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课创新教学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指创造性地运用艺术性、科学性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的教学方法。高中体育课的教学也必须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全面素质教学,抛弃传统的“应试”教学,只有创新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方法;创新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思考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的课题。体育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一门课,它有着自身的特点,也与其他课程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体育课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体育技能,增强体质,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都得到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是体育课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和实践课堂创新教学,着重进行了下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
  高中生的自主性已经很强了,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爱好的运动以及个性化的运动方式。我曾经做过“关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同学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但是过去的教学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不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教学方式单一,统一安排,就不能使学生去自由地发挥,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不了教学质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老师就得设法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让他们去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体育达标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成绩。例如在“篮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技术熟练程度来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第一组(较优秀生)、第二组(中等生)、第三组(差生)。在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同一小组的同学再分组进行对抗训练,那样他们之间的技术水平都差不多,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样的话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课堂要求,他们自己也比较满意自己的成绩,有很大的成就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三、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法
  (1)游戏型。游戏教学法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将“障碍接力”改变为“森林探险”这一情境游戏,使游戏内容故事化,学生们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练习。在激烈的比赛中享受乐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
  (2)模仿型。模仿型教学法就是要立足于学生,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接受事物的能力,选择我们日常的所见所闻、日常情境来编织故事进行教学。如在足球的射门动作教学中,在教会学生基本动作和要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模仿他们心目中的球星的动作去练习。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的情绪被激活,热情高涨,争相表演,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3)时事型和教育型。所谓时事型和教育型就是指老师在教学中引用一些思想政治故事和一些时事新闻作为情境材料。这种情境教学法设计既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可促使学生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同时寓教于乐,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教育。
  (4)音乐伴奏型。无论是节奏明快、鼓舞斗志的音乐,还是悠扬婉转的乐曲,都会增添体育教学的丰富性与娱乐性。创设出一种特别的情境,既可消除运动的疲劳,又可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
  四、尝试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按高矮顺序来分组的形式,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搭档,自由分组。这样就能让有相同兴趣、或者关系较好的学生在同一小组,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营造了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并能快速轻松取得好成绩。
  (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对运动技巧、动作姿势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使各小组成员都能相对平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忙,相互学习,以取长补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如在篮球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帮互学式分组可以使同一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技术好的学生可以指导技术要领掌握得不够熟练的同学,不仅能让技术差的学生找到差距,也让他们有了榜样,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成绩。
  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取信息,零距离地模仿各种动作要领,还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按照自己的方式、爱好去找到合理的运动方案,从而达到最佳体育的锻炼方式;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度,树立自己终身体育的观念。例如通过看比赛录像或者体育报道、体育短片等,进行即兴点评,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一些实战的处理方式,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现代体育精神和体育理念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慢放某个运动员的动作,老师在旁边加以讲解,这样就能让学生去直观地感受,快速地找出平时自己哪些动作是错误的,需要如何改正,哪些技术是灵活变通的以及哪些动作是必须去做的。这样不仅能使课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还能使学生更精准地掌握各种动作要领。
  六、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在排球课的教学中,为了快速地让学生掌握各种技术要领,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曾经学过的一些技能、知识,把学生容易理解的一些方法告诉他们,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发挥,这样他们自己就可以从记忆中悟出一些新的方法,也能加深他们的记忆。
  在一些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观察到自己的一小部分动作,所以就需要老师去观察他们的整套动作,然后加以评价、指导和纠正。另外,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去教内容、教动作,那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方法自己去琢磨,去发挥,老师加以指导就可以。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之,体育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大胆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尝试,使体育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创性不断生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建昆.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导刊,2007(1).
  [2]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9(1).
  [3] 李建刚.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M].济
  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碣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我国粮食供求矛盾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粮食经济发展的三大目标;而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求调节机制--有限约束的市场均衡机制.在此基础上,提
体育课是一种师生互相交往的双边活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主导方面,学生则表现在主体方面,只有发挥好主导与主体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根据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特点和任务,从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出发,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过
2001年,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我满怀理想与憧憬走上讲台。面对着一群陌生的面孔,我试图迅速地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之中,用我的热情赋予他们知识的力量。我天真地认为,他们一定是一群可爱的天使,有着对知识无比的渴求与愿望。然而,第一次与他们交往,我竟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操着一口“纯粹”的国语,连最简单的“A”“B”“C”也讲不好,每发一个英语单词就像是用钳子撬开嘴巴一样艰难。他们是“四无”英语生——无基础、
坐落在桐江之滨的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之一。多年来,该校不断加强“小实体”建设,充分发挥“小实体”的多种功能,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教育教学,取
在当今社会,作为思想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的高职群体,是未来社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他们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因此加强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