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眸慰先贤 炎黄携手光明行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音乐会以程大兆的民族管弦乐与合唱《天下为公》拉开序幕。“天下为公”之说出自《礼记
其他文献
中国民族器乐在人们心中存在普遍的刻板印象。尽管它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并通过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扩大普及,大众对民乐的认知、欣赏和消费却始终处于浅层。中国民乐从传统生态向专业音乐的转型始于20世纪初。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器乐的关注和探索,促它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开步伐。在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发展之后,民族器乐的创作模式和音响形象渐成定势,并在此后的模仿实践中不断强化。多年以来,中国民族器
乐分析在民族音乐学内的特殊意义是“音乐书写”问题在学科领域内一直被不断探讨的原因之一。从音乐本体风格的描述到音乐文化意义的阐述,“音乐书写”在个案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中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早期,当受西方主流音乐文化影响的学者在对非西方音乐进行一手资料搜集,尤其是进入无文字社区面对诸多从未被任何符号书写过的口传音乐时,原有的认知符号系统显然无法胜任在声音时间组合和运动走向复杂多样的非西方音乐的描
摘要:提出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引导、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提出数学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提出数学问题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问题 问题能力 质疑    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于解决既定的问题,而不习惯、不善于自己提出问题。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让学生
多芬称赞巴赫,“他不是小溪,而是一条大河”。因为巴赫在继承德国音乐优良传统的同时,开创了音乐创作新风格、新潮流,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格林卡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我们作曲家不过是把它编编而已”。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使格林卡成为俄罗斯近代音乐创作的开山祖师。   中国作曲家江文也,在深入研究孔子乐论、继承北京祭孔音乐的基础上,创作了“无悲无喜法悦境”的《孔庙大成祭孔乐章》。  
21世纪以来,二胡艺术日新月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无论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教学水准的提高、优秀演奏人才的涌现、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乐器制造的精良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对二胡艺术满怀热忱的作曲家们,更应该归功于为二胡事业付出毕生精力的教师和二胡界的同仁们。  当然,二胡艺术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些地区或院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仍趋于保守:在技术训练的方式和对多种音乐风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简约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职业生涯早期曾追随约翰·凯奇致力于先锋派音乐创作,随后另辟蹊径,在简约主义领域获得成功。某种意义上,这种颇具哲学理念的音乐创作手法与先锋音乐一样致力于理性探索,而他并不十分情愿放弃情感的表达,首部写实主义歌剧《尼克松在中国》的成功无疑为约翰·亚当斯找到了一个述说情感更加完美的平台,歌剧《克林霍发之死》(The
偶然在北京西单图书城音乐理论书架上发现一本《音乐伦理学》专著,受它的吸引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已有的音乐学学科分类中,还没有听闻“音乐伦理学”这一子学科之说,虽然音乐与伦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也由来已久;其次,在音乐理论界还没有听闻过作者王小琴的大名。出于以上两个原因,笔者仔细拜读了这本专著。  《音乐伦理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作者王小琴是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
2007年6月20日晚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掌声和欢呼声阵阵,气氛十分热烈。这里正在进行的是“王宪林和他的男高音学生音乐会”。王宪林教授自1993年回国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后,曾先后两次约我聆听他在北京举办的个人独唱音乐会,但由于我当时公务在身都无法如愿。此次有机会听到他和他的四位男高音学生许昌、李想、肖大可及刘宇的音乐会,使我既领略到了王宪林教授个人演唱的风采,同时又看到了他在声乐教学上所取得的成
博士忆,  最忆是上音,  桃园杏坛书学问,  纸砚笔墨写情智。  今日又相会。①  最忆是“上音”——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博士论坛于2016年12月3-4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本次论坛是由韩锺恩老师担任首席教授领衔主持的上海音乐学院I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一项成果。此项目受上海音乐学院新型学科专业(课程)团队建设项目资助,并得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支持,自2016下半年
2015年10月14日,俄罗斯钢琴家米哈依尔·普列特涅夫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奏犹如具有强烈磁场的黑洞,统治性地将人们的感官与精神世界吸入其中。他指触下的贝多芬与斯克里亚宾的声音充满质感,宛如一道道光芒划破黑暗浩瀚的宇宙,这些声音在灵动变幻的气息中如此具有层次和空间感,仿佛星系间看似随意而实为逻辑性地相互依存与守望。  普列特涅夫的演奏具有深刻的抒情性。他对于旋律和线条起伏的清晰勾勒、和声变化在调性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