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句老话:老婆孩子热炕头,但这简简单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说都有可能遥不可及。
去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专家预测,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光棍将达到3000万至3500万。而在农村,实际上已经存在至少2000万光棍。
另一方面,据上海婚介行业协会最新统计,上海市单身男女比例在1:4左右,“剩女”数量是“剩男”的4倍,其中30-35岁的女性居多。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出现在上海,各大城市均有恨嫁女愁白了头。
从社会整体平衡看,剩女剩男的大量出现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婚姻的个体选择,不过是“社会选择”的结果,结婚难题则折射了社会心理的变化。
有钱就是爷?
中国的光棍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一部名为《China’s lonely hearts(中国光棍)》的纪录片将视角对准中国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
片中主人公名叫李东民,来自陕西, 39岁,典型的北漂。和众多的外来打工者一样,李东民住着简陋的集体宿舍,拿着每月3000元的薪資,习惯了被相亲对象拒绝。而他的父母也因为其单身问题,在老家受尽了同村人的嘲笑。
纪录片中,李东民在婚介所花钱买到了单身女性的电话,但女方却因其不是北京人而直接回绝。直到纪录片的最后,李东民还在努力参加另一场相亲活动。
“在中国,有钱就是爷。”纪录片中这样的一句话,直白地阐述了没有钱的“李东民们”只能苦苦寻觅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另一半。
全国总工会在2010年的调查报告中就已经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面临着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2011年,中国全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超过2.5亿,平均年龄36岁。
李忠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北漂,已经24岁的他没有女朋友,也看不到未来恋爱的希望。“工作之余,整天在宿舍里,用手机上网是我们对外的一扇窗。”在四川老家,24岁已经属于晚婚,但在北京,李忠每天都要辛苦地工作,根本无暇结识心仪的女子。
现实往往比想象还要残酷。2007年,有一部叫做《盲山》的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电影讲述了一位贫穷农民因为娶不到老婆,心生邪念从外地拐卖了一名女大学生。整部电影充满着沉重的气息,当地一位被拐卖的妇女本色出演,让人无法辨认这是一部电影还是纪录片。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谈到都市婚恋话题,我们往往只关注都市中的白领,却忽视了同样在城市中生活的青年农民工群体;谈到进城的农民工,我们往往关注他们的欠薪问题,关注还在家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而农民工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又被忽视。”
在婚介机构和相亲节目盛行的今天,有多少农民工真的能以此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百合网首席婚恋专家周小鹏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外来务工人员的确很难找到另一半。通常情况下,他们会遇到三种情况。“第一类人群家庭条件非常艰苦,几乎会打一辈子光棍。”周小鹏曾经遇到过一位农民工,每月只挣一两千元,下雨天房屋都会漏水,来到大城市打工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而另一类外来务工人员或许家庭条件尚可,但最终也只能与离过婚或者有孩子的女性结婚。最后一类可能比较幸运,他们可以找到一位同为打工者的女性结婚,但两人的生活有可能会非常艰辛。”
门当户对
除了李东民之外,《中国光棍》还有另一位神秘主人公——一位从头到尾没有现身的征婚富豪。
作为某大型婚恋公司的VIP会员,这位富豪不惜重金雇佣了一个团队,为其在全国精准定位相亲对象。在纪录片中,其专属的婚恋猎头在茫茫人海里为他寻找合适的年轻女孩。
瓜子脸、五官精致、皮肤白皙、身材姣好等等一系列要求都必须完全符合才可以被评为A级女生。对于该富豪的严苛要求,一旁的拍摄者频频咋舌。婚恋猎头则表示,其公司的入会标准都是百万以上,因此对相亲女生的要求自然非常严格。
对此,百合网VIP服务中心总监孙霏则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的确有一些经济条件非常好的男士愿意花重金寻找另一半,“曾经有一位会员投入了300万元,只为求得合适的太太,在喜结连理后还赠送给婚介公司一辆凯迪拉克。”
富豪们热衷于花钱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一些女生对此也非常欢迎。
孙霏认为,在她接触的相亲女孩中,有50%—60%的女生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女生通常不会对男方的性格有太多的苛求,而对于男性的财产状况、定居地点以及职业发展却有很多的要求。孙霏曾经遇到过一位86后女生,提出的相亲要求是资产不过十亿的不见,而该女生对于资产十亿的具体概念却一问三不知。“当时我们的团队也感到很震惊。”孙霏说道。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煜早前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婚姻的流动分两种,一种是门当户对,两个人出身的家庭环境类似;另一个是般配,男女双方自己的条件类似。李煜告诉记者,调查显示,近十年择偶的倾向,般配在增加,门当户对略有下降,但相对来说,般配和门当户对是大家最重视的。“这个结果暗示我们别指望通过婚姻这种途径改变社会地位。”
在采访过程中,孙霏向记者讲述了一个颇具戏剧色彩的故事:女孩是南方小城镇人,家中负债,母亲病危。像所有童话里的灰姑娘一样,女孩认识了一位非常有钱的富豪。富豪对女孩一见钟情,对女孩非常体贴,领着她出入于高端会所。在外人看来,两人情投意合,最终应该会拥有一段完满的婚姻。然而,结果并没有童话里那般美好。
在洽谈生意期间,富豪给了女孩一笔钱,让女孩为他周围的朋友购买礼物。原本富豪计划给每位朋友购买5万元左右的礼物,但女孩却瞒着富豪买来均价1万元的礼物,默默收下了剩下的钱。后来,另一位富豪太太将事实告诉了该富豪,富豪感到非常丢人,逼问女孩实情,女孩无奈与富豪摊牌,坦陈了家中的经济状况,两人和平分手。
去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专家预测,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光棍将达到3000万至3500万。而在农村,实际上已经存在至少2000万光棍。
另一方面,据上海婚介行业协会最新统计,上海市单身男女比例在1:4左右,“剩女”数量是“剩男”的4倍,其中30-35岁的女性居多。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出现在上海,各大城市均有恨嫁女愁白了头。
从社会整体平衡看,剩女剩男的大量出现形成了巨大的社会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婚姻的个体选择,不过是“社会选择”的结果,结婚难题则折射了社会心理的变化。
有钱就是爷?
中国的光棍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关注。一部名为《China’s lonely hearts(中国光棍)》的纪录片将视角对准中国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
片中主人公名叫李东民,来自陕西, 39岁,典型的北漂。和众多的外来打工者一样,李东民住着简陋的集体宿舍,拿着每月3000元的薪資,习惯了被相亲对象拒绝。而他的父母也因为其单身问题,在老家受尽了同村人的嘲笑。
纪录片中,李东民在婚介所花钱买到了单身女性的电话,但女方却因其不是北京人而直接回绝。直到纪录片的最后,李东民还在努力参加另一场相亲活动。
“在中国,有钱就是爷。”纪录片中这样的一句话,直白地阐述了没有钱的“李东民们”只能苦苦寻觅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另一半。
全国总工会在2010年的调查报告中就已经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面临着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2011年,中国全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超过2.5亿,平均年龄36岁。
李忠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北漂,已经24岁的他没有女朋友,也看不到未来恋爱的希望。“工作之余,整天在宿舍里,用手机上网是我们对外的一扇窗。”在四川老家,24岁已经属于晚婚,但在北京,李忠每天都要辛苦地工作,根本无暇结识心仪的女子。
现实往往比想象还要残酷。2007年,有一部叫做《盲山》的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电影讲述了一位贫穷农民因为娶不到老婆,心生邪念从外地拐卖了一名女大学生。整部电影充满着沉重的气息,当地一位被拐卖的妇女本色出演,让人无法辨认这是一部电影还是纪录片。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谈到都市婚恋话题,我们往往只关注都市中的白领,却忽视了同样在城市中生活的青年农民工群体;谈到进城的农民工,我们往往关注他们的欠薪问题,关注还在家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而农民工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又被忽视。”
在婚介机构和相亲节目盛行的今天,有多少农民工真的能以此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百合网首席婚恋专家周小鹏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外来务工人员的确很难找到另一半。通常情况下,他们会遇到三种情况。“第一类人群家庭条件非常艰苦,几乎会打一辈子光棍。”周小鹏曾经遇到过一位农民工,每月只挣一两千元,下雨天房屋都会漏水,来到大城市打工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而另一类外来务工人员或许家庭条件尚可,但最终也只能与离过婚或者有孩子的女性结婚。最后一类可能比较幸运,他们可以找到一位同为打工者的女性结婚,但两人的生活有可能会非常艰辛。”
门当户对
除了李东民之外,《中国光棍》还有另一位神秘主人公——一位从头到尾没有现身的征婚富豪。
作为某大型婚恋公司的VIP会员,这位富豪不惜重金雇佣了一个团队,为其在全国精准定位相亲对象。在纪录片中,其专属的婚恋猎头在茫茫人海里为他寻找合适的年轻女孩。
瓜子脸、五官精致、皮肤白皙、身材姣好等等一系列要求都必须完全符合才可以被评为A级女生。对于该富豪的严苛要求,一旁的拍摄者频频咋舌。婚恋猎头则表示,其公司的入会标准都是百万以上,因此对相亲女生的要求自然非常严格。
对此,百合网VIP服务中心总监孙霏则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的确有一些经济条件非常好的男士愿意花重金寻找另一半,“曾经有一位会员投入了300万元,只为求得合适的太太,在喜结连理后还赠送给婚介公司一辆凯迪拉克。”
富豪们热衷于花钱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一些女生对此也非常欢迎。
孙霏认为,在她接触的相亲女孩中,有50%—60%的女生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女生通常不会对男方的性格有太多的苛求,而对于男性的财产状况、定居地点以及职业发展却有很多的要求。孙霏曾经遇到过一位86后女生,提出的相亲要求是资产不过十亿的不见,而该女生对于资产十亿的具体概念却一问三不知。“当时我们的团队也感到很震惊。”孙霏说道。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煜早前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婚姻的流动分两种,一种是门当户对,两个人出身的家庭环境类似;另一个是般配,男女双方自己的条件类似。李煜告诉记者,调查显示,近十年择偶的倾向,般配在增加,门当户对略有下降,但相对来说,般配和门当户对是大家最重视的。“这个结果暗示我们别指望通过婚姻这种途径改变社会地位。”
在采访过程中,孙霏向记者讲述了一个颇具戏剧色彩的故事:女孩是南方小城镇人,家中负债,母亲病危。像所有童话里的灰姑娘一样,女孩认识了一位非常有钱的富豪。富豪对女孩一见钟情,对女孩非常体贴,领着她出入于高端会所。在外人看来,两人情投意合,最终应该会拥有一段完满的婚姻。然而,结果并没有童话里那般美好。
在洽谈生意期间,富豪给了女孩一笔钱,让女孩为他周围的朋友购买礼物。原本富豪计划给每位朋友购买5万元左右的礼物,但女孩却瞒着富豪买来均价1万元的礼物,默默收下了剩下的钱。后来,另一位富豪太太将事实告诉了该富豪,富豪感到非常丢人,逼问女孩实情,女孩无奈与富豪摊牌,坦陈了家中的经济状况,两人和平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