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与机器人融合的创客作品设计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创客成了一个网络热词,创客运动风起云涌,创客教育也呈现出爆发趋势。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首次加入创客元素,为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本文提出了利用Scratch与机器人融合开发创意编程和创意智造项目作品的解决方案,以电子钢琴和电子爵士鼓的设计为例,介绍了通过Scratch与机器人融合来实现创客项目作品的设计和编程策略。
  【关键词】Scratch与机器人融合;创客教育;STEAM教育;创客作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3-0067-03
  2015年12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通知》[1]中增加了两个新项目:创意编程和创意智造。从这两个项目的要求来看,运用Scratch与机器人融合能较好地完成项目作品的设计与创作。受此启发,笔者设计开发了电子钢琴和电子爵士鼓应用案例,可实现用计算机键盘、机器人传感器两种方式分别进行钢琴弹奏和打爵士鼓,所实现的作品交互性强、动画效果逼真,达到了“所想即所得”的效果。现在,笔者把这两个作品的设计方案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抛砖引玉。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新增创意项目实现策略
  根据创意编程和创意智造两个项目的编程环境以及对软硬件的相关要求,将Scratch2-JMD与中鸣E2教育机器人融合,可较好地实现这两个项目的软件编写和硬件设计。Scratch2-JMD在Scratch开源软件的基础上经二次开发后增加了电子控制模块,而E2-RCU控制器是由Arduino板二次开发而成的,它能够让Scratch与机器人完美融合,可以实现即时编写程序即时运行,利用它可轻松创建自己的互动故事、动画、游戏、音乐并在网络上分享作品[2]。Scratch与机器人之间可以通过有线USB、无线蓝牙或Wi-Fi等多种方式连接,获取电子传感器信息,控制电子执行模块,可使动画与电子模块完美结合并进行一系列的创作,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教学效果。[3] [4]
  电子钢琴的设计制作
  1. 电子钢琴图片的准备与角色导入
  通过电子钢琴拍照或从iPad的App软件中截取一个电子钢琴全键盘的图片,再用Photoshop软件抠图,获取4个琴键的图片。为保证所有图片文件为底色透明,将文件保存为.PNG格式。在Scratch2-JMD中依次导入全键盘、琴键和“小女孩”角色的图片,导入后键盘布局及各琴键角色如图1所示。
  图1 导入角色图片
  2. 用计算机键盘弹琴的程序设计
  (1)计算机键盘与琴键的对应关系
  Scratch2-JMD软件内部提供了2个八度音阶的音源,根据使用习惯,笔者将计算机键盘上的字母z、x、c、v、b、n、m分别对应低音区音名LC、LD、LE、LF、LG、LA、LB,字母a对应低音区音名LB,字母s、d、f、g、h、j、k分别对应中音区音名C、D、E、F、G、A、B,字母l对应高音区音名HC,字母q、w、e、r、t、y、u、i、o、p分别对应琴键上的黑键L#D、L#F、L#G、L#A、#C、#D、#F、#G、#A、H#C等音名,这样就可以完成两个八度音阶的布局。
  (2)示范曲的程序编写
  利用Scratch2-JMD软件平台所提供的音源文件可以编写多首乐曲。这里以《两只老虎》为例(如图2),当按下计算机的空格键时,会自动演奏该乐曲。
  (3)弹琴程序与动画效果程序的设计
  利用计算机键盘弹琴的动画效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呈现:一是针对“女孩”角色进行编程,计算机键盘弹奏到哪个键,“女孩”就会移动到电子钢琴的相应位置跳动一下并发出该键的声音;二是弹到哪个键,电子钢琴的相应琴键出现灰色闪烁一次。以“s”键为例,用计算机键盘弹琴程序及计算机屏幕呈现动画效果程序如图3所示。
  图3 计算机键盘对应键的程序编写
  3. 用机器人传感器弹琴的程序设计
  用机器人弹琴可以使用触碰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来实现,两种传感器弹琴的操作方式分别是接触式和悬空式。现以触碰传感器为例,介绍电子钢琴的程序设计方案。
  (1)触碰传感器与琴键的对应关系
  Scratch2-JMD软件内部提供了2个八度音阶的音源,E2机器人可以连接8个触碰传感器(可扩展为16个)。以C调为例,将触碰传感器P1、P2、P3、P4、P5、P6、P7分别对应中音区音名C、D、E、F、G、A、B,将触碰传感器P8对应低音区音名LG,这样的布局(如图4)可以完成多个常见曲目的弹奏。
  图4 触碰传感器机器人模型
  (2)弹琴程序与动画效果程序的设计
  以P1输入口为例,用机器人触碰传感器弹琴及计算机屏幕动画效果的程序如图5所示。
  图5 机器人每个触碰传感器的程序编写
  电子爵士鼓的设计制作
  1. 电子爵士鼓图片的准备与角色导入
  通过爵士鼓拍照或从iPad的App软件中截取一个电子爵士鼓总图的图片,再用Photoshop软件将总图中的每个鼓图片抠取出来。为保证所有图片文件为底色透明的,将文件保存为.PNG格式。在Scratch2-JMD中依次导入爵士鼓总图、单个鼓和鼓棒角色图片,导入后如图6所示。
  图6 导入角色图片
  2. 爵士鼓音源文件的采集
  利用GoldWave、Cool Edit Pro2.0等音频处理软件对每个鼓进行声音文件的录制、加工和处理,分别完成地鼓、军鼓、一嗵、二嗵、三嗵、四嗵、左吊镲、右吊镲、节奏镲、开镲和闭镲等多个鼓音源文件的采集,音源文件格式为.MP3。   3. 用计算机键盘打爵士鼓的程序设计
  (1)计算机键盘与每个鼓的对应关系
  将计算机键盘上字母z、x、c、v、b、n、m分别对应爵士鼓的闭镲、开镲、节奏镲、一嗵、二嗵、三嗵、四嗵,字母s、h、j、l分别对应爵士鼓的左吊镲、右吊镲、军鼓、地鼓。这样,就可以完成计算机键盘与爵士鼓上每个鼓的布局。
  (2)打鼓程序与动画效果程序的设计
  利用计算机键盘打鼓的动画效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呈现:一是针对“鼓棒”角色进行编程,计算机键盘弹奏到哪个键,“鼓棒”就移动到电子爵士鼓的相应位置跳动一下,发出该键对应鼓的声音,鼓棒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二是弹到哪个键时,电子爵士鼓的相应鼓跳动一次。通过导入声音文件,可以设定每个鼓的声音文件并用键盘控制鼓的发音,同时可导入多首示范曲,如数字键可以对应多个示范曲。这里以《光辉岁月》为例,当按下计算机键盘数字“1”时,乐曲会自动响起来。以“s”键为例,用计算机键盘打鼓及计算机屏幕呈现动画效果的程序如图7所示。
  图7 计算机键盘按键程序的编写
  4. 用机器人传感器打鼓的程序设计
  用机器人打鼓也可以使用触碰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来实现。现在以触碰传感器为例,介绍电子爵士鼓的程序设计方案。
  (1)触碰传感器与琴键的对应关系
  E2机器人可以连接8个触碰传感器(可扩展为16个),将触碰传感器P1、P2、P3、P4、P5、P6、P7、P8分别对应爵士鼓的军鼓、地鼓、左吊镲、钉钉、闭镲、一嗵、二嗵、四嗵,这样就可以完成传感器与每个鼓的布局。
  (2)打鼓程序与动画效果程序的设计
  用机器人触碰感器打鼓及计算机屏幕动画效果程序如图8所示。
  图8 每个触碰传感器控制爵士鼓的程序编写
  通过创客项目作品的设计与开发应用,可以促进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的进程,让学生以信息技术课程和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课程为基础,开展基于Scratch与机器人融合的创新设计项目研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变成创新设计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形成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良好习惯,在实践、创新、协作和分享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子课题“微课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立项号:123620577-0037)、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中小学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评价研究”(立项号:12JXN011)和2016年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基于智能机器人创客教育的科技教师培训”(立项号:2016-29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其他文献
美国人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预言:2013年是大数据时代的元年,标志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构想。中国教育梦想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2013年也开启了大数据时代的中国教育梦想。  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爆炸,海量数据记录存储。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回归判别使得相关性思维的重要性显现出来,逐渐取代我们惯有的因果思维。
【摘 要】游戏化学习,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游戏项目学习过程,体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算法思维呢?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呢?本文将就一个具体的游戏项目——《冰雪奇缘》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谈一谈游戏化学习在Scratch创意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Scratch;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切实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我们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评价与考核四个方面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规范,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前
【摘 要】海e英语学习社区是一种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分层布置英语学习任务,并及时地进行网络评价、课堂评价及有针对性地讲解,拓展英语课程资源的一种英语自主学习方式。该英语社区有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真正实现了英语语言的学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真正能从生活的角度学习语言并学会运用语言。  【关键词】海e学习社区;自主学习能力;语言情境  海e英语学习社区是一种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分
提及历史、政治(包括思想品德等)、社会学科,很多人把它们当做“副科”,然而就是这些“副科”也同样可以演绎出现代教学的精彩。它们和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种信息触手可及,使得它们的教学也能呈现出勃勃生机。本文介绍了三个美国社会学科的教学案例,以期能够对国内的教师有所启示。    一、登录网络,找到“面向世界”的窗口    “教育要面向世界”,首先要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位于上海田子坊有些狭窄、杂乱的弄堂里,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守白”字样的Logo,牌子下是一个不注意很容易就错过的门面,走进去人们就会发现一个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守白艺术。在这里,展示着上海海派剪纸艺术家李守白先生的画作、剪纸作品。现代重彩画家、海派剪纸艺术大师——李守白,将自己对生活的敏锐观察,通过不同的艺术角度,细腻地描绘了上海的人和事;用独特的重彩风格,把中国工笔的神韵意境与西画的透视和光感结合
在学界和社会的期盼中,《邓伟志全集》终于出版了。这是上海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继《钱伟长文选》《徐匡迪文选》之后的又一部学者文集性巨作。《全集》集中了邓老五十余年以来,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孜孜以求的耕耘硕果。可以说,《全集》是一个思想库,是一曲社会歌,是一部人生书,是一卷育人经,更是长者的智慧,生命的礼赞。  一场生动的群学报告  邓老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会会长,现任
替代现实游戏(Alternate Reality Game,ARG)目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在介绍MIT(麻省理工学院)开发设计的该类教育游戏的最新案例—— Vanished 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设计思想和应用进行剖析,探讨其对我国教育游戏设计和应用的启示,供国内教育游戏研究者参考借鉴。  替代现实游戏(ARG)概述  什么是替代现实游戏(以下简称“ARG”)  ARG是指由隐藏在网络
随着数字影院技术的普及,高清数字电影已逐渐从影院走进寻常百姓家,令人震撼的高清画面,伴随着逼真的环绕音响效果,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观众。在校学生作为这一消费群体中的一部分,对于经典影片有着同样的欣赏需求。但以往的学校观影方式由于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学生观影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作为一种先进的放映模式,校园数字影院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也为学校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学校数字影院优势如何体现?如何实现数字影
《制作封面和封底》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教材第3章第1节中的内容。本课要求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封面的组成和布局,熟练掌握文本框、图片、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应用,能自主完成封面和封底的设计与制作。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本框、图片、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编辑方法,掌握制作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