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元素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信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幼儿教育中的“自然”元素与幼儿渐行渐远。
  我曾对100名幼儿园园长做过一个有关幼儿亲近自然的问卷调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从不”到“经常”5个选项中,园长们毫无例外地选择了“经常”。大喜过望之余,我追问园长们何谓“经常”,结果园长们的回答是“组织过一次春游和一次秋游”。究其原因,园长们都认为不可能频繁带幼儿外出接触自然,因为幼儿园也好,家长也好,对带幼儿外出的安全问题都有担忧。
  幼儿疏远自然的情形不只表现为很少外出。记得有一次我在一所幼儿园观摩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只见教师拿出一大捧塑料花,招呼托班孩子前来闻花香,教师问孩子们“花儿香不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这时我不由心生疑窦:当孩子们获得了“塑料花是香的”这样匪夷所思的嗅觉认知时,他们将如何辨识真正的花香?此时《红楼梦》的开篇之语“假作真时真亦假”浮现在我脑海。我自觉困惑有余,解答无力。
  一次,在美国参观一所幼儿园,我看了一个教师为孩子们组织的万圣节游戏活动,颇有感触。
  在美国,人们有用南瓜画脸谱过万圣节的习惯。我看到,美国教师有意识地在这个节日游戏活动中渗透了科学教育的内容。他们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提供了数个真的小南瓜,让孩子们剖开南瓜,对南瓜进行一番探究。孩子们的欢颜表明他们对活动饶有兴趣。
  无独有偶,那次我在瑞典参观一所幼儿园,看到的是另一种将自然元素纳入教育的情景。
  图2展示的是一所设在全瑞典最富有的人所居住的小岛上的幼儿园的活动情景。在幼儿园,我们看不到“富二代”或“富三代”们享受奢华保教的情形,只看到孩子们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用师幼共同制作的简易的户外玩具尽情游戏的情景。那是自然的泥地、自然的木制小屋,但我们分明看到了孩子们所享受到的游戏的快乐。
  重新翻看这些照片时,我在想,身居城市的幼儿园教师看到这样的照片后,能否想到可以更多地利用自然之物来组织相关活动,以让孩子们对真实的世界有更真切的了解?而身居农村的幼儿园教师看到这样的照片后,能否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走出私塾般的认字识数的活动室,回归自然,在嗅闻泥土芬芳之际加深对大自然的感情?
  但愿我们的幼儿教育能在幼儿的心灵开辟一块真实的自然之地,播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子。
其他文献
对于所谓“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说法,我始终认为这是大人们在脱离了童年之后,以旁观者身份发出的一种感慨而已。事实上,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不仅能体验满足、舒畅、愉悦、欢乐
[摘要]教师教育大学化、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大势所趋,而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又要求教师教育机构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可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并不具备这种办学资质,因此中职学校培养幼儿园教师应逐渐成为历史。中职幼师专业可以选择与高校相关专业联合办学。也可以考虑向邻近方向调整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教师;教师教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儿童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是不容侵犯的。按其本性生长是儿童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权利。然而,在传统教育中,成人通常控制着儿童,侵犯儿童的自由,造成社会的不正义。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生长还是仅仅向儿童传授知识,反映了成人是否尊重儿童的自然权利。教育应当尊重儿童自然生长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促进儿童健康生长。  [关键词]儿童;教育;生长;正义;自然权利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孩子调皮、不听话?为什么总有孩子不遵守规则,明知故犯,屡教屡犯?在我们开始体验之旅,将自己变成他们中的一员,感受他们的生活,参与他们的活动时,我们有了许多作为班级管理者所不曾体会的感受。在此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尽量站在孩子的视角,理解与尊重孩子,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获得了双赢的效果。  体验一:午睡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中午总有六七个孩子难以入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12点15分,
上中班以后,为了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们经常邀请孩子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器械箱,分发点心和碗筷,整理床铺,等等。每天午饭后的散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道德焦虑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大众对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刻板印象、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多重价值期盼冲突、幼儿园教师印象整饰需求等。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缓解幼儿园教师的道德焦虑,诸如构建专业协会,健全幼儿园教师职业伦理;加强教育立法,确定幼儿园教师的行为底线;进行心理疏导,释放幼儿园教师的焦虑情绪等。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道德焦虑;缓解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几年来,我园坚持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积极开展常态化远足活动,让孩子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活动前的设计准备  1.路线预行  我们以幼儿园为圆心,开发远足路线,将幼儿园周围有教育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纳入其中。例如,我们利用公园、小山坡帮助孩子观察动植物、锻炼
[摘要]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存在不是专门标准、标准过低、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为了保证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作出新的探索:第一,整合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与专业标准;第二,整合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与幼儿园教师教育标准。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标准;教育标准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6-0031-04    
引导幼儿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是当今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园饲养活动能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园内有一个微型生态园,树木茂盛,鸟语隐约,果香阵阵。它是植物和动物的家园,也是孩子们开展种植和饲养活动的乐园。饲养活动是幼儿园自然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感受、了解、关爱生命的重要途径。  一、抓住契机,创设微型生态园  我园经历过三次易地重建。新园占地9336平方米,四周都是田野。如何创设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呢?我们反复斟酌形成共识:顺应幼儿爱自然的天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