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细节,从中反思和品味,就不难发现这些细节所蕴涵的深刻的本质问题。
一、关注教学细节,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许多教学细节过去并不是受到了每一位教师的重视,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对它们的必要性和规范性予以深入地探讨。但自从新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教师对待细节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学细节也开始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去认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延伸着细节的力量,并将其从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清晰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是由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则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被多次地复述、转述,但如果在细节上没有更新,课程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 。重视细节的改造,正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一项教育改革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众多细节的演绎而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维和接受的力量,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因此,教学改革,要从细节做起。
二、关注教学细节,是语文课堂重构的有效途径
我们生活在语文之中,对语文人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语文的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自己的独特性。今天,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和丰富学生的语文世界,进而提高他们的母语素养,为他们的人生幸福奠基。当然,这一切都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小处着眼,从细节抓起。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发现、把握细节,是语文课堂重构的有效途径,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有意无意地忽视和漠视的地方,正存在着教师都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教学细节具有的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刻“教育性”警示着每一位严谨的教师。因此应分析和反思惯常的教学细节,从中清理出由不合规律、不讲科学、不重人道所导致的问题,从打造全新的教学细节入手,改变原有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体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充分重视,体现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出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和教师素质,体现出先进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人文关怀。
三、关注教学细节,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创新
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不仅需要我们改造现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而且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创造新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这种创新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以创造性的学习参与教学创新。如:针对学生经常写错的“摘”字(写成“扌商”),连说带罚效果还是不佳,怎么办?我思考后,对学生说:“把手伸向树上叫什么?(生回答:摘)如把手伸向商店里叫什么?(生回答:偷)”接着我话锋一转:“我们班同学去摘果子,却被人误会成偷,这是为什么?不信,你看!”(我出示了“扌商”)同学们看了这个字,恍然大悟,忍不住笑了起来。“希望同学们以后摘东西时不要被人误会成偷。”我趁热打铁地说。从此以后,班上再也没有学生写错这个“摘”字。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教学细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细节,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加精彩生动。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却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却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解决,只需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建立“细节优势”,铺就专业成长之路;我们要注入理论,搭建平台,构建团队,协力攻关,突破“细节难点”,共享教学智慧。
(责编钟岚)
一、关注教学细节,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许多教学细节过去并不是受到了每一位教师的重视,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对它们的必要性和规范性予以深入地探讨。但自从新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教师对待细节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学细节也开始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去认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延伸着细节的力量,并将其从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清晰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是由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则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被多次地复述、转述,但如果在细节上没有更新,课程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 。重视细节的改造,正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一项教育改革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众多细节的演绎而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维和接受的力量,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因此,教学改革,要从细节做起。
二、关注教学细节,是语文课堂重构的有效途径
我们生活在语文之中,对语文人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语文的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自己的独特性。今天,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和丰富学生的语文世界,进而提高他们的母语素养,为他们的人生幸福奠基。当然,这一切都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小处着眼,从细节抓起。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发现、把握细节,是语文课堂重构的有效途径,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有意无意地忽视和漠视的地方,正存在着教师都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的现象,教学细节具有的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刻“教育性”警示着每一位严谨的教师。因此应分析和反思惯常的教学细节,从中清理出由不合规律、不讲科学、不重人道所导致的问题,从打造全新的教学细节入手,改变原有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体现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充分重视,体现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出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和教师素质,体现出先进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人文关怀。
三、关注教学细节,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创新
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不仅需要我们改造现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而且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创造新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这种创新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以创造性的学习参与教学创新。如:针对学生经常写错的“摘”字(写成“扌商”),连说带罚效果还是不佳,怎么办?我思考后,对学生说:“把手伸向树上叫什么?(生回答:摘)如把手伸向商店里叫什么?(生回答:偷)”接着我话锋一转:“我们班同学去摘果子,却被人误会成偷,这是为什么?不信,你看!”(我出示了“扌商”)同学们看了这个字,恍然大悟,忍不住笑了起来。“希望同学们以后摘东西时不要被人误会成偷。”我趁热打铁地说。从此以后,班上再也没有学生写错这个“摘”字。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教学细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细节,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加精彩生动。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却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却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解决,只需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建立“细节优势”,铺就专业成长之路;我们要注入理论,搭建平台,构建团队,协力攻关,突破“细节难点”,共享教学智慧。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