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升华的纪念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或满怀憧憬跨出校门,成了一名时代名流传媒人;他们,或与杂志社共同成长、共沐风雨,见证她从创办之初的赢弱到稳定发展后的健壮——他们,是时代名流人。2012悄然而至,2011已然成为记忆。他们,因为记忆而变得沉稳、果敢和充满毅力;他们,也因为记忆而变得厚重、理智和充满智慧。
  感叹2011。2011,他们走过了山山水水,经历了风风雨雨,失去了多多少少,也曾获点点滴滴。
  感悟2011。2011,他们历经平凡而又非凡的路程,笑过,哭过,迷惘过,追寻过,成功过……路上的风雨兼程和时间的洗礼考验,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与坚毅。
  感恩2011。2011,他们更加勇敢,在最朦胧的希望里,看到美丽的惊喜;在最冷的黑暗里,看到绝美的月光;在失落的缺口里,看到全新的世界。
  岁月愈久弥香,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变为永久的画卷。2012,又将成为时代名流人工作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望2012。2012,他们的脚下依然是高高低低,但他们还是会寻寻觅觅。他们仍将坚持梦想,坚持方向;他们仍将正视自己,解剖自己;他们仍将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期许2012。2012,活力,仍是他们的标志;自信,仍是他们的符号;积极,仍是他们的态度。他们深信:勤能补拙;他们立志:勇往直前。
  承诺2012。2012,他们或许遭遇无限辛酸,面临无数困境,然而,路上的辛酸已融进他们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他们的坚定。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他们,一直在路上,在路上奋斗不息,在路上铭记时光,在路上升华自己。
  时光总是在我们毫无觉察间偷偷从指隙里溜走,轻盈得没有痕迹。如果时光需要雕刻,我们要问,一年有多久?这却该拿所做的事情来衡量,或者收获了什么。
  我说我在,青春,我在场,有权记录人生的历程。2011年,我对外面的世界满怀憧憬,然后怀揣那一份亢奋与激动跨出校门,从此开始“旅行”。这一年,注定是我人生中非凡的一年,是我生活中一道重要的分水岭。此刻,站在2012年的起点回转镜头,2011年显得丰富而别有味道。
  将人生视为“旅行”是一种坦然的心境,对于2011年,我有一种方式诠释它的尺度——我说,我在。此刻,是我与自己的交流对话,也算是一次客观理性的自我解剖,或者是一段静坐沉思的禅悟……任2011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离开学校后,为了梦想和坚持的方向,我放弃了在某国有企业机关部室工作的机会,更远离家乡,奔走于千里之外的城市……旅行。本着对新闻传媒行业的热爱,和对文字工作的情有独钟,《时代名流》杂志始终和我结缘。2011年,我正式加入风光杂志社,从此,文字与我随行。
  我是快乐的,工作也是旅行。
  屈指清点,那个特殊的日子距离至今已过去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切身体会到作为一名采编人员(文字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时代名流》杂志的采编人员,身上责任之重大,肩负使命之神圣,业务水平要求之高。所以,作为一名时代名流人,我深感荣幸。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采编工作之不易:采访人或事都需具备娴熟的沟通技巧和灵活的反应能力,撰稿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文字功底,编校需具备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等等。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专业知识欠缺,业务水平不过硬,新闻敏感度尤其是对党政新闻的敏感度有待提高。所以,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是我现在及今后工作中要一直努力的一个方面。
  “虽咫尺以进,往而不辍,则山泽可越焉。”我深信,虽然一步只能迈出咫尺的距离,但坚持不懈,便可越过万水千山。在这几个月里,我成长了,但希望自己能争取更大的进步,在做好本职工作、为单位效力的同时,借助“风光”的平台和《时代名流》杂志的舞台,在成长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迈得踏实而果敢。
  100天有多久?之前说过,要以所做的事来衡量,或者收获了什么来判别。而我,“我在”,绝不为“旅行”造作,我说:
  “在工作上,要有上进心,但不能有得失心。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很轻松,很快乐。幸福是减法,要的少,得到的反而多。”
  “人要发奋进取,也要知足常乐,怎样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一门要不断学习并经常温习的功课。”
  “工作的时候要时常想这些问题:我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是有价值的,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从工作中我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人不是仅为工作而工作。”
  “今日事今日毕,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多看看书总是有好处的,读再多的书都不为过。”
  “世界有真理,思想无权威。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上的巨人,当坚持自己思想立场的时候,就要坚定不轻易动摇。但这不意味固持己见,要打开思路,多向有思想、有远见的人学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该方则必须方,该圆则亦可圆,但不能圆则不必圆,就算社会复杂、环境莫测,也要保持心中本真的自我。”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不变的心境,处万变的环境。”
  “吃得苦中苦,并非就能成为人上人,但吃不得苦、受不得气,必定不能有所作为。”
  “事业贵在价值,价值贵在目标,目标贵在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怕一路的风雨坎坷。”
  因工作所启发的思想意识进步远超过工作本身所带来的财富,受用不仅停留于工作中,更贯穿工作之后的旅途。
  我的蚂蚁精神
  查富华
  执手挥别2011,拥抱2012,新的起点,新的征程……2013以及今后的每一年,我在旅途中或许都会面临无数困境和挫折,但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学问者,必须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今后的旅途中,我必将以达到这三种境界为目标,在逆境中,矢志不渝,勇于高攀,勤于探索;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千辛万苦,勇猛向前;经过艰苦探索,有所领悟,有所突破。我说,故我在。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蚂蚁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凝结而不散。蚂蚁的生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一辈子生活在土中,彼此没有太多的言语,仅仅是相见时一刹那的“触动”,过后总是一副忙碌得不可开交的模样,就像是生养我的父母。
  或许是出生在农村的缘故,自小就与黄土打交道,而黄土中最常见的身影就是蚂蚁,这就使我与蚂蚁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或许是蚂蚁忙碌而沉默寡言的身影总是在自己成年之后让沉默寡言的父母身影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现在我眼前,心中顿生一种信念和价值。   蚂蚁虽小,却从不轻言放弃,即使面对体积十倍百倍于己的庞然大物,也不会心生畏惧,远远避之;相反,却是在眨眼间汇集成千军万马,齐心协力,顺势将其分解,为我所用,这就是蚂蚁精神。
  四年前,我来到成立不久的风光杂志社,从事杂志发行工作。虽然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是,骨子里头,我觉得自己更像是蚂蚁,也更愿意做一个有着蚂蚁精神的人。这一做,想不到,如今已是满满四载。四年来,我与杂志社相携成长,共沐风雨,目睹了她从创办之初的赢弱到稳定发展后的健壮,也看到了太多同类刊物昙花一现的悲剧。回首四年,酸甜苦辣,爱过,笑过,迷惘过,也思考过,我的人生由最初时的阴暗狭窄逐渐步入宽广明亮,恰因百味杂陈的滋味而使自己变得愈加丰厚饱满。
  犹忆2010年4月份去普洱市发行杂志时的情形。晚上11点,在距普洱市还有100多里的时候,汽车突然爆了胎,前无村店,后不着人家,漆黑一片,公路偏僻也没有其他过往车辆,我和同行的刑老师焦急难耐,汽车修不好,就会失约失信,面临客户的责问,而于杂志的信誉,也是一种巨大损害。我们思量考虑过后,只能摸着汽车凭感觉更换轮胎,前后花了大约一小时才顺利装好启程,赶至普洱已是凌晨两点,累得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第二天,我们终于不负客户所望,如约而至,胜利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还记得2011年5月份的一天,我在昆明北市区发行杂志,突然接到官渡区某集团缪总秘书的电话,说他们老总看了《时代名流》杂志后很感兴趣,希望能够为企业征订一年期的杂志,还特意提醒老总第二天有事要出差,希望我下午就赶过来谈谈。当时昆明正下着细雨,我来不及向社里申请车辆,只能披上雨衣,骑着电动车赶了过去。约一小时后,终于赶到关上,见面时,缪总的秘书惊诧不已,想不到我会如此神速,更想不到我会冒雨前来,再三道谢,并向缪总报告了我的情况,缪总当天下午就毫不犹豫地定下了当年期的杂志,至今仍与我们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人与人,有时候也像蚂蚁一样,距离隔近了,就能够感知到对方的想法和态度,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一颗至诚的心,即使沉默寡言,也总会被别人察觉到。我一直用这样的话语来鼓舞自己。四年来,我获得过信任,得到过感谢,遭过质疑、责难,甚至抱怨、责骂,曾经如此,将来还是如此,但是,我愿做蚂蚁,无怨无悔,持之以恒,勇往直前。
  还记得是2011年3月份的一个周末,五华区华尔顿大厦李总的秘书打电话催促,质问应该送到的杂志为何迟迟还没有送来,责问我们到底有没有办理寄送,抱怨我们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低下,在详细向她解释邮局寄送的原因之后,我们保证杂志即日内即可到达,但她仍不放心,为安抚她的情绪,我马上承诺自己将在两小时内将杂志亲手送到她手上,而实际是我们在办理杂志的寄送时,因为每期杂志量大,读者多,往往会在邮局造成积压,本来三天以内可以送达的杂志,却要等上五天甚至六七天,造成了杂志的延迟送达。当我骑着电动车赶至李总公司门口,将杂志亲手送到其秘书手里时,她告诉我邮局的邮递员刚刚已经送到,十分抱歉让我白跑这一趟,并极力挽留我吃晚饭,我婉拒了她,我只是在做我应该做的事而已,并不需要额外的感谢。
  杂志的发行工作,艰辛而劳苦,会遭遇无数的白眼和委屈,与其说是一门艺术,倒不如说是考验发行人员的恒心与态度来得实在。这样的话,蚂蚁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通过四年多的努力,《时代名流》杂志目前的发行渠道已十分宽阔,已有十多种高效快捷的发行方式,每期的发行量在稳定中逐渐增长,经济效益也稳中求增,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
  每一期杂志,都是一连串的新希望,都是一份份力量和信念的传递,我在守望着一个又一个希望,传递着一份又一份的诚意,对于做这样的事情,我感到很满足。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成为大人物,我的父母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孩子,我只是茫茫人海中毫不起眼的蚂蚁。
  蚂蚁虽小,却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生命。它们弓着背匍匐前行的模样,是那样的谦逊与虔诚!那种专注和执着,即使是成片的障碍物阻碍了前方的路途,它们也总能千方百计翻越前行,哪怕是绕行天涯海角的距离。那种一丝不苟的神态,总是让我内心震颤,这样微小的生命拥有的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
  蚂蚁精神,就像是挖井人的精神——不见井水誓不罢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过沧海一粟罢了,在浩渺的尘世中,在风光杂志社,我愿做一只默默无闻的蚂蚁,将自己的光和热完全奉献于广大读者。
  奋发图强为明朝
  孔德立
  回首间,2011年的脚步已悄然离去,2012年的钟声骤然敲响。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11年,我们有太多的期冀,有丰硕的成果,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缺憾……
  假若上帝赐予我们一双有力的翅膀,我们就该翱翔碧空,放眼四海;假若上帝赐予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就该拥有睿智的眼光,看清自己,看穿别人,看准未来:假若上帝赐予我们一副宽厚的臂膀,我们就该勇挑重担,勇往直前!但是,我们更应该正视自己,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
  时间给了我们太多的机会,时间也给了我们太多的考验。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我们具备一定的资本,我们会在很多领域占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当然,由于我们的年轻,我们在某些方面考虑问题还不太成熟,做事也还不太稳重,有时候会暴露出我们的幼稚和肤浅,但是,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必须接受时间的洗礼与考验。
  弹指一挥间,自己已经融入这个单位了,在这悄然逝去的半年时间里,自己面临了诸多的考验,来到单位不到一个星期,就挑起了采编文稿的重担,但自己并不惧怕,因为这就是自己喜欢做的事,心想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做好。接下来就是省供销合作社专刊的编辑工作,在这期间,自己得到了高强度的锻炼与磨砺,为了按时完成出刊任务,编辑部连续加班近40个小时,昼夜没有合眼,但是大家并不畏缩,而是充满了激情与信心。
  而后,县域经济专刊的采写工作接踵而至,面对强大的采访任务和写稿任务,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工作开展得紧张有序,自己肩负了本次采写任务的大梁,顺利完成了五个十强县和一个先进县的采写任务,其中有四个十强县是昆明的,其稿件质量的要求似乎都要比其他县(市、区)的高些,但是我并没有被他们的要求所吓倒,面对各个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我始终保持从容不迫的采访心态,因为在我看来不管他(她)是何等高官,当时的他(她)都只不过是我的采访对象罢了。我只需要和他(她)正常地交流,获取我写稿时所需要的素材和信息。回想起那小段时间,虽然身体上是疲劳的,但是心里却没有丝毫的疲惫感。看到专刊的顺利出版,紧绷的神经得以轻松地释放。
  除了积极的一面,自己也曾几度浮躁过,动摇过,但是,自己又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和定位,自己为什么而来,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能做好什么,经过仔细的掂量后,我重 新摆正了心态,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绑定自己,不要再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了。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是人,不是神,更何况“神马都是浮云”!
  在繁忙并快乐的工作中,自己和单位的同事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一起共事,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其中也证明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不是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的参与者,是由大家的心血和智慧堆砌而成的。因此,我们要时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忘感谢身边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路仁人志士,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心与心的交流。
  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个句点,每一年终结都有一次回顾。旧的一年逝去,也预示着新的征程已经开启,2011年就这样终止了,我们无法挽回没有把握好的点点滴滴,也无法改变已形成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谋划新的一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气象,新的征程,我们就该拥有新的心情,制订新的计划,向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节拍,踏出时代的潮流,争取在2012—2013年期间为风光杂志社、时代名流传媒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竭尽全力!
  冥想明天
  郭超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一年又画上了句号,无论是否圆满,时间总不会等待。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收获,有喜悦,有失落,更有感动。
  来杂志社辗转七个多月了,七个多月面临了很多事情,工资待遇、工作经验等等,无论如何我成长了,能力提升了,这便是收获。
  记得来杂志社的第一件事便是练习写卷首语,当时第一次为1500字的卷首语纠结了一天,但是终究还是完成了,也因此获得了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笔稿费。这虽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但也是对自我的一种鼓励,以此作为基点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犹记得第一次出差,杂志社工作人员告诉我,我是幸运的,刚来便被派到外地出差。确实,媒体采访也是第一次涉及,当时很生疏,多亏各位领导支持鼓励并指导。于是艰难地完成了第一次采访任务,然而我终究对采访稿深感遗憾,或许是个人经验不足吧。但这并不可怕,按社长所说,写得越多暴露的缺点越多越好,因为可以不断完善,然后更上档次。
  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是起点也是基点,开始一个选择,起点便是零,人生便犹如射线,延续出去。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加压,不断修善自己的方方面面。这一年,我忍受住了各种诱惑,利益以及其他,终究秉持自我将个人的能力体现了出来,虽然稚嫩但没有掖藏。
  记得供销合作社专刊事宜,虽然没有外出采访,但针对专刊出版,个人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也是一大收获,其实人生的收获是什么呢,也只不过是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体现。
  这一年,能够独立地进行采访了,也能够独立写稿了,也能对接客户了,已经从最初的校园小孩逐渐向社会工作者迈进了,这便是最大的满足。至于不足,显而易见,首先是专业水平的局限性,我以个人的爱好找到一份工作确实不容易,甚至在爱好上花费了比专业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没有怨言,选择了就要更努力做下去,不搞形象工程,不花哨,不欺骗自己。经验是靠时间日积月累积存起来的,没有先天性的优势作铺垫,我更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会有所长进。
  近一年的时间,和单位同事一起共事,确实是来之不易的机遇,这期间少不了同事的指导、鼓励和支持,正因为大家团结一心做出努力,才有了产品。所做出的成绩不是个人的,而是由大家的心血凝聚而成。这也是一种感动,当取得成绩时也应该秉持一种感恩的心态,服务别人同时也是在服务自己。我想大抵如此。
  2011年已经逝去,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已经骤然而至,要向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层次迈进,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不仅是专业水平需要更上一个台阶,经验积累也尤为重要,2012年我将转变创作模式,将全新的理念注入到我的日常采编工作中。也将最大限度和单位成员多做交流,互相学习,争取能力水平有所提升。
  穿针引线
  肖红会
  有人说,行政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做的就是穿针引线的工作,平凡而琐碎,但却与公司的发展、员工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冬去春来,无论我们是多么想让2011年的脚步再放慢一些,2012年的钟声依然准时响起。回顾这一年,点点滴滴,或艰难,或辛劳,或琐碎,或平淡,五味杂陈,百般感受,却是生活的本真。
  2011年,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配合下,我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虽然在工作上经常遇到不同的情况,但是,每一种新情况都是对自己的最好考验,而在每一次考验当中,我感觉到自己正在逐渐成熟。
  行政管理工作,事关重大。它是公司运转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实质就是服务,因此,保有一颗热忱的服务心就至关重要。如会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会后梳理会议纪要,做到会议的传达和归档;及时处理文件的修改、打印、复印工作,以及领导下达的其他工作;协助领导修改和制定2012年的相关管理文件:做好办公用品的采购和维修:做好每月考勤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办公室卫生管理维护;安排现场招聘和校园招聘事宜,及时刷新网站招聘内容和通知相应人员面试。工作虽多且细,其实更需要的是工作人员的耐心与细心,也惟有保持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才能把各项工作逐一做好。
  财务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事情繁多,如及时缴纳公司的水、电、座机、物管费、报刊的续订工作,做到每项开支出入都有登记:做好与银行进账、转税款、取款的工作,以及公司网上银行的办理工作;做好社保人员的社保工作;落实公司网络和电话费的使用情况,做到合理化和正确化使用:做好公司报税工作;做到发票的及时购买和按时核销工作;做好公司的收款工作,及时与相应客户取得联系……
  在执行的过程中,临时突发事件较多,这就需要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工作精神。客观的说,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但是,绝对是以虚心的态度来求上进的。本着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力求为社里的每位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后勤保障。
  因之前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对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六年来,自己一边摸索,一边向社里领导请教学习如何把各项工作做好。领导告诉我“细节决定成败”,做行政和财务工作必须要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我按照领导说的这一点,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慢慢地也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当然,在工作中也会经常犯些小错误。行政中心由于各种原因,人员不是很齐整,这就需要自己主动承担起相应的工作。所以,一个人忙起来的时候,工作可能会处理得不到位,不够细致,对员工的关心和公司的管理制度没有执行彻底。另外,由于自己性格比较急躁,说话和办事考虑不全面,在工作中经常碰壁。后来经领导提醒,我尽量去克服自己的这些毛病,也明白了,做事不能急躁,有些时候事情会很繁琐,你第一次去不一定能把事情处理好,第二次去由于各种
其他文献
入刊理由  剑南春,唐代名酒剑南烧春,曾贵为宫廷贡酒,名动天下……1998年,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锐气不减当时,因占尽天时、地利及人和,不仅享有盛誉,更稳居中国顶级高端白酒行列。酒与人,人与人,无数故事雕琢的品牌文化,没有随岁月流逝而尘封;相反,好酒封坛,更醇香。  昆明北琪商贸有限公司的杨瑞岗与张建华,二人因酒而识,又因酒而事,多年来共同致力于剑南春酒文化和产品的宣传,酒与人,人与人,
期刊
入刊理由  如今,中国社会正步入“五化两转”(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风险时代”,不协调、不科学、不可持续的负面效应和社会断裂加剧,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挑战。  就云南来说,公众对于社会管理的成效不满较多,对于社会的治理能力信心较低。危机事件发生的敏感性、连带性增强,持续性和反复性加剧。如何创新云南社会管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云南社会管
期刊
2013年1月28日下午,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胜利闭幕。在历时8天的会议中,风光杂志社共派出8名“两会”特派记者全程参与采访报道,与17个代表团的人大代表们进行深度交流,第一距离感受到代表们的精神、气场和风采,第一时间了解到各州市、各市(县、区)的民情、民意和民心,第一角度观察到2013年云南“人代会”的创新、求真和务实,第一立场捕捉到来自基层的喜讯、困难和信心……我社特派记
期刊
云南在多数北方人的心里,是一片神秘而贫瘠的土地,是孔雀栖息的故乡、是大象出没的丛林、是毒贩肆虐的天堂,是没有城市、没有商贸、没有文明的土壤。  《三国演义》对云南的描写,给了人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那被孔明七擒七纵的孟获,给云南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野蛮、落后、不讲信义,还带着无数未知的神秘。甚至,许多人对云南根本没有印象,他们也许知道丽江、知道大理、知道香格里拉、知道西双版纳,就是不知道云南!  
期刊
入刊理由  在桥头堡战略规划和实施的关键时期,云南省工商联(商会)团结带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在参政议政、招商引资、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民间外交、促进民生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云南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随着省工商联第十一届新班子的产生,未来五年,云南省工商联(商会)必将为桥头堡建设催生不可估量的强大动力。  工商精英欢聚一堂,凝集力量共谋发展。2012年6月18日-6月2
期刊
入刊理由: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在云南省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桥头堡重大战略建设关键年份,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于2013年1月19日至26日在昆明召开,这次会议是全省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期间,委员们紧紧围绕推进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谋划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大计,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
期刊
2011年已然过去,我们的新闻征程又过了一年。桥头堡建设、两会、党代会……2011,我们用心聆听一年跨越的足音。盈江地震、师宗矿难……我们经历悲欢离合,小小的世界数不尽的人间沧桑。越过时间的划痕,记住2011的那一年,一起走进2012的这一年。  桥头堡:云南跨越中国高度  建设“桥头堡”是推进中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
期刊
入刊理由:  2013年1月21日至1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隆重召开,会议对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承前启后加快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长李纪恒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地方财政预算2012年执行情况与2013年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
期刊
入刊理由  作为全省、全市中心城区,中共五华区委、区政府始终按照省、市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秉承“跨越之基在于强县,强县之本在于特色”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以来,连续6年名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前列,其中5次位居全省首位。2011年,五华区再次位列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之首。  这里有最活跃的商业元素,这里有最高
期刊
李 江同志简历  李江,女,汉族,1958年1月生,云南昆明人,197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云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1973.12—1976.01 云南省会泽县待补公社知青  1976.01—1978.02 云南省会泽县铅锌矿一车间工作  1978.02—1982.02 昆明工学院冶金系炼钢专业学习  1982.02—1983.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