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指津]
  一、概念阐释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者的作用大致相同。
  1.社会环境描写,即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即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二、领悟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不论采用何种描写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和突出人物的性格。对于环境描写,我们在阅读时需要作如下思考:环境描写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为什么采用这种环境描写的方法?通过思考,明确作者写作目的,理解文章主旨。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例如埃·格林的《晚秋》中的开头: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他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这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秋季,地点——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营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例如鲁迅的《药》中的片断:
  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感情、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让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活动,从而在和环境的互动中显露其性格。例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有一段文字是写黄淑英走向刑场时黎明前山野的景色和人物的感受的:
  山野是一片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大地是一片寂静。淑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抬起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乌蓝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啊!妈妈,天晴啦!”
  试想,黄淑英此刻是走向刑场,而她感受到黎明前的雪野是一个粉妆的世界,因为她正是为这无限美好的江山而献身;她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无比坚定,所以当她看到寥落的晨星,就惊喜地呼告:“啊!妈妈,天晴啦!”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例如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三段有关雪的描写: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草料场。)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在林冲觉得身上寒冷去而沽酒御寒的路上。)
  (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林冲喝了一顿闷酒,仍旧迎着北风回来。)
  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理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5.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例如鲁迅的《祝福》中的一段环境描写:
  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剥毕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蒙眬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无限的幸福。
  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不幸遭遇的悲剧性,更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杀人的本质。这段社会环境描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小说中环境描写风姿各异,绝非以上几方面所能言尽。总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三、规范答题语言
  同学们在了解并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作用之后,还必须规范答题语言。这要从两个方面做起:
  首先,需要有清晰的答题思路,环境描写作用类题型就要按照“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的规范格式进行作答。可以这样组织语言: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2.人物(烘托,映襯)。3.情节(推动,暗示,铺垫)。4.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其次,不能照搬模式化的语言,不能只答专业术语,必须具体文章具体分析,按照规范,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理解。
  有了以上的解题技巧,再利用相关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就可以提高同学们在此类题目上的得分。
其他文献
“葬身海底”,这是一条刚造好的船在被询问自己将会怎样时的回答,看似悲观,实则却表明了这条船对自己最终归宿的清醒认识以及坦然接受。船因认清现实并接受自己的最终命运而在面对惊涛骇浪、险滩暗礁时无所畏惧。船尚且如此,我们更应如此。  从现实起航,认清现实,并不是要求我们以悲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而是让我们在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之后,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更加勇往直前。认清现实,接受最终命运的人,不能称之为懦夫,那
期刊
萧红说过:“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如果我们把人生看作一个时间轴,那么它的起点是生,终点是死。那生死之间的空白就需要由我们自己来填补了。就像那艘小船,它知道自己最终会葬身海底,这也是每艘船的命运,逃不过的。那在葬身海底之前遇到的惊涛骇浪,遇到的险滩暗礁,都可算是人生中的别样精彩。一艘船连葬身海底都不怕,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人也是如
期刊
【例文展示】  花谢,花会再开。人呢?从哪儿摔倒,就应该从哪儿再站起来。  ——题记(题记设问,发人深思,亮出观点。)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太多,如高考上的失意,事业上的失败,或是挑战台上与冠军的失之交臂,等等。面对这些不如意事时,可能你会烦闷,会委屈,会不服,会一蹶不振,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如果一直这样,它将很有可能成为你前进过程中的阻力。(运用排比构成整句,形象地渲染出人们遇到不如意的事
期刊
“探寻文明支配下的边缘人性。”(2008年)  “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2012年)  以上分别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以及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与莫言最醒目的共同点是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事实上在前往诺贝尔奖的路上他们同样经历过苦难的童年,前者出生在二战,后者生长于自然灾害;走下诺贝尔领奖台后他们也都选择了回到大学校园任教,值得一提的是,勒·克莱
期刊
【试题展示】  如果你是导游,请从下面景点中选择一处,为游客设计一段100字左右的解说词。  滕王阁 梁山泊聚义厅 水帘洞 泰山玉皇顶  答:  【技法指导】  解说词,即解释说明性的文字,作为一种实用类文体,它包括入场解说词、导游解说词、展览解说词、影视画面解说词,等等。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和生动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解答解说词类语用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解说词要抓住解说对象的主要特征。解
期刊
功能层次就是小说重要语句在文章中的价值和作用。小说的重要语句往往是文章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而这种作用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如内容上、情節上、结构上、手法上、主题上、情感上,等等。  看下面的例文:  朱丽这次是为逃婚而来舅舅家的。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口:“小宝
期刊
首先,要分析“平静”的基本义,基本义就是词语在备用状态时的意义,“平静”的基本义应该指人物内心的平静、淡定,对现有生活状态的适应和一颗平常心。  其次,我们要挖掘“平静”的语境义,也就是“平静”这个词进入语境后,它的意义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它具有的某种特殊的意义。句子结尾在“平静”一词前加了“永远”,构成“平静”的限制性语境,“永远”往往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其实就是“死亡”的婉語。结合这种语境,“平静
期刊
重要语句有它的基本义,还有它的语境义。我们在理解语句时,首先应该明确语句的基本义,再结合语境理解其语境义。而语境义又包括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附加义等。  看下面的例文:  亚当,他像往日一样独自坐在公园里的长凳上。  风飕飕地在树林中吹过,当亚当听见年轻人的脚步声朝他走来的时候,风声停住了。  亚当抬头看见一位年轻人,大约30岁,向他微笑着。  “如果我坐下来,行吗?”  “我当然在乎,可我不
期刊
(一)长路  ——人生百年,长路漫漫,我平静地走过,不争不扰,留下一路风景。  民国成立的前一年,整个中国沉浸在一片改旧换新的浪潮之中;那年,中国被从万里海疆之外吹来的新思想笼罩,落后的政权即将覆灭,新领军人物正在崛起;那年,北京城阳光正好,车水马龙;那年,她降临在这个世界。  也许一出生,便注定不凡。  “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期刊
卡勒德·胡赛尼曾在《追风筝的人》中写到“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吞噬所有的细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疲于奔波却忘记了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当你在完成一件事情时你会生出一种自豪的情感,可当你回头观望完成的过程时,你会收获更多。  在残奥会上,素有我国“男刀锋战士”之称的选手李茂大,在100米决赛跑道上,因枪声响起时假肢脱落而输掉了比赛,看到结果的人们大多对此表示遗憾或者抱怨,但看到过程的人们却为他鼓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