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全面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在实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教材,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要鼓励、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思考
隨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历史教师的首要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全面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显然,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变得更具有时代气息以及更加注重适合现代社会的全新价值观念。它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提倡“以人为本”,并且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我们常见的教学情景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在课桌上奋笔疾书地记笔记。不用质疑,不用讨论,不用探究,只是为了考试成绩的提高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是很难培养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也无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在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之后,我们知道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但在长期僵化、枯燥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早就抹杀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 ,关键在于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兴趣拉回来。
1.重新审视教材。在新课程改革中,改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教材上,高中历史教材也不例外。历史教师首先要重新、全面地对教材进行学习和梳理。要将新变动的历史教学内容仔细研读,重新对新课程理念和目标以及选取知识的角度、知识的横纵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这样才能为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夯实基础。
2.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那么以往的教学理念就要改变。以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教学的承受者,这种本末倒置的关系要完全抛弃,教师要将学生重新放到正确的位置。转变教学理念后,教师要将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与自己的教学行动相结合。
3.转变教学模式。如何转变教学模式,不再重蹈覆辙,关键在于创新。新课标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呢?首先,历史教师要鼓励、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教师对于学生的独立见解要尊重,对于质疑的声音要鼓励。当学生产生质疑时,毫无疑问,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创新活动。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这是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最关键的创新,也是最关键的转变。高中历史教学比初中历史教学要求高,体现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比初中阶段的历史多了许多新而深的见解。我们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解,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再次,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历史教学。这也是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历史教学的创新提供方便,既增加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也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只要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就可以一一解决,就会使历史这门课程在新课程理念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散发出真正的魅力。
责任编辑 如水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思考
隨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历史教师的首要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全面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显然,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变得更具有时代气息以及更加注重适合现代社会的全新价值观念。它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提倡“以人为本”,并且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我们常见的教学情景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在课桌上奋笔疾书地记笔记。不用质疑,不用讨论,不用探究,只是为了考试成绩的提高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是很难培养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也无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在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之后,我们知道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但在长期僵化、枯燥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早就抹杀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 ,关键在于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兴趣拉回来。
1.重新审视教材。在新课程改革中,改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教材上,高中历史教材也不例外。历史教师首先要重新、全面地对教材进行学习和梳理。要将新变动的历史教学内容仔细研读,重新对新课程理念和目标以及选取知识的角度、知识的横纵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这样才能为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夯实基础。
2.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那么以往的教学理念就要改变。以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教学的承受者,这种本末倒置的关系要完全抛弃,教师要将学生重新放到正确的位置。转变教学理念后,教师要将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与自己的教学行动相结合。
3.转变教学模式。如何转变教学模式,不再重蹈覆辙,关键在于创新。新课标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呢?首先,历史教师要鼓励、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教师对于学生的独立见解要尊重,对于质疑的声音要鼓励。当学生产生质疑时,毫无疑问,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创新活动。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这是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最关键的创新,也是最关键的转变。高中历史教学比初中历史教学要求高,体现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比初中阶段的历史多了许多新而深的见解。我们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解,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再次,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历史教学。这也是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历史教学的创新提供方便,既增加历史教学的直观性,也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只要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就可以一一解决,就会使历史这门课程在新课程理念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散发出真正的魅力。
责任编辑 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