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紫罗兰和扇子

来源 :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道“光”为我们照亮了捷克诗人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在此之前,中国读者中大概还很少有人知道他。这道“光”太强了,以至于我们阅读他时带着太高的期待。坦率地说,最初读他的詩,从艺术角度而言,我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在读过塞弗尔特的数百首诗后,我甚至觉得瑞典皇家学院所看重的他的那种“有生气的独创性”显得有些勉强,起码在我所看到的译诗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也许是隔着一种语言的缘故。也许他诗歌中那些最艺术最特别最动人的东西恰恰是捷克语所特有的,根本无法用另一种语言传达。这一情形同样出现于对捷克读者无比热爱的小说家赫拉巴尔的译介中。捷克语其实是一门极为丰富极为细腻的语言,这种丰富和细腻有时反而会变成一种不利和障碍,比如在文学作品传播方面。这恐怕也是昆德拉最终放弃母语直接用法语写作的原因之一吧。
  再度读到塞弗尔特,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了。杨乐云先生将她翻译的《世界美如斯》的手稿交给我。这一回,不是诗歌,而是散文。那些散文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一些短小的篇章,一些温和的文字,一些娓娓的述说。记人,谈事,抒怀,一切都是那么从容,不紧不慢;一切又都是淡淡的:淡淡的回忆,淡淡的惆怅,淡淡的忧伤。那是一种饱经沧桑后才会有的从容和平淡。那是一种蕴涵着无限诗意的从容和平淡。只要你静静地读,你就会感到字里行间溢出的温度、味道和气息。所有这些构成的艺术氛围自然会让你的阅读变得愉悦、感动和幸福。很大程度上,这些散文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贴近塞弗尔特的诗歌。
  《世界美如斯》被公认为塞弗尔特的回忆录,但塞弗尔特本人反复强调,《世界美如斯》并不是一部回忆录。“我不会去写回忆录。我家里没有片纸只字的记录和数字资料。写这样的回忆录我也缺乏耐心。因而剩下的便唯有回忆,还有微笑!”回忆和微笑,就是一些久久停留在心头的片段和瞬间。那些最动人最温暖的片段和瞬间。诗人自有诗人的角度。这一角度让他获得了无限的自由,写作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寂静时当我回首前尘,特别是当我紧紧闭上眼睛的时候,我只要稍一转念,就会看到一张张好人的面孔。在人生路途中,我同他们不期而遇,同他们中的许多人结下了亲密的友情,往事一件接着一件,一件比一件更美好。我仿佛觉得,同他们的交谈还是昨天的事情。他们递过来的手上的温暖我还感觉得到。”诗人在回望,在引领,将我们带回过去的岁月,带到一个个如此生动的人物和场景面前,还有那么多或诗意或有趣或意味深长的细节。
  《世界美如斯》,实际上是塞弗尔特一九二三年出版的诗集《全是爱》中最后一首诗的标题。时隔半个多世纪,诗人仍用它来作为自己晚年回忆文集的书名,可以看出他对那段岁月的留恋和怀念。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捷克文学的黄金时代。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文学,主要是诗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那也正是塞弗尔特作为诗人成长的关键时刻,他有幸结识了一批当时捷克文坛最活跃最优秀的诗人、评论家和艺术家,一些“很杰出、很有趣的人”:沙尔达、托曼、霍拉、兹尔扎维、奈兹瓦尔、泰格、万楚拉等等。在那被他称为“充满歌声的岁月里”,这些年轻的诗人和艺术家几乎每天都要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泡在酒馆里,饮酒,诵诗,切磋诗歌技艺,寻求生命的快乐。布拉格,这座曾孕育出德沃夏克、卡夫卡、里尔克等杰出人物的神奇城市,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他们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和翻译西欧,尤其是法国的文学作品。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是他们的偶像。顺便提一句,昆德拉年轻时也曾迷恋过阿波利奈尔,并将阿波利奈尔的不少诗歌谱成了歌曲。这些整天追求艺术创新的诗人,甚至到了巴黎都不屑去参观卢浮宫,而宁愿把目光投向街上款款而行的美丽女郎。而在这群诗人中,塞弗尔特又是最年轻的一位。这个连中学都没读完的年轻人,接受起新事物新观念来,似乎比任何人都要迅捷,都要坚决。那时,塞弗尔特借用法国作家加缪的话说:“我们没有时间孤独,我们唯有欢乐的时间。”
  旋覆花社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理论家泰格、诗人奈兹瓦尔和塞弗尔特共同提出的诗歌主义后来又成为旋覆花社的艺术纲领。泰格的一段话说出了诗歌主义的要点:“新艺术的美来源于我们这个世界。艺术的任务就是创造出可以与一切世间之美相比拟的美,用令人目眩神迷的画面和奇妙的诗的韵律展示世界美如斯。”显然,诗歌主义注重想象力,注重内心感受,要求诗歌展示世界的美和人生的欢乐。奈兹瓦尔的《电话》一诗就是诗歌主义的典范:
  将军的妻子给我打电话
  她躺在床上只穿一件长睡衣
  我的办公室里蓦地蘑菇飘香
  原来女仆端着餐盘走进了她的卧房
  讲着讲着我已忘乎所以
  无拘无束跨进她的浴缸
  将军先生伏在桌上喝得酩酊大醉
  军衣的红绦饰映着他的红脸膛
  电话终了时我们的双星
  亲吻在公共电话亭
  却不料我赤裸的身体
  已捏在长途台女接线生的手里
  (杨乐云 译)
  塞弗尔特在那段时期写出的大量诗作,虽然没有奈兹瓦尔那么极端,但也带有浓厚的诗歌主义色彩。比如《咖啡馆的夜晚》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一名戴着光亮的玫瑰面具的黑人,
  含笑站在塑料棕榈树下;
  在这片刻我抑制住了心中伟大的爱情,
  她的影子却伴随我在黑暗中前行。
  穿过黑夜,这星星隐没的空中花园,
  正当那贪睡的人儿和美的冒险家
  靠在暖洋洋的美国式的炉火旁,
  似欲永久长睡,
  我却想起了冰冻菠萝。
  (杨乐云 译)
  可以说,诗歌主义的部分主张影响并贯穿了塞弗尔特整个一生的生活和创作。了解了诗歌主义,我们便很容易进入他的诗歌世界和内心世界。正是在诗歌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塞弗尔特很早就确定了这样的诗歌野心:要写尽世上一切的美。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对某些主题的特殊偏爱了,比如女人,比如紫罗兰,比如扇子。   诗人承认:“从孩提时候起,女性的发香对我就有吸引力。我还没有开始接触拼音课本便已渴望抚摩小姑娘的头发。仅仅由于羞怯,唉,那该死的、我长期未能摆脱的羞怯,才使我于最后时刻却步不前。”上小学时,他就“狂热地、昏头昏脑地爱上了教师小姐……我朗读拼音课本,从头到尾一次也没结巴,她便摸摸我的脑袋。这时我的心就一阵阵颤栗,热血直往脸上涌”。还在上中学时,他就觉得“女人比天上的月亮还要神秘”。即便进入耄耋之年,他依然不允许“任何人毁坏我心中的女人的神话,自古以来男人们就用这个神话为自己编织女性美的花环”。他表示,“无论是年老体衰还是疾病,也无论是痛苦还是最可怕的失望,都不会夺走我这双昏花老眼看到的女人的美好形象”。显然,他是把女人当作美的代表和美的化身了。他的无数吟诵紫罗兰和扇子的诗,也都同女人紧紧连在一起:
  遮住姑娘的朱唇,
  卖俏的眼睛,深深的叹息,
  还有那,一脸苦笑和皱纹。
  停在胸上的蝴蝶,
  爱情的调色板,
  上面涂滿往昔回忆的五颜六色。
  ——《扇子》
  (星灿 劳白 译)
  读完《世界美如斯》,再读他的诗歌,我们会发现,除了早期和战争时期的一些诗歌外,塞弗尔特的大多数诗都充满了诗意的温柔和温柔的诗意。一个对以女性为代表的世上所有美怀有特殊敏感和热爱的诗人只能唱出温柔的歌。我们不妨来看看一次美丽的邂逅对他的冲击:“这个女学生一出场就迷住了我。她有着一双美丽的眼睛。我相信,在捷克王冠的辖区之内,这是最美丽的一双眼睛,闪烁着如此诱人的光芒。”于是,诗句就从心中流淌了出来:
  哦,青春!天啊,那是丰腴的曲线
  勾勒出来的温柔,细腻如绸。
  少女们深信,这个秘密
  还应该保留。
  再看,那双眼!凝望着你的
  那双眸,美丽的双眸,
  泪水决不会使之减色,
  闪烁着宝石的光泽。
  (杨乐云 译)
  塞弗尔特曾将自己的诗同哈拉斯的诗作过形象的比较:“如果说弗朗基谢克·哈拉斯写诗是揪着他的诗句不放,连捶带打,仿佛要拧断它的脖子,非要它交出更多的东西,不容它像初见或初听到的时候那样有所隐藏,我写诗却与他截然不同。我的诗句犹如从敞开的窗户被轻风吹进来的,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捧在手掌里,生怕碰掉它们完整无损的春天的花粉。”哈拉斯批评他的诗不该“写得这样甜,富有麻醉性”。可塞弗尔特坦言:他做不到。美已深入他的血液,美已成为他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美对他还是种保护,成为他抗衡艰难时世的最有力的武器,也就是布罗茨基所说的“替代现实”。
  捷克是个幽默的民族,几乎所有捷克作家的作品都会散发出幽默的气息,但他们的幽默又是那么的不同:哈谢克的幽默中藏着嘲弄,昆德拉的幽默中具有冷峻和沉思,哈维尔的幽默中包含荒诞,赫拉巴尔的幽默中有着极富艺术性的“走火入魔”,克里玛的幽默往往最终同悲哀连在一起。塞弗尔特也充满了幽默。在他的幽默中,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亲切、自然、情趣和诗意,而这些都出自温柔。温柔的幽默。一颗温柔的心必定会偏向歌颂的,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所说的那样:“他歌颂鲜花盛开的布拉格和春天。他歌颂爱情。他是我们时代中一位真正伟大的爱情诗人。他歌颂所有的女性——姑娘、学生、有名的和无名的,年轻的和年老的,包括他的母亲——世上他最爱的人。”
  《世界美如斯》中的一篇篇文字,表面上显得随意、散漫,实质却几乎是整个一生的浓缩。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说,声音轻轻的,那么平静,那么温和,平静和温和中泄露出了无限的诗意和细腻的情感。我们在读作者塞弗尔特,实际上也在读译者杨乐云。我深知,这本书特别符合杨乐云先生的心境和口味。仿佛一位老人在悉心倾听另一位老人的讲述,真正的心心相印。于是,我能理解为何杨乐云先生年届耄耋还要翻译此书的缘由了。每译好一篇,先生都像是享受了一道美味。这本书太厚了,先生独自译不完,她又请上杨学新和陈蕴宁两位帮忙。最终,他们将此书的主要篇章都译出来了。
  翻译告一段落后,先生将译稿交给我说:“你先读读吧。”她要我分享她的成果。我精选出一部分在《世界文学》上发表,同时帮着联系出版社。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少出版社热衷于出小说,对散文和回忆录不感兴趣。很长一段时间,它没有遇到呼应的目光和气候。译稿起码辗转了三四家出版社。直到2006年,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真是书籍自有书籍的命运。
  塞弗尔特生于1901年,死于1986年。他几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完《世界美如斯》的。杨乐云先生也已作古。她几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译出大部分《世界美如斯》的。读《世界美如斯》时,我一直有种感觉:书中的有些细节很有可能仅仅是诗人诗意想象的产物。我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也婉转地说过:那些美好的往事在塞弗尔特的笔下仿佛变得更美好了。但细细想来,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关于奈兹瓦尔的回忆录《我的一生》,塞弗尔特说过这样的话:“他有时候把朴素平淡的事实提高到诗歌的光辉水平,他做得很对。”这句话其实也适用于他自己,适用于他的《世界美如斯》。他做得很对,我们只要觉得美就行了。我们只要能感受到心灵和文字的光辉就行了。因此,把这些篇章当作美文而非回忆来读,你兴许会得到更大的享受,你兴许也会情不自禁地说:世界真的美如斯!
其他文献
安宁  艺术家们,尤其是作家和诗人,常常抱怨他们在生活中得不到安宁,因此渴望得到或寻找安宁。这种心理的产生有两种根源:一是厌倦之后的逃避,二是渴望在安宁中构造自己的艺术世界。从古至今都有人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典范。然而这里面有一种例外:那就是你在安宁中并不一定能找到真实,尤其是生活的真实。因此,把创作的激情或灵感固执地放在安宁中去寻找是不大可靠的。  然而,一味地繁杂也不是艺术家们所需要的,除非它隐
期刊
水洞子位于涝坝沟和甘沟之间的山梁上,甘沟那头向上引水,涝坝沟这边往下顺水,然后流经石人沟三队汇入芦草沟河,浇灌包括石人沟三队、四队和下游芦草沟村、人民庄子村的大部分水浇地。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两个甘沟:一个在东山,一个在南山》。这个甘沟就是指东山的甘沟。而这个水洞子,则是当年芦草沟乡的一个水利工程,因水要经过一个人工山洞,故取名水洞子。  那一天,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涝坝沟,稍事休整之后,顺着盘山
期刊
每个男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乙小姐,每个女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甲先生。  得不到的都是好的。就是曾经没有那么好,因为“得不到”的缘故,也变得曼妙而令人心神向往。  就像陆书同和叶紫鹃。  雪一直在下,下得仿佛再没了明天,雪花们非得挤在一起来见见这个世界。叶紫鹃一起床,就听见陆書同在厨房里扯着嗓门叫:“紫鹃,快过来看雪,这么大的雪呀!”叶紫鹃原本要去洗漱,听闻,一路跳着,奔到厨房窗口:“真大呀,这已经是第
期刊
达尼·拉费里埃 (Dany Laferrière),法兰西学术院院士。1953年生于海地太子港,在小戈阿沃度过童年。1976年,为逃离杜瓦利埃的独裁统治,他流亡到加拿大魁北克,在蒙特利尔从事媒体专栏写作。第一部小说《如何与黑人做爱而不觉得累》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并被搬上银幕。之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包括《情色》(1987)、《咖啡香》(1991)、《少女之味》(1992)、《缓慢偏移编年史》(1994
期刊
在除去那条让黑人三缄其口的封口布之际,你在期盼些什么?期盼他们赞美你吗?当他们再一次挺起那由你们父辈压弯的腰板之际,你还认为可以在他们眼里看到那种崇拜之情吗?黑人们站起身来并把目光投向了我们。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会感觉到由这观看的目光所带来的震撼。白人在过去的三千年里享受了这种观看(seeing)而免于被观看(without being seen)的特权;白人眼中发出的光使每件事都脱离了其诞生的阴
期刊
默哈德维·沃尔马(1907-1987),是二十世纪早期印度阴影主义诗歌四大代表诗人之一 ,也是印度最负盛名的女诗人之一,在印地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阴影主义文学思潮是1920年代末期到1940年代中期兴起于印度印地语诗歌领域的一股文学思潮,作为二十世纪早期最重要的文学思潮,它开启了印地语文学史上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传统。其主要诗歌作品集中收录在《雾》《光》《莲》《黄昏之歌》《灯焰》五部诗集中。 
期刊
我读李娟的文章,不由自主地会想到一些生活经验和经典文献。她的文章仿佛激活了我心底沉睡的一些角落,翻出一个新鲜的东西来,虽然这个新鲜的东西依然是旧的。比如说《深处的那些地方》,读起来有一种很深的满足感,好像我自己也亲临其境一样。  文章共有九节,看起来随意,实际上思想情感一以贯之,层层深入“深处的那些地方”。深处的那些地方全部都是“深处的风景”,几乎可以串起李娟现有的全部文字。文章一个片段接着一个片
期刊
角落大的地方  去年冬天,我在海南海棠湾见到李娟,她在一间五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面朝满园绿地植物生长的冬天,写写文字,画画速写,偶尔在附近泡泡温泉,再远一点儿便是去溜附近的海湾,看看海。我去看她的时候,正逢大雨,我在海边的木屋中避雨,听她在话筒那边遥远的声音,伴随着雨声簌簌,告诉我到她家的路上有海南最美的三角梅夹道相迎,彼时衣服已被大雨淋透的我,却因为她的话感到周身温暖。  无论东西南北,属地何方
期刊
童天遥,青年诗人。画画,翻译。著有诗集《小孤山》,翻译长篇童话《绿野仙踪》。信奉勇气。信奉美即道德,信奉爱无等差,信奉万物有灵,信奉自由胜于真理。  你仿佛什么也没有书写,也没有真正生活过,但你愿意谈论写作本身,谈论生命本身,从身体所经验的一切中出离。这是一个魔法中的现象世界。  你要如何关切这个世界,你能为它做点什么,若要这样谈论,是否写作本身已是关切,一种有关力与美的、潜在发生的关切,它并不常
期刊
纳姆沃尔·辛格(1927- ),印度现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印地语文学博士,曾任《文学批评》主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阿伯布朗舍语在印地语发展中的贡献》(1952)、《现代文学的潮流》(1954)、《阴影主义》(1955)、《历史与文学评论》(1960)、《小说,新小说》(1964)、《诗歌的新榜样》(1968)、《探索另外的传说》(1977)、《争论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