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火青烟的品香之乐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水洗心鸣好鸟,玉泉清耳漱长流,沉烟细细临黄卷,凝在香烟最上头。”
  香,鼻息间的美妙,于无形中令人心旷神怡。人们对香气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尤为爱香,从屈原、李商隐到苏轼、朱熹,从《诗经》到《红楼梦》,抒写香的精彩咏叹流传于世。然而,香从只为衣冠芳馥走向极具艺术内涵的香道文化,历代文人着实功不可没。
  所谓香道,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通过品香,给嗅觉一次享受。但也正是在这样久违的仪式感中,让心在袅袅青烟中走过一次涤荡之旅。品香是一种结果,品香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修行。
  焚一炉香,冲一壶茶,品香一如品茶,需要慢与静。在烧炭、梳理香灰、埋碳、放香料的过程中,从外界的浮躁和不安中慢慢沉下来。身静,放下手中事,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心静,放下心中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意静,摒弃杂念,感悟人生。
  纯,香品纯正、香主纯心、香友纯净;雅,玩香细致、香席典雅,展香道神韵;礼,感恩自然,诚待香客;和,人之和睦,人与香、人与自然之和谐。鹅黄袅袅涤暑烦 陈宏
  浙江天台山素有山水神秀、佛宗道源之美誉。也许是自古佳茗钟名山的缘故,天台山产茶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有文字可考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年,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天台山云雾茶更是闻名遐迩、声传海外。
  当然,我们此次要品鉴的并非是大多数人早已熟悉的天台山云雾茶,而是一款近年才诞生的茶品——天台黄茶。虽是名为“黄茶”,但天台黄茶并非是采用传统黄茶的“杀青、焖黄”等加工工艺而制得,而是用黄化茶树的芽叶制成。据说,这种黄化茶树是偶然在天台山中被发现,这两年才被人为培育成功,数量十分稀少。由于茶树的芽叶天然呈黄色,虽然是采用的绿茶制作工艺,制出的茶叶却色泽黄亮,故名“黄茶”,其实仍属绿茶类。这一点,却是与“安吉白茶”颇为相似。
  打开外包装,取出一袋茶来,只觉轻盈小巧,茶量即为3克。
  开袋后,赏干茶。外形匀整干净,条索扁平,类似龙井;叶片两叶抱一芽,黄中略微带绿,稍显毫;持盏于手中,嗅其味,芬芳幽长,在清雅的板栗香中略带淡雅花香。将茶托于手中赏玩,茶香时隐时现,却能直透鼻腔而难散,益发显得悠远绵长。
  既是品鉴,我们就没有采取平日用温水冲泡绿茶的方法,而是用沸水冲泡,更能分辨此茶的优劣。
  第一道
  水一人盏,稍稍片刻茶汤就呈现出杏黄明亮的色泽,茶香四溢,叶片在水中舒展,呈现出柔嫩的鹅黄色。没有将其久浸,迅速倒出,汤中茶毫较为明显。茶汤顺滑,清纯微甜,板栗味鲜明。
  第二道
  再次提壶冲人沸水,这一道汤色越发明亮,香气益浓。而得了充足滋润后的茶叶,显得十分有活力,叶片的嫩黄色也越发鲜明,看起来活泼动人,竟是令人生出了不忍用沸水将其烫伤的感觉。这点着实出人意料,我们在看干茶时,并不曾想象到这叶片入水后竟犹如重新活过来一般。细品茶汤滋味,依旧顺滑且清甜,颇为有趣的是,汤中香气却是转化成熟板栗香。
  第三道
  汤色开始稍稍转淡,但香气依旧,萦绕于室内,清晰鲜明。而鹅黄色的叶片完全舒展开来,在盏中袅袅浮沉时,彷如看到了新发柳叶在春风中轻拂。脑中此时却是跃出了一句王安石的诗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顿觉十分应景。
  此时虽已入夏,空气中更是充溢着让人难耐的湿闷,但是连饮三杯后的我们,浑身燥热烦闷之感却是不知何时已是随着微微沁出两鬓的汗而消散了去。竟是真有一种身处春日河畔柳林,满目春光、春风拂面的舒适畅快之感。
  末了,我们将茶再次浸入开水,盖上茶盏,久浸后再饮。虽然香气滋味确实减弱了许多,但难得的是,此茶久浸之后,茶汤涩味并不明显,顺滑依旧。
其他文献
喝茶解渴,品茶舒心。泡茶倒来倒去,倒中有道;喝茶拿起放下,其中有禅。  茶与心的交融是属于个人的。现在,茶艺传达给人太多的东西,例如儒、释、道、太极、武当、琴、香、剑等等。把原本茶的简俭变得复杂起来,奢华起来。许多茶的文字,似乎也越来越虚玄,例如研究陆羽其人,不惜以小说笔法脱离时代的进行臆测或加以神化。研究茶具,不惜在原本是实用功能的紫砂壶上加以种种文化象征的装饰而不堪重负。在培训茶艺员工作上,我
期刊
为了能品味到上佳的茶香,无论是对茶叶、用水、配具、炭火等物器的考究,还是对饮茶者的容貌、态度、素养、风度等德行的要求,古人对饮茶有着一套完整严格的礼法,并将这些归结为“六境”,即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古人喝茶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不仅仅是品茶,更是品情趣、品修德、品人生。  器具考究 细节严苛  陆羽《茶经》有云:克服“茶之九难”是对饮茶者的基本要求,从采制到煮饮,都务求要做到
期刊
茶界有许多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误导故事,这些离奇而错误的思维经过无数人的传颂以及传媒的助长,让人们非常容易掉进茶道陷阱。要谈茶道、茶道精神或茶道内涵,应从茶本身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来发掘及领悟,有了一流的信念才会生出一流的技术,有了一流的技术才会磨练出一流的内涵。  人们在进行茶道时不愿意谈技术这两个字,认为技术是低层面的劳作,茶道怎么可以动手动脚那么粗浅,茶道要一派高深莫测、出世的样子才算厉害,忽视
期刊
六安茶指的是产于寿州盛唐,也就是今天安徽六安一带的茗茶,其中以“小蚬春”最为出名。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就出现了关于六安茶的记载。众所周知,我国名茶起源于贡茶,在唐代以前贡茶甚至不具备专门的茶名。所以将六安茶列为历史名茶,可谓是实至名归。  按理说这等上贡皇室的好茶,应该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家家户户争着买的抢手货。可偏偏荣华富贵的贾府里头,老太太史太君硬是不买它的账。这又是怎么
期刊
说起喝茶时装腔作势、特立独行,将各种故弄玄虚的行为包装成为“文化”和“风雅”,却也算是一门“祖传手艺”了。古时,就有许多“茶人先辈”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为榜样。其实,细细究来,现如今咱们这些后辈们各种喝茶装蒜的本事,竟然大都是在拾古人牙慧。  诸位如若不信,请看本刊下边所举事例,看看是否能与身边那些喜好“故弄玄虚”的“茶人”朋友对上号?  吐蕃论茶  人物:常鲁公  唐代的李肇在《唐国史补》
期刊
一年前的今天,詹罗九先生在省城参加茶博会,倒在自己钟情一生一世的事业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纯粹、彻底、无私地把毕生精力和整个人生都献给了中华茶业。  先生驾鹤西去,转眼一年。与先生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时刻、那些瞬间,与先生相见、相识、相谈、相交、相聚,许许多多场景画面,却历历在目;许许多多语短情长,仍记忆犹新。先生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眼前,让人感觉先生仿佛并没有远去,只是远行而未归。  少小
期刊
古老的坊巷,像是一段遗落的往事,在时光的洪流中若隐若现,仿佛看不见尽头。当一曲悠扬的乐声惹得潇潇雨下,当一茗芳醇的茶香带来直冲心脾的暖流,时间在这一刻定格,诗意与雅趣成了对那些遥远情愫的追忆。  “乐传坊间,茗香巷末”古琴雅集,这是随安会馆为佳士们奉上的端午丝竹雅宴。端午时,郎官巷,古乐和鸣,意蕴藏:素琴宁,洞箫扬,佳茗香醇,余味长。  夭色暗,华灯上。一阕词令和时令,诵起坊巷乐音声。  端午时的
期刊
大约1200多年前,有两位煎茶高手“PK了”一场,成为中唐时期重要的茶事件。这两位高手就是常伯熊和陆羽,而裁判员是御史大夫李季卿。他在宣慰江南时来到临淮县,当地人说常伯熊善茶,李季卿就立刻把他请来。这常伯熊,身穿黄衫,头戴纱帽,手持茶器,口通茶名,熟练流畅且动作优美。区分指点,令左右刮目。等到了江南,又有人向李季卿推荐陆羽。陆羽来的时候只穿着“野服”,随身带着茶具,操作程序和常伯熊的差不多,但是不
期刊
古往今来,艺术家与茶的遇见,总是诗意美好。“茶品至余韵,作画才能渐入佳境”。这是著名漆画艺术家沈克龙时常挂在嘴巴的一句话。沈克龙与漆与茶的遇见,流露着细腻而深邃的艺术家情怀,在喧嚣的都市,素朴安然。  “现代美学的回归与超越。”这是业界对于沈克龙作品的评价。他自幼学习书法,有着古代文人般的气质修为。他将艺术创作的矜贵与精神世界的脱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呈现在自己的漆画作品里,创造出如诗如幻的
期刊
随着喝茶风潮的普及与茶文化的日渐推广,茶已经悄然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并逐步成为他们生活一部分,许多年轻人都已成为茶行业的中坚力量,一波又一波属于青年的茶活动在全国各地轮番举行。  《少年中国说》云:“少年强者则国强。”如今,更是少年强则茶业兴的时代,那么在这些年轻茶人茶客们眼中,茶文化和茶道精神又将呈现怎么样的新面貌?本刊就此分别采访了几个“70后”、“80后”、“90”后等三个年龄层的爱茶人,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