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观课,促提升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观课是一个学习、不断思考的过程,笔者曾经看到很多教师的听课笔记:有的稀稀拉拉,有的满满当当,完全是上课教案的重现。所以如何观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阐述青年英语教师,要在教學上有持续的进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通过观课来达到成长的目的。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自我体验,从授课教师、学生、教师的教学设计、自我反思教学问题等角度来阐述观课的具体策略,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观课;小学英语;反思;成长
  观课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它是更新教学观念的主要渠道,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然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每逢举行大型的教研活动,就会有一大堆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挤在一个课室里听课。有些甚至是临时走进课室,坐下来草草地记录下教学步骤, 随后听完一节展示课,借口工作忙便匆匆离场。这样叫观课吗?纯粹是简单的听、走过场而已,而这样一种“学习”,根本谈不上能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进步。陈大伟教授在《人民教育》曾发表文章,针对传统的听课,提出了“观课”涵义。他说“听”指向声音,“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观课,有别于听课。“观课”又称“课堂观察”,属于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不含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和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过程中观课双方(即观课者、授课者)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这样的观课,是对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益处。它让教师能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但如何去巧妙地观课,从而达到观者的教学能力有质的飞跃呢?笔者结合自己多次观课的体会,并以其中一节为例,从观课前、观课中、观课后细谈观课的策略,从而达到教学自省的目的。
  一、观前预热,做好“三备”
  对于一次要见成效的观课活动,我们要如同自己上一节新授课那样,要收获丰盈,就得自己给自己预热,调动自己所有的积极主动性,细致分析,做好三个准备。
  (一)做好“细解文本,兼顾学生”的准备
  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文本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有时课本上是很难把要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全都写出来的。因此,不经过对文本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很好地授课。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文本内容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文本内容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授课者,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整合和分类,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有成效。授课者如此,观课者也应如此,这样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我们要对学生学情进行深入的摸底。如果能对学生学习之前的状态都能了然于胸,那么自然就能对授课者的授课意图、知识的处理、教学方法的处理是否合理给予较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了。下面以我校的一节阅读研讨课例做说明。
  【教学课例】PEP教材五年级下册 Unit 5《Good to know 》
  文本内容:Koala bears live in Australia. They live in trees. They sleep 20 hours a day. They are good climbers. They can swim, too !Kangaroos live in Australia. There are more than 60 different types of kangaroos. The red kangaroo is the largest. Kangaroos like to eat at night. They like to be quiet in the day. Baby kangaroos remain in their mother’s pouch for 5~6 months.
  1.文本细读:这是一篇C部分的供学有余力的孩子深入理解的阅读说明文,主要是让孩子获取对澳洲两种特有的动物的习性和爱好方面的知识。我校把它当作研课的内容,要上出精读的味道出来,这对授课的老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大纲没有具体的文本目标分析,没有关于学生要掌握的语言形式的说明,而且文本体现出生词多,句式难的特点。
  2.学生情况分析:选取五(3)班的孩子进行分析,成绩优秀的70%,25%处于中等水平,5%处于学困水平。给这篇阅读文段让学有余力的孩子阅读,这些孩子只能浅尝则止,有些在没有教师的指引下阅读得一头雾水,表现为不知道它说什么。
  3.综合分析:基于文本的题材、内容和学生的状况分析,得把文本化难为易,通过在网络上截取视频文件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两种动物有感官认识。借助图片对比、句型问答、判断形式对文本整体进行深入的理解,在整体感知下局部的难词难句可以逐步攻破,即遵从“篇—句—词”的教学模式。
  通过这样的分析,观课者对文本有了一个好的处理方法,在观察别人的课例时就能给予比较好的教学建议了。
  (二)做好“课堂实践,发现问题”的准备
  合理地分析文本内容,才能做到观课时对授课者的文本处理是否得当进行剖析,而对于学生的反应,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情况是否良好是远远始料不及的。所以,要备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践一番。自己根据教材上一次实践课。那样,凡此种种的问题,就能在观课之前就预料得精确一些。   (三)做好“聚焦主题,实现共赢”的准备
  观课,不是对教师简单地听,敷衍了事,而是与教者要有共鸣。因此,在分析了教材、实践了课之后,我们要把发现的问题,想要研究的主题归纳出来,与授课者商讨。比如,以上所列举的阅读课例,教师是否做到了与观者共同预设的主题:呈“篇—句—词”的教学模式呢?观者在实践课的时候发现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观课中,授课者是否也存在?有没有把这种教学模式体现出来呢?我们不是专家,我们带着实践后的疑问来进行观察,与授课者聚焦主题,而且主题鲜明,双方是互赢的,双方的感觉也是愉快的,因为授课者不会感觉被批判地被“观”。
  二、观课进行中,关注师生及教学设计
  (一)察看教者,感受课堂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观课是通过这扇窗口,清楚地看到意想不到的风景。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察看教者,深入感受课堂。
  1.首先观察教师的语言
  语言包括体态语和口头语。体态语是非常重要的语言信号,它包括了教师的表情、动作。教师一个夸张的表情足可以令一个英语词汇显示出它的意义,而让学生记忆深刻。因此,我们要观察记录下每个让人心情舒畅的表情瞬间,因为这些表情动作是创设和谐快乐课堂的调味剂。其次是观察教师的课堂过渡语、引导语。一节课引导语、结束语、过渡语是相当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流畅性。简洁而清楚的语言一直是我们倡导的。在观课的时候,我们应充分留意授课者的这些语言,把它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总结,提炼授课者的精炼的语言。
  2.观察教师在课堂的走位情况
  教师在课堂的走位是很重要的,因为他的走位让人知道他与学生的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有多远。一个总是站在讲台上,半步都没有走到学生身边的老师,学生会感觉老师高高在上,没有一个学生会喜爱这样的教师,因为实际的距离带来的心理距离太遥远了。观课者在观课时要做好以绘图形式把教师在课室的位置进行记录。例如下图是我们经常用于课堂的记录草图, 星号代表教师,箭头代表教师位置变换的过程。一般来说,能走到学生中的教师,给人感觉是亲切的,其学生学习的情绪是高涨的,教学效果肯定比较好。
  3.观察教师提问学生的次数和范围
  观察教师提问学生的个人的次数和学生所处的范围是让教师对于大班的教学,尽量能照顾全面,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被关注,尤其是后进生。那些害羞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多被关注,多给予展示和鼓励。观课时经常进行记录,有助于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能条件反射式地要求自己去关注,从而为后进生提供进步和锻炼的机会。
  (二)回眸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
  吸引学生的很多课例需要的是教师的个人语言魅力,但独到而实效性强的教学设计能让孩子学得开心,学得深入。教师如果能做到对知识的深入浅出,能给到学生的东西远远超乎文本的话,那么就会无时无刻地吸引着学生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好的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授课后应该回望教学设计,针对教学设计多提出几个疑问,观课者也应该如此,如果我们在观课中能做到“五思”,这样我们的观课质量才能更高。
  1.“思”教学目标定位的达成度
  教学目标是根据大纲的要求来制定的,在课前就必须预设的。一节课的效果要重点看是否和我们之前定的目标一致,有没有达到,或者偏离了,或者超越了,可以让我们对接下来的课进行更好的调整。
  例如,以上的阅读课例的教学目标是:A通过图片、阅读、视频让学生能知道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爱好。B能运用篇章中的词与句对两种动物的特点进行复述并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C掌握阅读的技巧:细读、查读、跳读。D 能运用简单的句型对其它动物进行口头描述。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撰写了这样的目标,此课例在即将结束时都能体现出来,且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那么教学的达成度就相对较高了。
  2.“思”教学流程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清晰度和流畅度是看每个教学设计步骤不重复、不拖沓、不混乱,衔接得自然,学生学得自然,易于接受。例如以上课例的教学流程如下:A 呈现学生已学过的部分动物的一些特点和动作,用以复习动物的内容以便下面教学中为引出新的动物埋下伏笔。B 在复习动物时自然引入其中文本中动物一:袋鼠,紧接着设计任务带入澳洲观看关于动物的视频,整体感知关于两种动物的超出文本内容的知识。C回到文本,通过三次阅读技巧指导,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本。其间穿插判断、选择、比较图片等形式来逐次解决文本的难点,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自主解决。D运用语言“I can…”来进行袋鼠、考拉的角色扮演和辩论,从而让情景生活化。由此可见每个设计步骤环环相扣,紧密衔接,过程清晰和流畅,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3.“思”课例的生活化程度
  英语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可它也源于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例如,以上的阅读课例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后,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把阅读文本变成了对话文本,借校运会选拔运动选手为契机,设置语言任务:“Choose the best athlete to enter the school’s sports meeting.” 讓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类似辩论,以第一人称来描述自己,并用上他们平时说话的语气。例如,下图所示。
  这样即便再抽象的东西学生都能感受得深刻,从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就更好了。生活化的教学容易让学生过目不往。因此,我们要多关注课例的设计是否和生活紧密相连。
  4.“思”教具设计的合理性及把它作为教学评价手段对课堂的调控力度
  直观、合理的教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可以作为教学评价手段用来调控课堂。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把教具设计成学具和作为评价的工具。   5.“思”教学机智的生成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是跟着原先的教学设计来教授学生,也可能预先设定了学生会出现的种种表现。但是教学是灵动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说在阅读课例的观课中,我们发现,学生文本最后的语言的产出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用第三人称描述动物时学生是比较流利的,但是一下子让他们用对话来展示两种动物的对比时,却有点突兀和不自然,学生怯懦了,课堂出现了冷场。因此,我们的授课教师在进行对话演绎之前,迅速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用生動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来展示动物自己的特点。如:I am kangaroo. I’m fit! 惹得孩子们开心地大笑!2分钟后,学生纷纷争先恐后扮演这两个角色,让欢声笑语弥漫整个课堂!这样不仅机智地处理好课堂发生的意外尴尬,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观课者用心感受这些教学问题和教学机智,就会让我们自己的教学更精彩。
  三、观后以思维导图,深入反思
  观课后,重要的是对课例进行回顾,通过回顾,内化成自己要调整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收获是不少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思维导图将观察后的感觉进行这样的绘制:
  通过绘制这样的思维导图,我们对于一节课的感悟就更深刻了。而每次的深刻体会让我们如沐春风,对于自己教学现状也会逐渐清晰,困惑也就越少,而教学能力就在无形中提高了。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上课固然重要,然而观课也同样重要,因为我们的收获会更大。在观课中我们经常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产生新观点和想法。从这些观点中,你会找出自己或者他人课堂教学的不足,寻找出反思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在教学路上摸索的我们要常怀有一颗开诚布公的心,真诚地面对别人的每节课,怀有一颗追求上进、谦虚的心,听取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在观其变化中,不断反思中我们也就获得了成长。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陈大伟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1,11 .
  [3]【美】 Douglas J.Simpson ,【加】 Michael J.B. Jackson ,【美】Judy C.Aycock .John Dewey and the Art of Teaching.Copyright 2005 by Sage Publications, Inc.
其他文献
【摘要】东南小学确立“真爱文化”的特色定位,在德育建设方面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爱”字上做文章,不断探索德育新思路,构建德育新模式,旨在教育学生常怀仁爱之心,弘扬博爱精神,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德育品牌之路。  【关键词】立德树人;特色模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的教育应当是整个德育的主旋律。”广州市南沙区东南小学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在总结学校发展优势和区域
【摘要】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结束之后,应该达到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学终点行为。教学目标在设定的时候,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果的描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同样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对于教学过程而言,教学目标是关键的内容。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其教学目标的合理程度决定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明确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陈述的问题,探究出相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氛围逐渐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期,心智发展不成熟,受外界影响较大,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营造教学环境  兴趣是一切行为活动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其行为活动多受兴趣
【摘要】本文以初中美术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研究初中生个体差异的特点及表现,分析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生个体;差异化教学;方法研究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展学生不同的优势,我国现行教育也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一、初中生个体差异的特点及表现  (
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了生活。《思品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告诉我们:“学会用教科书教,能够在具体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从儿童现实的生活中捕捉教学的素材,才能使他们产生直观的体验,产生探究的愿望,产生践行的勇气,也只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枸杞、蔬菜、羊”是格尔木的三大主导产业,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格尔木日较差最大的月份及原因是  A.1月份太阳高度较小,白昼时间短  B 3月份气温回升快,大气逆辐射弱  C.17月份白天气温高,夜晚降温幅度大  D 10月份太阳高度
【摘要】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对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进行简述并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策略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其进行了很多优化改革措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落实好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进程,进一步学习探究知识的方式,学会学习和探究。通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增强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文章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措施,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简单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  初中物理是现在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科目,也是许多学生薄弱的科目。学好
2018年5月15日,佛山市第二中学教学开放日,前来听课的老师惊奇地发现,课堂上学生穿着两种不同的校服,显然是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他们分成8个学习小组,根据小组学习任务迅速分工,合作探究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从上课准备开始,“接受任务——分组分工——合作探究——任务提交——分组讨论——小组总结”,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而教师就像一个穿梭在片场的导演,适时地与各个小组的学生交流。  “这
本报综合报道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日前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作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与中宣部共同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修订工作。目前,“进教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种新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新修订的其他“马工程”重点教材也将在今年秋季进入课堂。近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