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个扎着两条羊角小辫的姑娘,捧着一簇鲜花,来到人民大会堂门口。
“小姑娘,你找谁?”门卫亲切地问。
“我找侯希贵委员。”小姑娘有点怯生地回答。
“他正在里面开政协会呢!”门卫指指里面。
“我在这儿等着他。”
“要十二点才散会呢!”
“我等他到十二点!”小姑娘十分执着地说。
“你找他有什么事啊?”门卫对小姑娘的执着有点吃惊。
“我有话跟他说。”
“啊!”
门卫不再说什么了。为与侯希贵说几句话,她宁愿在门口站4个钟头,他还能说什么呢!
一小时,两小时,小姑娘像个持花站岗的卫士,专注地站在门口。三小时,四小时。大会堂门口终于出现了攒动的人头。
小姑娘睁大着眼睛,仔细在人群中搜索着。
“啊!侯希贵叔叔!”女孩一个箭步走上前去,将一束鲜花放到侯希贵手里,“我叫李丽萍,是你支助我读完了小学,现在到北京一所舞蹈学校上学了。”
“啊!李丽萍!”全国政协委员侯希贵俯下高大的身躯,紧握李丽萍小小的手。他支助过那么多孩子上学,当然记不起这个小小的李丽萍了。“你学习还好吗?李丽萍。”
“还好!”李丽萍望着侯希贵点点头。
“这就好!”侯希贵摸着小姑娘的头,“有什么困难吗?”
“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这就说明你有困难了!”侯希贵打量着小姑娘说:“今晚我到你们学校看看去!”
晚上,月朗星稀,侯希贵辗转来到小姑娘的学校。细心的侯希贵先找到小姑娘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他:“李丽萍无论文化课、专业课都是全班最好的,只是,最近她家里发生了很大的不幸。” “什么不幸?”侯希贵焦急地问。
“她多病的父亲久治不愈,这个月终于离开人世。她母亲也确诊为癌症,唯一的弟弟被迫辍学。她还是咬紧牙关在硬挺着。”班主任低声说着。
侯希贵眼里汪满了泪水。一周以后,李丽萍母亲接到一张汇款单,上面写着:“李丽萍的母亲,知您重病,小孩辍学,汇上5000元,做为您治病和小孩上学之用。今后有什么困难,不要告诉李丽萍,请直接写信告诉我。我的联系地址,写在汇款单上,侯希贵。”
二
“尊敬的侯希贵先生:我们是你家乡一所小学的师生。实在出于不得已,我们向您写出这封请求支援的信:我们学校年久失修,是一座极为严重的危房。但县、乡、村三级财政都十分困难,一时拿不出过多的钱来给我们学校修整危房。为了几百孩子的安全,我们给您寄来了这封信……”
“走。我们看看去!”侯希贵对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师弟兼秘书长刘少鹏说。
师兄弟俩踏着泥泞的村道,向来信的这所小学走去。
“啊!这怎么行?”侯希贵看着摇摇欲坠的校舍十分焦急,“这样的危房,随时都可能倒塌呀!孩子在里面上课多危险!”他皱着眉头,问刘小鹏道,“我们从香港带来的钱还剩多少?”
刘少鹏为难地看了师兄一眼:“只有1000多元了!”
“都捐了!”侯希贵大手一挥。
“都捐了,回香港的路费呢!”刘少鹏试探着问。
“借!”侯希贵大手一挥。“可这1000多元也建不了学校啊?”师弟刘少鹏愁眉不展。
“请和这个学校的校长一起,将乡建筑公司经理请来。”
乡建筑公司经理被请来了,双眉紧锁。
“总经理先生”,侯希贵和气地说,“修整这所学校要多少钱?”
“至少150万。”总经理为难地说,“可这个学校还欠我们60万元,已经10年了,一直没有还。”
“这样吧”,侯希贵对总经理说,“这210万由我出。这次我没带这么多钱来,我先给你打个欠条,我马上回香港给你汇来。”
总经理点了点头,侯希贵是值得信赖的。
侯希贵像欠了这所学校的“债”似的,当天下午,便赶回了香港。半个月以后,一张210万元的汇款单便从香港汇到了乡建筑公司的账户。不几天,学校便听到了锯木声、砍砖声和孩子们围着正在修建的新教室热烈的掌声、歌声和欢笑声……
三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和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一人挑一担重重的山货,吃力地在崎岖的山道上走着。肩上的扁担,压成了弯弓。汗,从一张苍老的爬满皱纹的脸上,从一张稚气未落的小脸上一滴一滴滴下来
“停!停!”侯希贵喊着司机。
小卧车“嘎”地一声停了下来。
侯希贵和他的师弟兼秘书长刘少鹏从车上走了下来。
“老大爷”,侯希贵迎面向他们走去,亲切地喊着,“爷俩挑着两担这么重的山货,上哪去啊?”
“赶集去!”老大爷一边喘着气,一边吃力地回答着。
“挑这么重的东西,怎么不坐车啊?”
“坐车?”老大爷擦了一下额上滚滚的热汗,望了侯希贵一眼,“这样的山道还能走运货车?再说,有车我们也坐不起呀!”
老大爷一边回答,一边吃力地往前走着。
“咔嚓,”老大爷衰老的脚碰上一块石头,摔了一个趔趄,扑倒在地,担里的山货,撒了一地。侯希贵凭着自己在剧团练就的功夫,一个箭步蹿了上去,将摔倒在地、额上流着血的老大爷扶了起来。
“老大爷”,侯希贵扑打着老大爷身上的尘土,急切地问。“摔着哪儿没有?”
“没有,没有。”老大爷一边摸着自己瘦削的老腿,一边连声道着谢。
“来,请坐这儿。”侯希贵扶着老大爷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坐了下来,“我给你按摩按摩。”
侯希贵跪在地下,给老大爷按摩起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汗水,从侯希贵额上一滴一滴往下滴着。
“好一些了吗?”侯希贵一边缓缓按摩,一边关切地问。
“好一些了。”老大爷微皱着眉,咬着牙关,轻声回答着。
侯希贵沿着脉络,更加认真地一上一下按摩起来。汗水,浸透他白色的衬衣,往下滴着。
“好一些了吗?”侯希贵自己已经气喘吁吁。
“好一些了。”老大爷的眉头舒展了一些。
“我来吧,师兄。”站在一旁的师弟刘少鹏看到自己的师兄实在太累,轻声请求道。
“不行!不行!”侯希贵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你的功夫比我差远了!老大爷这么大年纪了,稍一不慎,就会留下终身残疾呢!”侯希贵一边按摩,一边对师弟刘少鹏说:“你去到附近山民家里弄点水来喝,就便弄点酒来,做按摩用。”
“好!”师弟答应着,飞快向远处一家山民的住屋跑去。
“等等!”侯希贵对走远的师弟刘少鹏大声喊着。师弟刘少鹏站了下来。
“要人家的酒,别忘了付钱!”侯希贵吩咐着,想了想,接着补了一句,“还要多付一点!”
“来,快把酒给我。”侯希贵接过师弟刘少鹏弄来的酒,轻轻抹在老大爷的伤处,一下一下揉着,揉着
老大爷微微伸了一下自己的腿,终于能够站起来了。
“老大爷,喝水!”侯希贵端着水,送到老大爷手中。 老大爷喝下水,脸色好多了。
“老大爷,你家几口人啊?”侯希贵一边扶老大爷坐下,一边和蔼地问道。
“8口。”老大爷一边喝着侯希贵递过来的水,一边回答着,“大儿子去年开山,被炸药炸死了,留下这么个小孙孙。”老大爷指着身前跟他一起挑山货的小孩。“没钱读书,今年辍学了,跟我一起卖山货。二儿子得了重病,没钱吃药,一病几年不起。老伴70多岁,躺在床上,日日夜夜哭喊老大的名字,双眼哭儿子哭瞎了……唉!先生,命苦呀!”老大爷眼里流出了几滴浑浊的眼泪。
侯希贵双手搓着自己的裤腿,不知所措。
“老大爷”,侯希贵揉揉自己红红的眼圈,“你们爷俩的这两担山货我都买下了。”
“啊!您买这么多山货?你是做山货生意的?”老大爷用疑惑的眼睛打量着身前这个高大的眼圈红红的男子汉。
侯希贵点点头,问:“多少钱一斤?”“3毛。”“我给你8毛吧!”侯希贵知道,白给山民的钱,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收的。
“什么?”老大爷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侯希贵没有向老大爷解释,接着问道:“两担一共多重?”
“大概120斤吧,我给你称称。”老大爷要去取称。“不用了,就做150斤吧!”“这怎么行啊!”老大爷摇着头。
“到山外我会卖出大价的。”侯希贵重重挥了一下手,以增加自己说话的可信度,“我先付给你5000元,卖出了大价,我再将多赚的钱付给你。”
侯希贵从身上掏着钱,带的钱不够,便对师弟刘少鹏说,“你先给我垫500元,回去给你。”
侯希贵将一叠票子递到老大爷手中。
“啊!”老大爷用颤抖的手接过侯希贵递过来的一生从未见过的一大把票子,惊疑中带点惊喜地打量着身前的侯希贵:我今天是不是遇到了神仙啊!
侯希贵将车尾箱打开,将爷孙俩的两担山货满满地放了进去。
“上车吧!我送你们回去!”侯希贵扶着老大爷坐进汽车。
汽车在崎岖狭窄的山道颠簸着,侯希贵望着几乎不能通车的坎坷的小道,眉头越皱越紧。
“咔嚓!”汽车陷进小道上一个深坑,怎么也开不出。
侯希贵走下车,将老大爷安排在一个树桩上坐下,自己和师弟刘少鹏一起奋力推起车来。侯希贵大大的肚子擦到了地上,泥土呼呼地扑在他的身上……
“呜!……”推上一点,退下来!“呜!……”再推上点,又退下来!
老大爷想站起来,帮着推车,侯希贵连忙将老大爷按着坐下:“您老这么大年纪了,腿又受了伤,快坐下!快坐下!”他卷起衣袖,又去和师弟刘少鹏一起奋力推起车来。
汽车像一个瘫痪了的病人,瘫在深坑里,怎么也爬不出来。
“少鹏”,侯希贵满头大汗,喘着气对身边汗褂湿透的师弟说,“看样子,是不行了。你去村里请老乡来帮帮忙吧!”
村民们带着木棍,带着锄头跟着师弟来了。
一锄、两锄……一条小槽挖了出来。
“呜……”地一声,小车终于从深坑里爬了出来。
侯希贵用师弟身上所有的钱,支付了村民的工钱。
村民不要,侯希贵将钞票一张一张硬塞到村民的手里:“耽误了大家的工夫啊!”侯希贵十分抱歉地说。
“先生”。身边的老大爷说话了,“您就送到这儿打转身吧,前面的路更不好走!”
“不行!”侯希贵摆摆手,“我一定要将您老人家送到家里,您老人家刚受了伤呀!”
老大爷再次被侯希贵扶上汽车。汽车经过九磨十八难,终于将老大爷送到家里。
趁老大爷不注意,侯希贵悄悄将老大爷的两担山货藏在一个门角里,开着车,艰难地走出了这个小山村。
“到乡政府去!”侯希贵对司机吩咐道。
找到乡长,侯希贵说:“乡里的路太难走,车进不去,山货运不出,我看到山民们的山货一串串烂在树上,可惜呀!这样下去,我们的山民哪年哪月才能走出困境啊!”
“可我们乡里财政实在困难。”乡长无可奈何地双手一摊,“好多最基本的急需工程都顾不上,哪还顾得上修路啊!”
“要想富,先修路。”侯希贵诚挚地对乡长说,“我捐点钱给乡里修路。这次回大陆带的钱不够,我先将这辆车卖了,钱留给你们,再从香港汇点钱来,钱不够,再写信给我,一定要千方百计将这条路修好。”
一个月后,400万元从香港侯希贵的账号打到了乡政府仅存几十元的账号。
三个月后。一条宽宽的乡道,便蜿蜒盘旋在这个乡的崇山峻岭之间。
金色的乡道上,响起了山民们卖完山货后欢快的笑声,人们给这条路起了个名字:叫“侯希贵路”。
四
黑板上用美术字写着:“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侯希贵先生谈自己的童年。
侯希贵微笑着站在铺着天蓝色台布、摆着一盆菊花的讲台前。
台下坐满了睁着大大眼睛的小学生。
“同学们”,侯希贵平和地开始了自己的讲话:“我出生在湖南省汉寿县一户贫苦的艺人家里。这是个‘梨园世家’。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梨园世家’吗?”
小学生们摇摇头。
“旧社会唱戏的叫‘梨园子弟’,有钱人养活我们放在梨园,供他们享乐。因而,世世代代唱戏的家庭,就叫‘梨园世家’。”侯希贵眼里涌上一层悲戚,“在旧社会,唱戏的叫‘戏子’,是社会最底层、最被人们看不起的人。我们做‘戏子’的,常常受到各种各样常人难以忍受的欺凌和压迫。我父亲是活跃在八百里洞庭一个戏班里的一名武生演员,他武功很好,为人正直,不畏强暴,路遇不平,常常拔刀相助。大家看过根据金庸小说拍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吗?”
“看过!”小学生们一齐脆生生地回答着。
“我父亲就像电视里侠肝义胆的大侠。一次,一个财主想侮辱我们的一个女演员,带着一帮地痞流氓,冲进我们的剧团,将这个女演员抓了去。父亲怒不可遏。当晚纵身翻墙,跃进老财主大院,将老财主的狗腿子打得落花流水,老财主被五花大绑捆在床上,父亲不顾生命危险将这女演员救了出来……”
孩子们睁大着惊疑的眼睛,听侯希贵讲着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
“老财主扬言,要将我们一家斩尽杀绝,全家诛灭。我们一家在那待不住了,我便和父亲、母亲流落他乡。常常靠讨饭度日,经常被老财主家的恶狗咬得鲜血直流……”
孩子们的眼里汪满了泪水。
“大家说地主老财可恶不可恶?”
“可恶!”孩子们举着小手愤怒地回答着。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剧团收留了我们。我便在剧团向父亲和其他的师父学武打,我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武打演员。我也继承了父亲的秉性,好管闲事,好打抱不平。帮助人,成了我和父亲的一大乐事。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以后得靠你自己了!你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事业有成,一定要报答父老乡亲。为人处世,一定要积德行善……”’
孩子们眼里噙满泪水,小拳头越攥越紧……
五
全国政协委员、慈善家侯希贵先生捐赠社会过亿大会。
红底白字的会标挂在礼堂前面。这是我国第一次开这样的会。
“侯希贵先生”,一位外国记者十分有礼貌地向侯希贵问道,“你一个人向社会捐赠过亿,在中国,您一定是一位数得着的大亨了!”
“大亨?”侯希贵耸耸肩,笑了:“我的钱是左手进,右手出,右手进,左手出,在银行的存款接近于零。”
“真的?”外国记者惊疑地望着侯希贵。
“是的。”他的秘书长刘少鹏证实道,“我们有时回香港的路费都是向人借的。”
“啊,”外国记者连连摇着头,“不可思、义!不可思议!那么,尊敬的侯希贵先生,您这样做,图的是什么呢?”
“图的是人民过上好日子。”侯希贵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将我用血汗挣来的钱,捐给我的家乡,捐给我的同胞,捐给我的祖国,我心甘情愿。”
外国记者用笔在自己的采访本上快速记录着。
一位香港记者拥上前来,接着问道:“侯希贵先生,在我们香港,很多人都知道,你不吃好的,不穿好的,你常常为家人浪费一张纸而发火,常常将吃剩的饭菜亲自打好包,留着下一顿吃。你常常一件衣服穿十几年,竭尽全力积攒每一分血汗钱捐给家乡,支援内地建设。香港有些好心的老板多次劝您:‘别捐那么多,留点钱给自己养老吧!’您对这些香港老板善意的劝告。是怎么想的?”
“谢谢这些香港老板的关心。”侯希贵微微一笑,“我确实会老的,也确实存在一个养老问题。但是,我多为人民做善事,做好事,时时生活在人民中间,我仿佛觉得自己永远不会老。”
“其实”,身旁的秘书长兼师弟刘少鹏说话了,“我的师兄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中国的大地上,有那么多同胞,那么多乡亲发自内心爱戴他,尊敬他。多少次,我师兄回乡的车被围得水泄不通,乡亲围着他的唯一目的,只是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心地善良的大慈善家。有一次,我们回到家乡,一位老太太端着一碗水,挤过人群,将这碗水送到我师兄手里,说,‘希贵,你喝一口家乡的水。家乡为有你这样一个儿子而骄傲。’我师兄接过老太太送来的水,仰脖一饮而尽,说‘家乡的水是甜的,家乡的人是甜的,人世间的感情是甜的。我们应当永远生活在一个人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甜甜的世界里。’记者同志,我想,我师兄这样的人,会永远受到人民尊重的。”
“你做为他的师弟,你想过没有,他为什么会受到人民如此的尊重?”记者认真地问道。
刘少鹏想一想,说:“因为他有一颗金子一样的赤子之心!”
一个扎着两条羊角小辫的姑娘,捧着一簇鲜花,来到人民大会堂门口。
“小姑娘,你找谁?”门卫亲切地问。
“我找侯希贵委员。”小姑娘有点怯生地回答。
“他正在里面开政协会呢!”门卫指指里面。
“我在这儿等着他。”
“要十二点才散会呢!”
“我等他到十二点!”小姑娘十分执着地说。
“你找他有什么事啊?”门卫对小姑娘的执着有点吃惊。
“我有话跟他说。”
“啊!”
门卫不再说什么了。为与侯希贵说几句话,她宁愿在门口站4个钟头,他还能说什么呢!
一小时,两小时,小姑娘像个持花站岗的卫士,专注地站在门口。三小时,四小时。大会堂门口终于出现了攒动的人头。
小姑娘睁大着眼睛,仔细在人群中搜索着。
“啊!侯希贵叔叔!”女孩一个箭步走上前去,将一束鲜花放到侯希贵手里,“我叫李丽萍,是你支助我读完了小学,现在到北京一所舞蹈学校上学了。”
“啊!李丽萍!”全国政协委员侯希贵俯下高大的身躯,紧握李丽萍小小的手。他支助过那么多孩子上学,当然记不起这个小小的李丽萍了。“你学习还好吗?李丽萍。”
“还好!”李丽萍望着侯希贵点点头。
“这就好!”侯希贵摸着小姑娘的头,“有什么困难吗?”
“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这就说明你有困难了!”侯希贵打量着小姑娘说:“今晚我到你们学校看看去!”
晚上,月朗星稀,侯希贵辗转来到小姑娘的学校。细心的侯希贵先找到小姑娘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他:“李丽萍无论文化课、专业课都是全班最好的,只是,最近她家里发生了很大的不幸。” “什么不幸?”侯希贵焦急地问。
“她多病的父亲久治不愈,这个月终于离开人世。她母亲也确诊为癌症,唯一的弟弟被迫辍学。她还是咬紧牙关在硬挺着。”班主任低声说着。
侯希贵眼里汪满了泪水。一周以后,李丽萍母亲接到一张汇款单,上面写着:“李丽萍的母亲,知您重病,小孩辍学,汇上5000元,做为您治病和小孩上学之用。今后有什么困难,不要告诉李丽萍,请直接写信告诉我。我的联系地址,写在汇款单上,侯希贵。”
二
“尊敬的侯希贵先生:我们是你家乡一所小学的师生。实在出于不得已,我们向您写出这封请求支援的信:我们学校年久失修,是一座极为严重的危房。但县、乡、村三级财政都十分困难,一时拿不出过多的钱来给我们学校修整危房。为了几百孩子的安全,我们给您寄来了这封信……”
“走。我们看看去!”侯希贵对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师弟兼秘书长刘少鹏说。
师兄弟俩踏着泥泞的村道,向来信的这所小学走去。
“啊!这怎么行?”侯希贵看着摇摇欲坠的校舍十分焦急,“这样的危房,随时都可能倒塌呀!孩子在里面上课多危险!”他皱着眉头,问刘小鹏道,“我们从香港带来的钱还剩多少?”
刘少鹏为难地看了师兄一眼:“只有1000多元了!”
“都捐了!”侯希贵大手一挥。
“都捐了,回香港的路费呢!”刘少鹏试探着问。
“借!”侯希贵大手一挥。“可这1000多元也建不了学校啊?”师弟刘少鹏愁眉不展。
“请和这个学校的校长一起,将乡建筑公司经理请来。”
乡建筑公司经理被请来了,双眉紧锁。
“总经理先生”,侯希贵和气地说,“修整这所学校要多少钱?”
“至少150万。”总经理为难地说,“可这个学校还欠我们60万元,已经10年了,一直没有还。”
“这样吧”,侯希贵对总经理说,“这210万由我出。这次我没带这么多钱来,我先给你打个欠条,我马上回香港给你汇来。”
总经理点了点头,侯希贵是值得信赖的。
侯希贵像欠了这所学校的“债”似的,当天下午,便赶回了香港。半个月以后,一张210万元的汇款单便从香港汇到了乡建筑公司的账户。不几天,学校便听到了锯木声、砍砖声和孩子们围着正在修建的新教室热烈的掌声、歌声和欢笑声……
三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和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一人挑一担重重的山货,吃力地在崎岖的山道上走着。肩上的扁担,压成了弯弓。汗,从一张苍老的爬满皱纹的脸上,从一张稚气未落的小脸上一滴一滴滴下来
“停!停!”侯希贵喊着司机。
小卧车“嘎”地一声停了下来。
侯希贵和他的师弟兼秘书长刘少鹏从车上走了下来。
“老大爷”,侯希贵迎面向他们走去,亲切地喊着,“爷俩挑着两担这么重的山货,上哪去啊?”
“赶集去!”老大爷一边喘着气,一边吃力地回答着。
“挑这么重的东西,怎么不坐车啊?”
“坐车?”老大爷擦了一下额上滚滚的热汗,望了侯希贵一眼,“这样的山道还能走运货车?再说,有车我们也坐不起呀!”
老大爷一边回答,一边吃力地往前走着。
“咔嚓,”老大爷衰老的脚碰上一块石头,摔了一个趔趄,扑倒在地,担里的山货,撒了一地。侯希贵凭着自己在剧团练就的功夫,一个箭步蹿了上去,将摔倒在地、额上流着血的老大爷扶了起来。
“老大爷”,侯希贵扑打着老大爷身上的尘土,急切地问。“摔着哪儿没有?”
“没有,没有。”老大爷一边摸着自己瘦削的老腿,一边连声道着谢。
“来,请坐这儿。”侯希贵扶着老大爷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坐了下来,“我给你按摩按摩。”
侯希贵跪在地下,给老大爷按摩起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汗水,从侯希贵额上一滴一滴往下滴着。
“好一些了吗?”侯希贵一边缓缓按摩,一边关切地问。
“好一些了。”老大爷微皱着眉,咬着牙关,轻声回答着。
侯希贵沿着脉络,更加认真地一上一下按摩起来。汗水,浸透他白色的衬衣,往下滴着。
“好一些了吗?”侯希贵自己已经气喘吁吁。
“好一些了。”老大爷的眉头舒展了一些。
“我来吧,师兄。”站在一旁的师弟刘少鹏看到自己的师兄实在太累,轻声请求道。
“不行!不行!”侯希贵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你的功夫比我差远了!老大爷这么大年纪了,稍一不慎,就会留下终身残疾呢!”侯希贵一边按摩,一边对师弟刘少鹏说:“你去到附近山民家里弄点水来喝,就便弄点酒来,做按摩用。”
“好!”师弟答应着,飞快向远处一家山民的住屋跑去。
“等等!”侯希贵对走远的师弟刘少鹏大声喊着。师弟刘少鹏站了下来。
“要人家的酒,别忘了付钱!”侯希贵吩咐着,想了想,接着补了一句,“还要多付一点!”
“来,快把酒给我。”侯希贵接过师弟刘少鹏弄来的酒,轻轻抹在老大爷的伤处,一下一下揉着,揉着
老大爷微微伸了一下自己的腿,终于能够站起来了。
“老大爷,喝水!”侯希贵端着水,送到老大爷手中。 老大爷喝下水,脸色好多了。
“老大爷,你家几口人啊?”侯希贵一边扶老大爷坐下,一边和蔼地问道。
“8口。”老大爷一边喝着侯希贵递过来的水,一边回答着,“大儿子去年开山,被炸药炸死了,留下这么个小孙孙。”老大爷指着身前跟他一起挑山货的小孩。“没钱读书,今年辍学了,跟我一起卖山货。二儿子得了重病,没钱吃药,一病几年不起。老伴70多岁,躺在床上,日日夜夜哭喊老大的名字,双眼哭儿子哭瞎了……唉!先生,命苦呀!”老大爷眼里流出了几滴浑浊的眼泪。
侯希贵双手搓着自己的裤腿,不知所措。
“老大爷”,侯希贵揉揉自己红红的眼圈,“你们爷俩的这两担山货我都买下了。”
“啊!您买这么多山货?你是做山货生意的?”老大爷用疑惑的眼睛打量着身前这个高大的眼圈红红的男子汉。
侯希贵点点头,问:“多少钱一斤?”“3毛。”“我给你8毛吧!”侯希贵知道,白给山民的钱,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收的。
“什么?”老大爷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侯希贵没有向老大爷解释,接着问道:“两担一共多重?”
“大概120斤吧,我给你称称。”老大爷要去取称。“不用了,就做150斤吧!”“这怎么行啊!”老大爷摇着头。
“到山外我会卖出大价的。”侯希贵重重挥了一下手,以增加自己说话的可信度,“我先付给你5000元,卖出了大价,我再将多赚的钱付给你。”
侯希贵从身上掏着钱,带的钱不够,便对师弟刘少鹏说,“你先给我垫500元,回去给你。”
侯希贵将一叠票子递到老大爷手中。
“啊!”老大爷用颤抖的手接过侯希贵递过来的一生从未见过的一大把票子,惊疑中带点惊喜地打量着身前的侯希贵:我今天是不是遇到了神仙啊!
侯希贵将车尾箱打开,将爷孙俩的两担山货满满地放了进去。
“上车吧!我送你们回去!”侯希贵扶着老大爷坐进汽车。
汽车在崎岖狭窄的山道颠簸着,侯希贵望着几乎不能通车的坎坷的小道,眉头越皱越紧。
“咔嚓!”汽车陷进小道上一个深坑,怎么也开不出。
侯希贵走下车,将老大爷安排在一个树桩上坐下,自己和师弟刘少鹏一起奋力推起车来。侯希贵大大的肚子擦到了地上,泥土呼呼地扑在他的身上……
“呜!……”推上一点,退下来!“呜!……”再推上点,又退下来!
老大爷想站起来,帮着推车,侯希贵连忙将老大爷按着坐下:“您老这么大年纪了,腿又受了伤,快坐下!快坐下!”他卷起衣袖,又去和师弟刘少鹏一起奋力推起车来。
汽车像一个瘫痪了的病人,瘫在深坑里,怎么也爬不出来。
“少鹏”,侯希贵满头大汗,喘着气对身边汗褂湿透的师弟说,“看样子,是不行了。你去村里请老乡来帮帮忙吧!”
村民们带着木棍,带着锄头跟着师弟来了。
一锄、两锄……一条小槽挖了出来。
“呜……”地一声,小车终于从深坑里爬了出来。
侯希贵用师弟身上所有的钱,支付了村民的工钱。
村民不要,侯希贵将钞票一张一张硬塞到村民的手里:“耽误了大家的工夫啊!”侯希贵十分抱歉地说。
“先生”。身边的老大爷说话了,“您就送到这儿打转身吧,前面的路更不好走!”
“不行!”侯希贵摆摆手,“我一定要将您老人家送到家里,您老人家刚受了伤呀!”
老大爷再次被侯希贵扶上汽车。汽车经过九磨十八难,终于将老大爷送到家里。
趁老大爷不注意,侯希贵悄悄将老大爷的两担山货藏在一个门角里,开着车,艰难地走出了这个小山村。
“到乡政府去!”侯希贵对司机吩咐道。
找到乡长,侯希贵说:“乡里的路太难走,车进不去,山货运不出,我看到山民们的山货一串串烂在树上,可惜呀!这样下去,我们的山民哪年哪月才能走出困境啊!”
“可我们乡里财政实在困难。”乡长无可奈何地双手一摊,“好多最基本的急需工程都顾不上,哪还顾得上修路啊!”
“要想富,先修路。”侯希贵诚挚地对乡长说,“我捐点钱给乡里修路。这次回大陆带的钱不够,我先将这辆车卖了,钱留给你们,再从香港汇点钱来,钱不够,再写信给我,一定要千方百计将这条路修好。”
一个月后,400万元从香港侯希贵的账号打到了乡政府仅存几十元的账号。
三个月后。一条宽宽的乡道,便蜿蜒盘旋在这个乡的崇山峻岭之间。
金色的乡道上,响起了山民们卖完山货后欢快的笑声,人们给这条路起了个名字:叫“侯希贵路”。
四
黑板上用美术字写着:“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侯希贵先生谈自己的童年。
侯希贵微笑着站在铺着天蓝色台布、摆着一盆菊花的讲台前。
台下坐满了睁着大大眼睛的小学生。
“同学们”,侯希贵平和地开始了自己的讲话:“我出生在湖南省汉寿县一户贫苦的艺人家里。这是个‘梨园世家’。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梨园世家’吗?”
小学生们摇摇头。
“旧社会唱戏的叫‘梨园子弟’,有钱人养活我们放在梨园,供他们享乐。因而,世世代代唱戏的家庭,就叫‘梨园世家’。”侯希贵眼里涌上一层悲戚,“在旧社会,唱戏的叫‘戏子’,是社会最底层、最被人们看不起的人。我们做‘戏子’的,常常受到各种各样常人难以忍受的欺凌和压迫。我父亲是活跃在八百里洞庭一个戏班里的一名武生演员,他武功很好,为人正直,不畏强暴,路遇不平,常常拔刀相助。大家看过根据金庸小说拍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吗?”
“看过!”小学生们一齐脆生生地回答着。
“我父亲就像电视里侠肝义胆的大侠。一次,一个财主想侮辱我们的一个女演员,带着一帮地痞流氓,冲进我们的剧团,将这个女演员抓了去。父亲怒不可遏。当晚纵身翻墙,跃进老财主大院,将老财主的狗腿子打得落花流水,老财主被五花大绑捆在床上,父亲不顾生命危险将这女演员救了出来……”
孩子们睁大着惊疑的眼睛,听侯希贵讲着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
“老财主扬言,要将我们一家斩尽杀绝,全家诛灭。我们一家在那待不住了,我便和父亲、母亲流落他乡。常常靠讨饭度日,经常被老财主家的恶狗咬得鲜血直流……”
孩子们的眼里汪满了泪水。
“大家说地主老财可恶不可恶?”
“可恶!”孩子们举着小手愤怒地回答着。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剧团收留了我们。我便在剧团向父亲和其他的师父学武打,我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武打演员。我也继承了父亲的秉性,好管闲事,好打抱不平。帮助人,成了我和父亲的一大乐事。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以后得靠你自己了!你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事业有成,一定要报答父老乡亲。为人处世,一定要积德行善……”’
孩子们眼里噙满泪水,小拳头越攥越紧……
五
全国政协委员、慈善家侯希贵先生捐赠社会过亿大会。
红底白字的会标挂在礼堂前面。这是我国第一次开这样的会。
“侯希贵先生”,一位外国记者十分有礼貌地向侯希贵问道,“你一个人向社会捐赠过亿,在中国,您一定是一位数得着的大亨了!”
“大亨?”侯希贵耸耸肩,笑了:“我的钱是左手进,右手出,右手进,左手出,在银行的存款接近于零。”
“真的?”外国记者惊疑地望着侯希贵。
“是的。”他的秘书长刘少鹏证实道,“我们有时回香港的路费都是向人借的。”
“啊,”外国记者连连摇着头,“不可思、义!不可思议!那么,尊敬的侯希贵先生,您这样做,图的是什么呢?”
“图的是人民过上好日子。”侯希贵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将我用血汗挣来的钱,捐给我的家乡,捐给我的同胞,捐给我的祖国,我心甘情愿。”
外国记者用笔在自己的采访本上快速记录着。
一位香港记者拥上前来,接着问道:“侯希贵先生,在我们香港,很多人都知道,你不吃好的,不穿好的,你常常为家人浪费一张纸而发火,常常将吃剩的饭菜亲自打好包,留着下一顿吃。你常常一件衣服穿十几年,竭尽全力积攒每一分血汗钱捐给家乡,支援内地建设。香港有些好心的老板多次劝您:‘别捐那么多,留点钱给自己养老吧!’您对这些香港老板善意的劝告。是怎么想的?”
“谢谢这些香港老板的关心。”侯希贵微微一笑,“我确实会老的,也确实存在一个养老问题。但是,我多为人民做善事,做好事,时时生活在人民中间,我仿佛觉得自己永远不会老。”
“其实”,身旁的秘书长兼师弟刘少鹏说话了,“我的师兄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中国的大地上,有那么多同胞,那么多乡亲发自内心爱戴他,尊敬他。多少次,我师兄回乡的车被围得水泄不通,乡亲围着他的唯一目的,只是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心地善良的大慈善家。有一次,我们回到家乡,一位老太太端着一碗水,挤过人群,将这碗水送到我师兄手里,说,‘希贵,你喝一口家乡的水。家乡为有你这样一个儿子而骄傲。’我师兄接过老太太送来的水,仰脖一饮而尽,说‘家乡的水是甜的,家乡的人是甜的,人世间的感情是甜的。我们应当永远生活在一个人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甜甜的世界里。’记者同志,我想,我师兄这样的人,会永远受到人民尊重的。”
“你做为他的师弟,你想过没有,他为什么会受到人民如此的尊重?”记者认真地问道。
刘少鹏想一想,说:“因为他有一颗金子一样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