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地方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_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其主要的任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组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受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限制 ,而应该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一名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引导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语文课堂为主渠道,有机渗透地方文化教育,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途径 ,真正让学生阅读 “生活的教科书 ”,感悟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让学生获得新的语文学习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怎样渗透地方文化的教育?通过几年来教学实践,本人认为 :
   一、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引导学生了解地方文化
   组织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每一篇课文,指导学生们细细体会,有些课文给人以启迪,有些课文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或者让人了解佳节的习俗礼节和文化。例如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让学生了解感受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身在异乡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他们过重阳佳节爬山的地方习俗文化,此时,我又提出我们是怎样过传统节日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言,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大部分学生都提到过春节要编写对联,有个别学生说办丧事和进新房子也要贴对联,我给他们讲解对联编写的规律和特点,并要求课后收集对联进行品读,通过教学互动,使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初步感知对联的声律美、节奏美,学会区别上下联。并交流了许多收集的对联,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二、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的认识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丰富学生学习内容,让学生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理解和体味地方民族文化,凭靠几十分钟的时间是不够的。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地方民族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名胜古迹、民风民俗、风味小吃、民歌民谣、民族舞蹈等,要求学生调查的每一项内容,都要做到认真记录,弄清来历,并制作资料卡,拟写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民族文化特点,掌握了布依民歌乐律,还学会了布依歌舞。根据布依民歌的节奏、乐律,指导学生编写学校迎宾布依民歌,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发展家乡民族文化的兴趣,激励他们为发展家乡民族特色而努力学习。
   三、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特点,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再现生活。地方民族文化源于生活也再现生活。要提高学生运用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除语文课堂为主渠道以外,我还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善于捕捉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新的信息,做个有心人。因为社区生活中的居民们打造民族文化特色的氛围越来越浓,以当地的布依民歌为例,将丰富语言和乐律融为一体,居民们除丰富自己业余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在喜庆的日子里,对亲人、朋友、来宾的热烈欢迎和深情祝福的表达。学生是社区生活的一员,是正在成长着的孩子,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应该把社区民族语言与学习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改进、完善民族语言。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热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丰富的语文知识来源于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全方位的育人过程,活动育人必不可少。在组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时,我们又开展了学生自写自唱布依民歌、自编自演民族小品、民族舞蹈等民族艺术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为了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有的学生请老师和社区中有经验的居民给予指导,勤学苦练。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在舞台层出不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地方民族文化积极性,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让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到民族艺术活动中去。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习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以地方民族文化为载体,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活动的特点。我拟订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题目,即“介绍民族文化特色”,要求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人介绍,一堂课热热闹闹上下来,我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布置学生写一篇习作,题目为《介绍家乡的民族文化》,要求把了解的全部写下来。经过几交几改,又举行一次学生口语表达训练,使他们对家乡的民族文化特色了如指掌,这样训练,不仅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了家乡民族文化特色,口语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地方民族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家乡民族文化特色,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热爱家乡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祖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能提升人的语文素养,陶冶人的品格。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可能我能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我把他们领进了地方民族文化这座知识宝库的大门,他们会慢慢地读懂家乡,更加热爱祖国。
其他文献
一、图画再现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则会提高教学效率。《白鹭》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漠漠水田,白鹭伫立,映照其中,出现在课文的插图中。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
期刊
兴趣是前进的动力,有了兴趣会让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反之,没有兴趣会让人不思进取。学生要想学习好,就要有学习好的兴趣,这个兴趣就是一种美好的憧憬、向往、追求。许多孩子在学习的活动中,无法找到成功的感觉,因此就容易自我放弃,缺乏学习兴趣。孩子的一般性动机就是争取奖励、逃避处罚、取悦父母和老师、拥有操控环境的能力,希望有所作为的欲望。到底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这些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期刊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认真学,学的好。于是我们尽最大可能传道授业,但往往事与愿违,教师一味倾洒,学生反倒很不情愿,学生被动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由不乐意学到热爱学,我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很关键。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热爱学习?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示范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概括和诠释。可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应该说这个学生的语文程度就非常好了,即使有些理论知识他不掌握,他也能纯熟运用了。可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舞台演出讲究“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指导要从日常语文学习积累入手。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加强字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能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开始,运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设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期刊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成功的基调。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图片导入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海燕》等等,由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马”字的转变导入
期刊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活动过程。它要求朗读者能准确、流利、入情、传情的再现文章的美,既是对文章的全面感知,又能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句的含义、文章的情感,更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所以朗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更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普遍存在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学生做忠实听众的现象。课内外,中学生不会朗读、不懂朗读、不愿朗读,缺乏朗读的现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但是,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又是必须重视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激活源泉、点拨技法、互评赏识”的路子,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还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现总结如下与同仁交流。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
期刊
文艺评论是文学写作文体的一种,又称文学批评,也叫“身手评论”,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中学生写文学评论,可以练习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说话和表达技巧。我们写作文学评论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研读作品,找出特色   一篇
期刊
从教3年来,我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在这变化中,既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艰辛,也体悟到了作为班主任的荣耀。和学生的接触中我渐渐地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明白了古人说的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啊,在教育孩子们的同时,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促进着我,警醒着我,使我在教育的路上,风雨前行。   1.赏识教育   大千世界,人生来就是千差万别的。班主任老师的耐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