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需要稳中求变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正逐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课堂智慧化、学校数字化、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事业发展的愿景。然而,在家庭教育领域,在许多父母的认知中,“网络”依然被污名化、妖魔化。部分家长在潜意识中仍然认定当“互联网”与“孩子”碰撞在一起,沉溺娱乐、荒废学业是不可避免的后果,因此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上网。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一介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即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在短短的数十载中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在此背景下,正确地认识互联网、科学地看待互联网与孩子成长的关系、理性地面对互联网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智慧地运用互联网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是每一个家长都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
  把握教育的永恒目标
  21世纪初,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不仅深刻、彻底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使当代家庭教育所处的大环境更加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当代以70后、80后为主体的家长群体在自身成长及受教育的过程中,并未像如今的孩子们这般深受互联网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入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网络时代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的疑问日益强烈地萦绕在家长们的心头。
  众说纷纭之中,一类主张是遵循中国自古以来的家庭教育传统,其潜台词是孩子应尽量远离网络虚拟亲近现实生活;另一类主张是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同时也借鉴国外父母对网络的普遍态度,即采取在孩子成年之前严格控制其上网时间等规则约束方式。
  应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既要继承自己国家的教育传统,也要积极学习他国的优秀案例、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就互联网与家庭教育来说,我们必须警惕对互联网“一刀切”的看法,以及处理孩子上网问题的简单化倾向。
  首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指向未来的。今天的孩子们应当通过接受教育而习得在未来生存、发展的能力。在可以预料的未来之中,互联网必定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尽力隔绝孩子与网络发生联系,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荒谬可笑的。一部分父母自己不了解互联网,也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只一味对孩子上网的行为给予负面的评价、千方百计阻止孩子使用网络。这些逆时代潮流的荒唐举动,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放纵自己沉溺网络。指向未来是教育永恒的特征之一,保持开放态度、坚持理性思考,与孩子一起进行探究,才是为人父母应尽的职责。
  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严格遵循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为其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创设良好的环境。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有章可循的。比如说,在孩子3到6岁时,应当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以此发展其各方面的能力,这已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公认的原则。在互联网时代,平板电脑上为幼儿开发的游戏是各类游戏中重要的一类,也是网络触角深入当今生活的一个典型表现。因此,在注意内容适当、用眼健康的前提下,父母应当对幼儿接触此类游戏持理解、开放的态度。进而,家长应成为幼儿玩游戏的积极参与者,把单纯的人机互动提升为“人机+亲子”的层次更丰富的互动。又如,青少年在成长中对与同龄人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这种社交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往往是通过社交软件来实现的。当一个中学生向家长要求购买手机时,家长应当思考其中有多大程度是出于同伴交往的需求。无论是否为孩子购买手机,家长都应该注意满足孩子对同伴交往的需求,并对孩子与同伴交往中的尺度、方式、问题等作出指导。总之,家长应当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结合当下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从孩子总体的发展出发,最终作出恰当的决定。
  用互联网思维重塑家庭教育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实践反映在人们思想上即称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人们基于互联网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识方式及思维结构,也是互联网时代显著的标志之一。互联网思维正深刻影响着我国的青少年,使得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展现出许多与前代人不同的地方。因此,当代的教育者们以互联网思维来深入思考、重新定义、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是理所应当的。
  首先,在互联网平台上,人人都拥有话语权,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传统组织形式下身份、地位等的束缚。受此影响,现在的孩子们也普遍更愿意表达自己、更重视自己的声音是否被聆听,他们要求并维护平等、民主、自由的意识比之前任何一代都强烈。一些思维还停留在传统家庭关系的家长难免会对这种倾向十分反感,感到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事实上,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文明、和谐的家庭应当倡导并维护的。家长应当摒弃落后的专制思维,真正认识并接受现代家庭中成员人格平等、人人都有话语权这一时代要求。家长应当主动就相关家庭事务,尤其是涉及孩子的事情,征求孩子的意见,创造家庭内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的良好气氛。
  其次,互联网的本质之一是彰显个性、适应个体的需要。许多小众事物的爱好者很容易通过网络突破时空限制形成志同道合的群体,个体的自我追求也能够通过一系列特色化、定制化的网络服务等得以实现。如果家长、教师们对此善加利用的话,可以为孩子开发更多的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当下,互联网可以广泛地展示社会各个层面、各种职业、各色人生的不同可能,也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各领域的知识,这些都可以成为孩子个性发展的土壤。在网络时代,家长不僅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更应该与孩子一起利用互联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积极开发孩子潜能,进而塑造良好个性。
  最后,互联网时代是后喻文化盛行的时代,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事物驱使着每一个人不断学习、进步。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青少年一代,要比“网络时代移民”的家长们更擅长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互联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颠覆着几千年来“由前辈向后辈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方式。当今的家长应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形式、改进学习方法,把主动请教孩子、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进步作为一种新常态。
  筑牢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防线
  互联网时代带给家庭教育的不仅有机遇,更有危机及挑战。当今的家长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孩子使用网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预判、有预案、有预演”,筑牢道德、规则及法律的底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弱,容易迷失于虚拟世界,尤其是难以拒绝网络娱乐的诱惑。家长要主动与孩子讨论网络问题,向孩子表明: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沉溺网络、过度娱乐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要做一个聪明的、主动的网络使用者,用网络工具辅助自己的生活、学习,而非消极地被游戏、交友、追星、追剧等大量消耗时间精力的诱惑所裹挟,最终导致损害视力、透支健康甚至荒废学业等严重后果。
  另外,家庭教育的主基调永远是以德育为先,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培养品行良好的孩子。网络上大量的消极言论、负面思想、有害信息,对当今青少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将信息误认为知识、将知识等同于智慧,缺乏独立判断的意识与能力,如果家长对互联网上潜在的危险缺乏警惕的话,就如同把不会游泳的孩子直接丢进大海一样危险。因此,家长们要积极作为,与孩子一起直面网络上的复杂现象,教导孩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孩子划定使用网络的边界,守护好孩子们心灵的净土。
  家庭教育的真谛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应用、网络平台、网络服务等一直陪伴在每一个人的左右。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学习进步,给予孩子健康、科学、智慧的陪伴,是这一代家长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作者杨新晓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陈殿兵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樊效桢
其他文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将要学习的内容知识设计成任务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本文以《木兰诗》教学设计为例从学习目标、学情分析、内容分析、任务设计和学习效果评价几个方面来探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山明水秀,海天辽阔,古韵与现代相融,秀雅与壮阔共生。定义宁波,教育是我们的目光追寻。美丽的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正用四通八达的开放教育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从民间传统中生发力量,以制度创新激发教育活力。我们相信,宁波定会文脉相继,教育长兴。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工作与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工作密切相关。作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优秀的班集体。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集体;培养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更关系着孩子们的未来,培养优秀的班集体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2015年到现在,我从一年级带一个班到现在一共
蒙古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支“奇葩”,其动作体系主要以“圆”为核心,并在其文化、宗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舞蹈风格。本文以蒙古族传统文化入手,以“圆”作为切入点,利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圆美观念阐述蒙古族舞蹈审美特征之圆性,通过梳理其舞蹈中的“圆”元素,分析“圆”在蒙古族舞蹈中的运用形式与表现手法,以更深入地了解与探究“圆”对蒙古族舞蹈的影响力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上苑中心小学是北京市昌平区最东端的一所农村小学。2017年5月,初到学校时,我发现干部团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管理能力低,在教师中没有威信力……面对干部队伍的现状,我边看书学习先进理念,边在工作实践中累积经验,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经历了“共情”“固本”到“合成”的过程,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绑”在一起的共同体——共情  共情,这里指同感、同理心。作为学校的干部团队,拥有
【摘要】文章聚焦于长期处于初中教学学科中“排名靠后”的体育学科,通过全方面、多角度、分层次地剖析素质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教学思想中“自主学练”的具体表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举措,以促进自主学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深化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练;初中体育;要点;具体措施  一、引言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对于教育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从未停止。体育在我国传统上是“强身健体
通常讲,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所谓科学,意味着一定条件或具体情境下存在可以重复验证的规律。由于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教育的科学模型,即没有构建起某种特定的教育活动与学习效果之间的明确的函数模型。甚至说,我们也难以对复杂的特定条件或具体情境设计出大数据采集所需要的参数,自然就不好判断具体教与学之间可能的数学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习惯于把目前难以说清楚的教育活动说成是教育
摄影测量项目,应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精度要求高、外部作业环境复杂,所以,在项目启动前期应收集相关基础数据和项目信息,制定项目计划落实关键环节项目责任人,建立项目控制网络图谱,合理分配资源,严格把控进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为重要环节。
从高职院校《纳税筹划》课程的宗旨出发,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阐明了高职院校《纳税筹划》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总目标及分目标,并提出了《纳税筹划》课程思政教学实施途径。
随着现代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来越好,为了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发展的需求,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具有强韧的心理健康素质。随着新教育改革的发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给初中生带来的教育效应非常明显,为了能够符合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现代初中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从而能够达成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本文就初中生心理、性格塑造等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有效地建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机制,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成长,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