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轮回转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主要以风筝为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重复的背叛和救赎中得到成长。追寻着阿米尔的救赎之路,读者可以了解到命运的不断轮回,阿米尔的救赎、阿米尔父亲的救赎和拉塞夫的救赎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人性救赎。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友情 救赎 命运
  一、引言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自2003年问世以来,感动了广大读者,也成了一本畅销书。整部小说可以说是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录。年少时的懦弱,让阿米尔没有勇气站出来救哈桑,而后又诬陷哈桑偷窃,这是阿米尔对他们友情的背叛。阿富汗经历了战争的涤荡,已变得残破不堪,阿米尔与父亲只身逃亡美国,逃避内心的折磨,却发现于事无补,阿米尔也渐渐踏上了救赎之路。阿米尔从背叛到逃避到直面苦难到勇敢地救赎,是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过程,也是人的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尽管救赎的路途中伴随矛盾与冲突纠缠,但是挡不住救赎的道路。“为你千千万万遍”,不仅是友情的真实写照,还是自我救赎的完美升华。
  二、人性的自我救赎
  1.阿米尔的救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对阿米尔的最完美友情的见证。对于阿米尔来说,哈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如友情般温暖,但是由于阿米尔父亲完全不同的态度——对哈桑是如慈父般的温暖,对阿米尔却是冷漠和严厉,让阿米尔从小就对这个陪伴自己长大的仆人哈桑无比嫉妒。一次风筝比赛,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追风筝,被拉塞夫侮辱,阿米尔胆怯地躲在草丛里,面对哈桑忍受的痛苦,阿米尔却停住他应该冲出的步伐,这件事情之后,哈桑便不再微笑。因为愧疚、想独霸父亲的爱,阿米尔用偷东西的罪名逼走哈桑父子。背叛一再激化,最后变成了哈桑和阿米尔的永别,风筝的线从阿米尔的手中折断。
  战争激化,阿米尔和父亲逃往美国。阿米尔以为远离故乡,会渐渐淡忘埋藏在内心的愧疚与折磨,但是背叛哈桑的痛苦内疚一直萦绕在阿米尔心头。光阴荏苒,当阿米尔接到拉辛汗老爷的电话:“那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鼓起了阿米尔踏上救赎之路的勇气,他选择从美国回到故乡,救赎他曾经的背叛、过去的胆怯、推开的哈桑。当他回到故乡,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真相和哈桑已经逝去的现实。哈桑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兄弟,面对如此令人尴尬而又撕裂心扉的事实,阿米尔选择接受,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救赎的决心,面对同样的情景,阿米尔选择了勇敢面对,从拉塞夫手中把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救出来,并努力把患自闭的侄儿拯救出来,为索拉博追风筝,对侄儿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同样喝过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哈桑和阿米尔也确实是兄弟。巧合的命运,轮回转动的瞬间,阿米尔背叛了哈桑,却救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实现了自我救赎。两代人,从友情到亲情,从背叛到救赎。轮回的力量,给了阿米尔救赎的机会,风筝再次被阿米尔拉回手中,这次,是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成为“追风筝的人”。
  2.阿米尔父亲的救赎
  文章中的阿米尔父亲是一个比较矛盾的角色。小说的最开始可能凸显父亲是一个有权势、为人严谨的、善良的正派人物。他身负多种社会角色,也深受多种角色的困扰。他把关爱给了哈桑,把优越的社会地位给了阿米尔。开始读文章都会比较疑惑父亲的形象,为什么对仆人的儿子他是温暖的、有血性的,给哈桑生日礼物使哈桑摆脱令人嘲弄的兔唇,对自己的儿子却那么严厉。后来我们知道哈桑就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一个真相全面打翻父亲的美好高尚形象。父亲是在为自己救赎,在当时社会,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没有像阿米尔一样勇敢救赎,只能选择这种扭曲的方式自我救赎。他的救赎在于他对哈桑的关怀和保护,他为哈桑修复兔唇,在哈桑父子被迫离去之际他的悲伤。
  他的救赎还体现在他对儿子阿米尔态度的转变,阿米尔夺去了他最心爱女子的生命,父亲无疑是痛苦的。阿米尔出生的代价是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一个是最深爱的妻子,一个是使妻子失去生命的儿子,父亲的落魄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是小说后期,父亲对阿米尔的态度逐渐好转,甚至在他的生命晚期,他拒绝接受治疗癌症,因为父亲很清楚自己没有经济实力治愈自己,他不愿意拖累儿子阿米尔,他尽自己毕生积蓄帮阿米尔迎娶索拉雅。父亲用毕生偿还自己的罪,他的死不带有罪恶气息,有的都是人性的美德。他后半生做的一切都是为曾经救赎,直到生命殆尽。
  3.拉塞夫的救赎
  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但是对于拉塞夫这个人物形象,恐怕每个人都会给他贴上罪恶,甚至是变态的标签。拉塞夫强暴了哈桑,后来又在索拉博的身上上演同样的悲剧,相似的噩梦重现在两代人身上,不得不说拉塞夫心理扭曲。
  很戏剧化的一幕出现在结尾,阿米尔去救索拉博的时候,和拉塞夫发生正面冲突。哈桑在很多年前说过:要用弹弓射倒拉塞夫。命运轮回,多年之后,是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用弹弓将拉塞夫的眼睛射瞎,拉塞夫暴怒,他派人去搜查逃走的阿米尔和索拉博,最后却放任二人离开。作者写到这里,很多人会感叹拉塞夫罪有应得,最后落到一个独眼的下场,我却认为这是拉塞夫的自我救赎之处。他有机会夺去阿米尔、索拉博的性命,最后却默默放他们离开不再追踪。他的瞎眼是命运的戏剧性,他释放两人是他人性的醒悟,也是他内心的救赎。
  三、结语
  命运轮回转动,风筝从一代人手中延续到下一代人的手中,几个人的轮回纠缠,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的救赎。救赎,伴着每个人的成长,因为谁都会曾经犯错。每个人都会有曾经的过错,有难以言喻的苦衷,有那些无法忘却的内疚,每个人都是阿米尔,命运转来转去,都是在给我们救赎的机会。救赎,既是救赎他人,更是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赛尼,著.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网易博客luoluo梨华随笔2009年05月26号.
  [3]靳莹,蔡潇然.为你,千千万万遍——从救赎的角度简析《追风筝的人》[J].文化纵横,2009(7):39-41.
  [4]韩玉群.人生的回转木马——《追风筝的人》中的成长与救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和谐高效英语课堂的建设和课程改革在我区各校的开展,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作者观摩了大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示范课,聆听了很多前辈的谆谆教诲,学习了优秀教师的诸多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写作课和谐高效课堂创造这个论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心得体会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自己对英语写作课和谐高效课堂创造的一些粗浅看法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英语写作课堂高效的
摘 要: 古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对英语语言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积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要不断加强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古希腊神话是大学英语背景知识的构成要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古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和文学艺术两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输入并渗透古希腊神话等西方文化。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词汇 文学艺术 实施
摘 要: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是农林类专业课程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仅以单纯理论教学很难满足学生需求,教学效果弱。本文在以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教学进行一体化教学研究,使《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能极大满足后续课程教学需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 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基本具备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摘 要: 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生活,幼儿的教育需要生活。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相结合,渗透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幼儿的活动更生动、有趣、生活化,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又能够让数学活动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幼儿数学教学 教学运用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生活教育理论”是他的核心理论。陶行知先生说:“生
摘 要: 本文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为依据,分析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原声影视在语言输入及情感调控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影视视频应用于课堂的教学策略,强调了原声影视教学对听说教学强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原声影视 听说教学 输出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  1.引言  Stephen Krashen在其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
摘 要: 随着中高考语文考试中作文分值与所占分值比例的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学生却感到作文越来越难写,写出来的文字愈来愈枯燥干涩。原因究竟为何?一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与真实情感体验,二是缺乏必要的技巧训练。写作技巧与真情实感作为写作的“术”与“核”,缺一不可,理应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佳作佳篇。  关键词: 真情实感 细节描写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 以小见大  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是作
摘 要: “Women” 是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阅读4中收录的一篇议论文,作者是Brigid Brophy 。文章讨论了关于女权运动及社会文明概念的真正意义和实现形式,对当代人们的思想解放及对于社会自然文明的分析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 平等观 社会文明  Women这篇议论文介绍了从妇女解放运动至今,人们对妇女的看法的现状及女性社会地位的分析。文中多次将妇女与社会的关系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具体地阐明了文化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过程,而且是文化教育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教授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加强文化教育,使英语课堂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西方文化。  关键词: 英语文化 文化教育 本土文
摘 要: 《视听说》教学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据此,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材料的选择应当以培养学生的鉴赏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化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导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配合教学目的、语言表达与情境再现相结合,循序渐进。同时,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修養,贮存丰富的文化交流背景知识服务。  关键词: 课程定位 教学方法 文化交流  一、引言  新信息、新传媒时代的到来,为外语学习带来更先进、更便利
摘 要: 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潜藏着无限的能力,音乐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为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广阔空间。这样,音乐课堂中才可能挖掘孩子们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音乐课堂 潜能开发  1.引言  在一次音乐实习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三年级中一位智力有缺陷的孩子把快乐的哆来咪这首歌曲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