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朗读训练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一门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是赋予作品生命的再创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其重视朗读的运用。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从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对如何提高朗读教学成效提出几点建议:读正确,打好学生朗读基本功;讀流利,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读出情,在情境中启迪语感;增加“登台亮相”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
  一、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除此,总能听到教师反映,一个班的朗读往往能体现班级的语文水平。由此可见,朗读能够较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发展语言
  语文核心素养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朗读的过程是语言建构的过程。学生如果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文章的遣词造句,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情感,在同样的情境下,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加以运用。
  (二)发展思维
  朗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艺术活动,在再创造的过程中,理解力和想象力得到不断的发展。打动人心的朗读必然是建立在读者对作者的理解之上,同时,心中有画面感的朗读者才能将画面带给他人。
  (三)提升审美
  在朗读中,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语序之美、意境之美,体验文字中细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现状分析
  (一)朗读目标不明确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几乎每堂语文课都有形式多样的朗读,男女合作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整堂课书声琅琅,但为什么而读呢?读前没有作要求,也没有渐进地提高要求,学生读得盲目、“有口无心”,更容易分神、开小差。
  (二)问题不明,指导单一
  学生为什么读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很多教师对此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声音再大一些,再流利一些就更好了。”浮于表面的评价,无法对症下药,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三)朗读参与面窄
  有感情地朗读似乎成了朗读水平高的学生的“专利”。一堂课下来,只有几个学生在“撑场子”,其他学生只能在齐读中张张嘴,朗读水平如何会有提升呢?
  三、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各个学段的朗读要求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开展。
  (一)读正确,打好学生朗读基本功
  能够运用普通话正确发音是朗读的基础,是帮助学生有自信地朗读的第一步。
  1.对学生发音问题进行归纳
  有些学生因为生理原因,先天性难以做到发音标准,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仅要教会其克服障碍的方法,更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还有的学生受地方语音影响严重,如,南方学生较难区分“n”“l”以及前、后鼻音。这就需要教师对症下药,着重教授。
  2.进行一定的发声训练
  在儿童播音与主持艺术班中,“口部操”“绕口令”“气息训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加以借鉴,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一些基本功。“口部操”,即灵活控制唇舌,让吐字更清楚;“绕口令”则选择难以辨别的两组音进行交叉练习,让发音更准确;“气息训练”,气息是由情及声的纽带,由气息支撑的声音才具有表现力。
  (二)读流利。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正确认识文字符号的基础上,将文字符号进行有意义的组合,连字成词,连词成句,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这是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
  1.读好停顿
  (1)自然停顿。遇到标点符号及段落与段落间要停顿,这是良好朗读习惯养成的开始。教师要在示范和评价中教会学生停顿的时长,使学生的朗读更清晰、自然。
  (2)句中停顿。在没有标点的地方,需要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停顿。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这就需要提高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组合的能力,避免读破词、读破句,甚至出现读一个字拖一下的唱读现象。
  2.不添字、不丢字
  朗读时容易出现添字、丢字现象,往往是因为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阅读专注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朗读前先默读一遍内容的习惯,做好心理预设。
  (三)读出情,在情境中启迪语感
  1.以朗读促理解,以理解助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总会有这样的感受:此处的情感、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都难以表达的感受,如何能要求学生说清楚呢?唯有朗读能传递、表达彼此的感受。叶圣陶先生曾说:“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己也能悟出文中的情致韵昧,这就叫作“语感”。朗读,就是更深入、更生动的“讲解”。朗读也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朗读中的情自然也不同。
  2.品读中渗透朗读技巧
  学生理解了文本,就一定能够朗读出心中的体悟吗?当然不是。不同的感受用不同的语气、语速、轻重去表达,这需要教师在实例中进行示范、教授。课堂上,抓住在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句段,或描写特别精彩的句段,在品味赏读中渗透朗读技巧。
  例如,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燕子》)
  教师可先通过范读让学生模仿,此时的模仿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跟随,也可能会忽略很多重点词句。教师可通过对关键词句进行或正面或反面的评价,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读——“轻风”你读得那样的温柔,让人有春风拂面的感觉。为什么将“微微”读得那样轻、那样慢?“赶集”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你会怎样读?你为什么将‘‘烂漫无比”读得那样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朗读的技巧,教学生怎样的感受要用“轻柔”去表达,怎样的感受要用“力度”去凸显,如何用语速的快慢交替、语调的抑扬顿挫来突出内心的感受。
  3.擅用动作和表情,激发表达欲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进入某种环境、体会某种感受。在更贴近人物时,学生的朗读也会更生动、更人情,但仅仅是语音、语调的入境还不够,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同样是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辅助。于永正老师特别擅长帮助学生运用肢体动作以及自己面部表情配合以理解课文。下面是于永正老师《小稻秧脱险记》中的一段课堂实录:
  师:现在,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样站?
  (生一拥而上,从四面八方把师围住。)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一拥而上”你们懂了,但“气势汹汹”这个词没读懂。你们应该怎么说?做什么动作?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卡腰、瞪眼、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当“卡腰、瞪眼、大声、凶恶地”动作、表情在学生身上出现时,“快把营养交出来!”已不再是朗读,更是身临其境的表达。肢体动作和表情能充分激发表达者表现的欲望,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促使朗读更完整、更“声情并茂”。
  (四)增加“登台亮相”的机会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无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创设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朗读水平的关键。让学生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
  1.课前五分钟的分享。学生依次为课前的分享做准备,或讲故事、朗诵作品、说相声……每个学生都有登台亮相、展现朗读的机会。
  2.借助学校公众号的推广,创办“红领巾为您诵读”有声栏目,在各班甄选“最美诵读者”向公众推送。
  3.形式多样的朗诵大赛,在竞争中学习与成长。如亲子诵读大赛、小小讲解员、经典诵读大赛……
  总而言之,朗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朗读训练,创新和完善朗读策略,培养学生语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开始在我国全面实施开来。一直以来,后进生的转化均是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广受关注的一项工作。在小学阶段,若能顺利解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详细探讨了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体展开来说,主要策略有: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保持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合理设计课上教学流程;见证进步,
【摘 要】小学德育应该贯穿于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开发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对提升小学德育的质量、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小学德育的现状,从树立正确的德育校本资源开发观、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与学科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生活化”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资源;德育;途径;价值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小学德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目标得以
摘 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认为,美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情意。专业情意是潜藏在教师内部的心智系统,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与品质。文章试从“认清形势,找准职业定位”“增强专业认同,有为才有位”“适时调适,优化职业心态”三大方面阐明如何基于专业情意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希望可以为各位美术教师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关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政治素質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好老师”形象的准确描述,是对广大教师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我们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给课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虽然,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任务,但是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在国家课程中难以落实,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为了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立足核心素养设计校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研发校本课程,构建了“美丽人生”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并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实施校本课程。  【关键词】校本
摘 要: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英语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提倡英语绘本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文章阐述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分级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绘本,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英语读说能力、增加英语词汇量等。  关键词:英语绘本;绘本阅读;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分级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本文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以及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互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重视并积极
【摘 要】目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父母或家人往往把他们视若珍宝,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手包办。父母或家人的过分宠爱,导致一些独生子女学生养成了种种陋习,如: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独生子女初中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矫治对策,希望可以为教师对独生子女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关键词
【摘 要】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质上就是课程的改革,而教材又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因而教材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数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下去。本文通过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新、旧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研究,以点带面,促使和引导教师更好地认识新教材、运用新教材、教好新教材。教师只有对手中的教材了然于胸,把握好教之根本,才能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旧教材;对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的细胞,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深度学习理念强调新旧知识的连接、知识网络的构建、知识的应用,在深度学习理念下进行数学概念学习,最终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如下:微课解析 讨论总结;系统分析 细节探索;实践运用 编创题目。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