含真情的文章的。如莫怀戚的《散步》,记述一家人的一次户外散步,阐发了“家庭中的生命责任意识”的主题;又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抒写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发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呼吁。他们都是立足于对生活小事的内心真实体验,由此挖掘出深刻事理,使得文章厚重深刻。真切体验是作文本色的重要体现,只有真实抒发内心感受才会打动人心。再如2015年广东卷优秀作文《走进香山之中》,作者立足于“感知自然”的写作材料,选取自己游览香山的真实经历,结合游踪和立足点的转变,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展现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秋雨等景象,用心灵去感知香山的丛林生态气息,表达出“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的感受。文章描写富有诗情画意,真实表达出作者自身游历的内心体验,本色自然,赢得高分。
  四、写生活中真实的典型细节
  生活中的故事所蕴涵的情理需要用心去思考,用妙笔来展现。事件真实往往取决于细节真实,放大生活细节,无疑会为文章增色。当然,典型细节应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艺术魅力的细节。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橘子”,这样的细节“一瞬传情,一目传神”,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一位语言不多却用真实行动表现出对儿子浓浓爱意的父亲。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往往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放大生活中细微而典型的情节,借细节刻画表情达意,是写作本色作文的杀手锏。如2015年江苏卷优秀作文《皱纹中的智慧》,作者善于用生活中真实、典型的细节展现人物:写田野耕作中挥鞭的动作,写雨后回家“脚上沾满的泥”,写拨弄算盘时“撑着的老花镜”,写对话时“笑着向我挑眉”,写老槐树下爷爷抽着旱烟的神态,写讲完故事唱戏时“清了清嗓子”,等等,这些特定場景中的细节描写,合乎人物身份,意蕴深长,使爷爷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真实是细节的灵魂,细节让人感到真实。
  虚情假意、生编乱造是当前学生写作的通病。构建写作“原生态”,还写作以生活本色,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多采撷写作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给予我们写作材料,更多的是可以让我们感悟人生真谛。“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让我们关爱生活,思考生活,收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并撷取生活的闪光点,书写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感人的华章。
其他文献
[技法指津]  一、概念阐释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者的作用大致相同。  1.社会环境描写,即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即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二、领悟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不论采
期刊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2014年9月9日逝世,终年87岁。  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汤一介把做学问与时代赋予的使命融为一体,思索着中国哲学在不同时代的沉浮。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汤一介的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言传身教,对子女影响很大。父亲嘱咐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家风。意思是勇于承担困难的事情,对合乎道义的事情负责。  青年时期,汤一介目睹
期刊
当漫天的赞誉席卷而来,我们是否还能坚持住最初的那个自己?还是会湮没在追捧声中,迷失了方向?  林清玄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要拥有一颗时刻自省的心,方能活出一份别样的美丽,活出一个不改初衷的人生。  赞誉面前,看远,才能览物于胸,走向卓越。  齐白石在盛名之时静下心来一笔一画描红,何尝不是人生的大智慧呢?声望纷沓而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心有所畏,才能做到无畏。船能够正视自己葬身海底的最终归宿,所以在面对惊涛骇浪、险滩暗礁时,它镇定、从容,毫不畏惧,乘风破浪,殊死一搏。这不正是因为有所畏,才无畏吗?  有所畏,才能无畏,看似矛盾,却又有一定的道理。内心畏惧某个事物,当它来临之际,你是“逃跑”还是“战斗”?是“死亡”还是“爆发”?逃,能逃得掉吗?所以,你只能爆发,只能战斗,只能像个勇士一样去战斗。船会葬身海底,它也
期刊
灿烂的阳光散落地照在斑驳的石墙上,互相遮遮掩掩的。绿荫抚去了夏日的炎热,是谁家少年,風华正茂。  恰值人生最绚丽时期的少年们啊,一路高歌,意气风发,他们骑着单车穿行在大街小巷,沐浴着夏日的阳光,像是盛开着的青涩的小花,充满朝气。  或许,他们不会吟诗作对,没有熟背唐诗三百首和宋词元曲,没有熟知古今中外的名著,然而他们会徜徉在无限的书海,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或许,他们对诗文有自己的理解,对历史古籍有
期刊
奋发向上是走向胜利的台阶,崇德向善是进步的基石,相信自己有不一样的辉煌。  ——题记  提高自己  天空,清澈的蓝。云朵,如絮的白。此时的我,因为考试的一次次失利,一如迷途的小鹿,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失去了方向,我不知道,我的出口在哪里?我的未来在何方?我的理想何时已悄然丢弃?  瞬间,张海迪的事迹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張海迪因一场严重的疾病而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但她没有因此而放
期刊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庄子  齐白石老人88岁高龄依旧坚持画画,而世间却有许多方仲永式的神童最终碌碌无为,何也?  面对赞誉,非努力无以前进,非反省无以提高。  他们做到了。  “我哪有什么成就,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面对赞赏,牛顿如是说。是的,成功固然有它的辉煌,但毕竟也已是过去式,面对于鲜花和掌声,我们要时时不忘自省。  鲜血、黄沙、军营,就在如此条件下成就了现实版的许
期刊
【例文展示】  “用书店攻占人心,让阅读永不打烊”。凭此质朴之言,台湾诚品书店在短短十几年内由平凡书屋成为业界翘楚。守定信念默默耕耘,平地亦可筑伟业!(文章开篇引用诚品书店的广告语,亮出观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穿越历史的风烟,我们可以望见,世之伟男子、真丈夫,大都出身草莽,起于卑末。且不论那斩白蛇起义的亭长刘邦,那来自小岛的拿破仑,就问开国主席毛泽东,起初可有世代簪
期刊
俄国的契诃夫  契诃夫(l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经营惨淡,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的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
期刊
这是八九年前的事了,我寄了些考据《红楼梦》的大纲给宋淇看,有些内容看去很奇特。宋淇戏称为Nightmare in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魇),有时候隔些时日就在信上问起“你的《红楼梦魇》做得怎么样了”?我觉得这题目非常好,而且也确是这情形——一种疯狂。  那几年我刚巧有机会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与柏克莱的加大图书馆借书,看到脂本《红楼梦》。近人的考据都是站着看——来不及坐下。至于自己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