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3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受到关注与重视的今天,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成效也成为很多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没有高水平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高效的教学成果,好的管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课堂管理现状 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也面临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随着课堂软硬件设施的不断齐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在此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始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对教学活动的研究表明,教学方法、课堂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在大多数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上,课堂管理显然没有得到与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相等的重视。教育管理学告诉我们,课堂管理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故而,分析并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现状对提升教学效能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现状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学空间的转换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
  信息技术课需要特定的授课环境和授课地点,学生需要从教室這个空间走出来,转换到多媒体教室的新空间里,这种转换会给部分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他们会产生一种逃离学海的兴奋。在教师开始授课时,学生往往还在神游或是彼此交谈,课堂纪律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也就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课时数不足给课堂管理增加了难度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每位高中生每周的信息技术课不超过一节,在全部课程中所占比例不足3%,和数学、外语、语文等高考科目相比,份额非常小。由于课时数的限制,教师与学生的见面时间有限,很难认识每个学生,教师更是难以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从而无法在彼此间架设沟通和信任的桥梁。再加上每位计算机教师所带班级和学生的数目都比较多,往往一个学期结束后能够指出姓名的学生还不到五分之一。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潜意识中认为教师叫不出自己的名字,对课堂中自己违反纪律的行为也不会产生太多压力,造成了课堂纪律松懈。
  (三)相对独立的机房空间给学生制造了开小差的天然屏障
  信息技术课要在多媒体机房进行教学,在机房中,每位学生前面都有一台电脑,电脑的存在为学生造就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由空间,不仅能够阻挡教师的视线,还由于能够上互联网或是彼此联网的缘故,给学生提供了网络娱乐的机会。
  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效果的对策
  从课堂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要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要采取包括支持、引导、限制、矫正等多维管理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强化课堂管理效果。
  (一)健全课堂的规章制度
  很多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果教师不对这种行为进行管理就会纵容学生进一步忽略课堂纪律,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还有可能对机房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诸如USB设备给机房的电脑带来病毒,造成机器瘫痪等,从而影响教学秩序的稳定。
  (二)注重细节,把握课堂管理的重点
  针对学生数目众多、课时较少的情况,教师可以积极采取措施认识更多的学生,比如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学号入座,并将座位固定,这样就保证了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名单或是预先排好的座位表的方式认识每位学生,方便师生间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但学生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上网和游戏上,对此,教师需要成功地转换学生的兴趣对象,将学生对应用与操作的兴趣转移到学习内容上,如果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并从中获得乐趣,也就证明了该阶段的教学比较成功,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期间,教师需要运用洞察力进行整体把握,并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学生面对信息技术课堂感觉其乐融融的时候,课堂管理势必游刃有余,教学也将会变得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三、结语
  课堂管理以提升教学效能作为最终目标,任何课堂管理策略都应服从于这一目的,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理想的课堂氛围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来渐渐养成,教师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恒心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先将课堂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再配合以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进行辅助,不仅从课堂管理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也从教学设计上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吸引,从教学评价上对学生认真好学的行为做出鼓励,最终必然能够顺利提升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蓝凌.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9).
  [2]张建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的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4).
  作者简介:
  田雪琴(1980— ),女,甘肃省高台人,现任高台一中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Penn)于2012年8月7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已开发和验证一种技术,采用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组织支架,相当于再生的筋、韧带和半月板组织
“还我诗魂!”是当前一部分中学生对诗歌教学中存在的唯理性解读现象的变相质疑[1]。“自我”“也是受动的”。“受动性”是费尔巴哈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中提出的哲学概念,它标志
网络写作是时代的产物,人们对它的了解由开始的陌生非议、排斥怀疑,到后来的理解熟悉、接受运用,发展到今天的耳熟能详、如火如荼,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诚如美国教
当今,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发展.网络技术在中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由网络技术延伸出的网络教育也登上教育的舞台.崭露锋芒。本文将针对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现
摘要:立足认知规律,调整阅读结构,在改革教育体制,科学教学机制的保证下,让我们走出封闭的阅读误区,让学生在开阔的新的阅读天地里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增长才能。  关键词:阅读 兴趣 经典  大凡读过诗书者,无不喜欢被誉为“诗仙”的李白那气势磅礴、感染力强、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也无不钟情于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所抒写的充满爱国感情的现实主义佳作……说实话,我们多么希望在新时代里,也涌现出似李白、杜甫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小学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早已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事业中引入信息技术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今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旨在探索多媒体这一普遍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是形象思维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