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叫醒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但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却往往侧重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听”的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形成,轻则影响听课质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重则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制约其综合能力的后续发展。而倾听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呢?根据上述原因分析,笔者主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谈谈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强化能力训练,让学生掌握倾听技巧
   科学研究表明,倾听是有技巧的,学生不会倾听与没有很好地掌握倾听技巧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应注意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倾听的技巧。如何训练?笔者通过平时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与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方式还是行之有效的。
   1.复述与转述
   复述与转述是比较常见的实用方法。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重复或者转述别人的话语意思,达到让学生集中注意、专心倾听的目的。学生要想一字不差地重复别人的简短话语,或者要能不变意思地转述别人的观点,其首要的前提就是专心倾听并开启思维,有意记忆他人所表达的观点。这样的训练也许一开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我相信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能做到在别人说话时,集中自己的注意专心倾听。
   2.猜想与补白
   所谓猜想,就是在学生发言前,可以让其他学生先猜测:他可能会讲什么?会从什么角度来讲?他的观点是否和我一致?他的观点有无道理?而补白则是在发言者陈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歉意地打断他,让其他学生接着他的思路补充说,然后和先前的发言者交换意见。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平静而专心地去聆听别人的发言。
   二、丰富教学情感,让学生产生倾听欲望
   教学情感是指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情感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关系、情感效应和活动倾向。课堂的教学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动机,缺乏了求知的原动力,学生自然不会去专心倾听。而倾听作为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能力,自然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影响课堂学习的效率。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丰富教学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
   1.教学语言艺术化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有丰厚的底蕴,具有驾驭、调控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绘声绘色,语调抑扬顿挫。这样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就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
   2.课堂氛围民主化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教学艺术的魅力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
   3.教学设计人性化
   据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目的来决定的。听课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自身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什么时候听。有时候因为能力问题(如听不懂)或心理问题(如对老师反感),他们会自动关闭接收口语信息的通道,故意听不见老师的讲解,这样便产生了心理学所讲的“选择性失聪”现象。当学生不会倾听时,我们应该反思,是我们的反馈要求不具体,还是指导不到位;是我们教学的针对性不强,还是学生对所研究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教学设计贴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多用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倾听魅力
   即使再平淡的课堂上总是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出倾听的态度,这时,老师就应牢抓这一契机,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你真会听”“你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以身示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的欣赏。虽然这评价简短,它却使发言者在全班学生前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了老师的爱。当然,关于激励赞赏的评价远不止这些,老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不同形式的评价。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感情,把肯定、赏识和关爱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更注意倾听了。
其他文献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应该说这个学生的语文程度就非常好了,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他不掌握,他也能纯熟运用了。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舞台演出讲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指导要从日常语文学习积累入手。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加强字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能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开始,运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设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期刊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成功的基调。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图片导入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海燕》等等,由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马”字的转变导入
期刊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活动过程。它要求朗读者能准确、流利、入情、传情的再现文章的美,既是对文章的全面感知,又能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句的含义、文章的情感,更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所以朗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更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普遍存在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学生做忠实听众的现象。课内外,中学生不会朗读、不懂朗读、不愿朗读,缺乏朗读的现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但是,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又是必须重视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激活源泉、点拨技法、互评赏识”的路子,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还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现总结如下与同仁交流。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
期刊
文艺评论是文学写作文体的一种,又称文学批评,也叫“身手评论”,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中学生写文学评论,可以练习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说话和表达技巧。我们写作文学评论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研读作品,找出特色   一篇
期刊
从教3年来,我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在这变化中,既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艰辛,也体悟到了作为班主任的荣耀。和学生的接触中我渐渐地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明白了古人说的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啊,在教育孩子们的同时,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促进着我,警醒着我,使我在教育的路上,风雨前行。   1.赏识教育   大千世界,人生来就是千差万别的。班主任老师的耐心
期刊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其主要的任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组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受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限制 ,而应该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一名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引导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语文课堂为主渠道,有机渗透地方文化教育,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期刊
一、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而要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就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期刊
总结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感慨良多,我觉得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有强大的凝聚力,一直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做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多方面的交流思想。   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班主任,自然大多都会兢兢业业的工作,有时劳力费神却效果不佳,这时候,埋怨,牢骚都无济于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