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解题步骤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②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对应成比例,注意:单位要一致),③求解。
  差量法在初中、高中都要求熟练应用:
  一、固体差量
  例1:在某些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个质量为1.12g的铁片,经过一段时间,铁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取出洗净、烘干,称重,质量变为1.16g.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析出了铜多少克?
   [分析]Fe+CuSO4=FeSO4+Cu从化学方程可以看出,铁片质量的增加,与铁的溶解和铜的析出直接联系,每溶解56g铁,将析出64g铜,会使铁片,质量增加: 64g-56g=8g
  根据铁片增加的质量(1.16g-1.12g),可计算出溶解的Fe的质量和析出的Cu的质量.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
  Fe=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1.16-1.12
  则: ,解得:x=0.28(g)y=0.32(g)
  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
   例2.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棒的质量增加(差量)
  56 64 64-56=8
  x 100.8克-100克=0.8克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例3.ag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质量减少到b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
  解:设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CO2↑△m
  168g106g 168g-106g=62g
  x(a-b)g
   解得x=
  得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例3.将4.66g卤素互化物BrClx溶于水后,通入足量SO2气体与其反应生成氢溴酸、盐酸和硫酸,再用碱将溶液调至中性后,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物,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最后得卤化银沉淀15.46g。试计算:
  (1) 参加反应的AgNO3的物质的量。
  (2) BrClx中的x值。
  解:质量增加的是Ag的质量
  所以n(AgNO3)==0.1 (mol)
  设4.66g卤素互化物BrClx为a mol
   BrClx → AgBr+xAgCl质量增加
   1mol108(1+ )
   a mol 15.46g-4.66g
   则: a=
  所以: = =3
  二、液体差量
  例4.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分析:
  56g2g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影响溶液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氢气。每有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进入”溶液中的同时,则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从溶液中逸出,故溶液质量增加56-2=54(份)。由题目给的差量55.4克-50克=5.4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溶液质量增加(差量)
  56 2 56-2=54
  10x克 55.4克-50克=5.4克
  56∶54=10x克∶5.4克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三、气体差量
  例5.将12克CO和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分析:CuO+CO = Cu+CO2
  284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气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CO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每28份质量的CO参加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 ,使气体质量增加44=28=16(份)。现已知气体质量增加18克-12克=6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uO+CO = Cu+ CO2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28 44 44-28=26
  12x克18克-12克=6克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例11.将44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有过氧化钠得硬质玻管,发现导出得气体变为38.4g,问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有多少过氧化钠参加了反应?
  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
  2Na2O2+2CO2=2Na2CO3+O2
  设有x g过氧化钠参加反应, 则有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m
  156g 88g 32g 88g-32g=56g
  xg 44-38.4=5.6g
   解得x=15.6
  答:此过程中发生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15.6g过氧化钠参加了反应。
  (陕西省洋县中学)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问题,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物理实验教改实践,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了以“实验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实验-教学反馈”为基本流程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取得
期刊
一、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内涵和意义   1.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 。每节课里都有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人和媒体之间,还包括教学内容、环境等随着教学的进程,通过对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分享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和过程。   真正的互动,一定是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比如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没有真正的动心,没有真正的思考,这只是表层的我问你答。要想真正对学
期刊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时代呼唤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倡自主发展教学法,是培养富于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自主发展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享受自由、民主、平等、关爱与发展的权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自主发展意识、掌握自主发展方法与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几年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学习、探究,下面谈谈我是如何
期刊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的提出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针对新教材识字量大,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尽早阅读的特点,我们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研究,提出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以社会生活为源头活水,把握识字规律,拓展识字途径,构建开放式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
期刊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对于学生来说,作业不仅仅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手段,是进行学习实践的经历,是提高能力、提升素养的途径,更是学习的延伸活动。绝大部分教师对阅读课文的讲授都非常重视,但是对于拟授阅读课文的预习有所忽略。  不但影响了阅读课文的教学效果,而且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那么小学语文阅读课文的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本文就新课教材中阅读课文的预习方法进行
期刊
新课程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如何把握好“度”,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度”的控制是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提高中学历史自主学习效果的关键。  一、加大“力度”是开展自主学习的保证  在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的学校为数不多。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的开头,学生的思维不受前摄抑制的作用,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但也正是上课初始时,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最为分散的时候。因此,教师利用这一规律巧设情境,设计一个好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使“课伊始趣亦生”是尤为重要的。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就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究中去。笔者在多年
期刊
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一、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
期刊
在前面几次进行的联考中,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乃至全年级大部分班级在默写题上失分都十分严重。从前不久的联考卷来看,我任教的两个班的本小题平均分分别是3.18和3.23,而这个题的满分是5分。如此严重的失分现象令人担忧。查阅学生答题卡发现,不少学生的卷面一片空白,根本写不出来;有的学生写出来了,却不准确,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颠倒语序,张冠李戴等问题。这其中,又以写别字、错字问题最为严重。  通过调查分
期刊
物理图像能形象且直观的描述物理规律,要求学生能从图形中提取信息后推理、分析来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且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下面就电磁感性中的图像问题讨论以下应用。  注意事项:1、定性或定量地表示出所研究问题的函数关系  2、在图象中E、I、B等物理量的方向是通过正负值来反映  3、画图象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单位长度定义或表达  一、反映感应电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例1如图1—1,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