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情境化命题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形式。本文从指向积累与运用的学科认知情境设计、指向阅读与鉴赏的个人体验情境设计、指向交流与表达的社会生活情境设计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测评命题的情境设计进行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 测评 命题 情境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5 “教、学、考”的不一致,一直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也对课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化命题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形式。本文从指向积累与运用的学科认知情境设计、指向阅读与鉴赏的个人体验情境设计、指向交流与表达的社会生活情境设计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测评命题的情境设计进行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 测评 命题 情境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5
“教、学、考”的不一致,一直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也对课程评价的价值导向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情境化命题是达成“教、学、考”一致的有效路径,它从儿童的视角构想教学测评,它蕴含着鲜活的温度:促进素养落地,关注生命成长。
一个好的情境是知识迁移能力测评的关键,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发展和呈现的载体。学习活动的情境主要包括学科认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语文学科的情境化命题,一般需要多个适切的语料,把学科认知、个人体验、社会生活等情境融于语料之中,围绕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学习活动,在情境中设计若干任务。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陈述我对素养观照下小学语文测评命题情境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一、指向积累与运用的学科认知情境设计
学科认知情境主要指向学生探究与语文学科本体知识相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语文学科认知能力。语文知识虽然有自身的结构和系统,但它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点。我们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将学科知识结构转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并自觉建立对知识的结构化认知。
1.在情境中撬动对陈述性知识的结构化认知
陈述性知识,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主要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例1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当前文言文学习存在散点式、碎片式、缺少关联,甚至文言分离的现状,本文尝试通过主动梳理与探究,整合学习资源,找到一条有意义的文化逻辑。本文选择 “忠”字,尝试将与之相关的文言文经典篇目进行整合,将言融入文中,以文驭言,借助字义逻辑链,形成对“忠”字文化的深入解读,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掌握语言规律,发散思维,提升对语言材料的建构与探究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忠字 字义
摘 要:如今,“互联网 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技术的支持。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来调整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技能、创设历史情境以及形成课堂辅助等,进而全面提高历史学科学习效率,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 整合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善。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在语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主动探索,由此实现学生素养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摘 要:语文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只是课堂的客体。小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自制能力比较弱,意志力也不是很强,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学习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变得极为重要。教师可以尝试翻转课堂、运用多种媒介素材、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等多种策略,活跃课堂氛围,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 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文本细读”实践于课堂,是目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机构为达到教育部门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主要立足高中语文现代散文课程,提出了“文本细读”教学模式与理念,并针对当下教育教学现状对“文本细读”的优化策略展开系统剖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散文 文本细读 实践策略 一、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缺乏系统性 从某方面来讲,学生
摘 要:在新时期的初中教育中,德育工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管理手段,在工作执行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主要就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意义,以及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提升初中生的道德品质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DOI:10.12241/j.issn.100
读者批评理论是当代西方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关注阅读活动中读者的反应,而不是作者于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批评方式对于老师指导当代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在“误读”的探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误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指对读者未发现或者已被读者发现并产生社会认知的主体作品内涵的误解,从而达到创新文化、更新意义的目的。与此同时,布鲁姆认为,读者的每一次“误读”都可能
摘 要:本文从积极开展朗诵活动、创设背景教学情境、注重语言特色这三个方面谈论了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探究和思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05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具有丰富的意境、深远的内涵、优美的语句、高深的境界、凝练的语言,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摘 要:阅读教学关注“留白”,营造积极主动的求知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思维的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留白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10 阅读教学是动态过程,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实现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阅读教学通过“留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
[摘 要:工程机械囊括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挖掘机械、工业车辆、气动工具、凿岩机械、装修机械、压实等机械,在工业、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指包含伺服传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检测等技术的交叉性、系统性、综合性技术。然而,在工程机械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却存在融合意识缺位、功能性较差、创新力量薄弱、人才紧缺问题,影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成效。基于此,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