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自我选择与实现的内在动力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发学生自我选择与实现的
  内在动力
  —青岛二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文/法少鹏
  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通过不断强化学校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来达成教育学生的目的,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即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
  生命个体具有自身的潜能与需要,生命也有自我选择与实现的内在动力。青岛二中秉承自主开放的办学特色,立足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呵护,积极探索“依靠一群学生,管好一所学校”的新路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将学生的个性特质和选择需要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
  一、组织:为学生提供自主管理的平台
  随着学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学生会组织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成为国际型人才所需的十项素质要求,必须通过创新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生命活力。在学校积极倡导和学生的持续推动下,学生的管理组织机构更新换代,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学生自治会的基础上,民主议事会和城市化发展委员会(简称“城发”)两大学生组织孕育而生。学生会立足学生发展,主要职能是维护学生利益,组织学生活动,引领团队思想;“城发”立足服务学校与学生发展,主要职能是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民主议事会作为学生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主要职能是监督、评价学生会与“城发”以及学校工作的开展状况。三大学生组织职能清晰,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管理学校。
  由三大学生组织共同筹办的学生代表大会,是维护学生公权与利益的重要集会。与学生相关的所有决策必须经学生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才能生效,除民主议事会之外的另外两大学生组织—学生会与“城发”的产生,必须经过学生代表大会民主通过方可生效。大会成员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各班学生代表身着正装,手捧议案参加会议,行使参政、议政、决策的权利。将学生培养成有共同自治能力的英才,将来才会是有共同自治的公民。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各大学生组织的干部选拔机制渐趋规范。每年由上一届三大学生组织的主席团代表主持换届,通过笔试和面试确定三大学生组织28位主席团候选人名单,进入千人演讲;高一全体学生履行选举权,投票选出10名主席团成员;主席团成员进入最终的答辩环节,答辩主考官由校长亲自担任,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上届民主议事会代表共同参加;最终根据学生报名的意向和答辩成绩,选出学生会主席、校长助理兼“城发”市长、民主议事会委员长及其他主席团成员,充分体现换届选举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管理:为学生创造自主管理的机会
  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享有权利和平等机会。我们坚信:关系学生利益的事情必须让学生全员参与;关系学生发展的事情必须让学生全程参与;关系学校发展的事情必须让学生全力参与;而学校管理的重心下移和权利让渡则是学生广泛和深入参与学校管理的可靠
  保证。
  1.学生在履行着参与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职能
  学校东迁之初,依山傍海的新校园生机盎然,但文化气息不足。如何营建校园文化?学校将这一“难题”交给了成立不久的学生民主评议团,稚气未脱的学生们在自主设计的同时不忘广征民意。两周后,近百份方案提交上来,从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命名、书吧的命名与管理,到学校教学楼东厅的装修、教学区域与学生宿舍的装修、图书馆的改造等,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无不让设计专家们惊讶。当我们真正将校园交给学生的时候,当孩子们真正获得尊重和信任的时候,他们身上的那种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被完全激发出来,他们所带来的惊艳表现也从未让我们失望。
  学校每学年的工作报告有学生代表参与讨论和审议,每年的招生工作有学生代表参与,北大、清华的校长实名推荐有学生代表作为评委参与,省市三好学生和学生干部推荐评审、优秀班集体和创新班级评选等工作,学生代表与学校领导共同组成评委工作组。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作为未来公民的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得到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2.学生在履行着参与学校活动的
  组织与实施职能
  “城发”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学校的纪律、教室及宿舍卫生、节能、安全等检查工作,均由“城发”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会遵循“校内模拟、校外体验、自主感悟、自我锻造”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模拟文化活动,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社团节、电影节、校园辩论赛等大型校内活动,都交由学生策划、组织、运作。拉赞助、请省内外专家做指导或评委、邀国内外大学教授举办专题讲座,每项活动的开展与推进都在磨砺学生的意志与品质,挖掘学生的潜力与智能,丰富学生的见识与才干。学生参与活动,不仅深入挖掘教育的最大价值,更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学生在履行着学校工作的监督与评价职能
  “民主议事会”不仅关注民主,更关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落实。对学生会、“城发”甚至学校的每一项决策及执行的过程和结果都践行着监督和评价职能。会议上,学生代表根据同学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议案。“上周课间操检查,有同学反映个别班级标准不统一,请做出解释。”“本次学生组织换届工作,网上帖子提出的问题是否属实?哪些工作值得反思?”“本学期周五放学时间统一定为下午五点,但仍有个别社团的同学无故提前离校,‘城发’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此类质询经常出现在民主议事会会议现场。在浓郁的民主气氛中,一项项对学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建议,由学生提出并被学校采纳。
  三、制度:让学生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
  学生自主管理的成熟与完善离不开有效的激发和引领。学校通过制度建设,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了多种参与渠道,使学生能够及时、便利和有效地发挥自己在学校和自我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形成民主与平等的意识,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作为一名未来社会人的品质和修养。   1.从班级到学校,学生有及时表达的渠道
  学校在班级推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基本上高中三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每个班级设立民主委员,负责民主监督和传递大家的意见、建议,除了通过学生的三大组织在学校的管理层面发挥作用,学生还可以直接在各中层部门的“接待日”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渗透全校的学生参与管理理念,折射出学校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作用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信念。
  2.从学校到社会,学生有有效表达的渠道
  学生生活在校园,却从没有将自己的目光和视野仅仅投放在校园一隅,而是以更开阔的视野与胸怀,关注着社会、关注着世界。学生通过组织“城市热点论坛”关注城市发展,参与社会事务,如李村河的污染整治问题、城市的交通秩序问题、城市自行车道的设置问题、城市的绿化问题等。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不仅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学生与公民,也在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尽一己之力。学生自治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
  途径。
  3.从个体到团队,学生有便利参与的渠道
  在学校,学生既可以单独提出自己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选课走班的管理;也可以以团队的方式提出建议,如学校水回收利用的可行性方案。学生既可以直接向校长提出自己的设想,如改造学生组织机构的方案;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如学生会在同学中进行关于跑早操的“全民公决”,该份提案经校长办公会研究获得支持。这些合理的途径与方式使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以传达,并且得到
  回应。
  每个学生都是自主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主发展的舞台。学生丰富的内蕴和潜在的智能,已成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对学生权益的维护和对综合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学校前进的不竭
  动力。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把学生自治当作大事来做,当作学问来研究,当作美术来欣赏,才能使学生自治取得美满的效果,才是真正的学生自治。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促成了学生学会由基于自律的自信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最终从自强走向自如,那就是—灵活自如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推动个体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青岛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其他文献
本刊讯 9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2017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委员徐勇、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群等出席  会议。  此次年会的主题是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这是当前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焦点议题。传统文化教育只有通过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才能真正实现健康、有
2015年1月8日下午4点多(伦敦时间),我刚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回到住处,IPAD显示有两条未读微信。点击微信查看,一则是范文霞老师告知:“黄先生今晚8:00医治无效,走了。”一则是朱珊老师转发的黄济先生治丧委员会讣告。顿时,我的大脑一片茫然,悲伤随即包围着我。但是,那时的北京时间已是2015年1月9日凌晨2点多,不便与国内的范老师和朱老师通话,只能期盼着北京那边早点天亮。  一夜无眠,窗
每当看到高原上新来的年轻脸庞,我便不由得想起1999年自己入藏时的那些青葱岁月……  那时,西藏的教育正处在“普九”阶段,中小学亟须补充教员,尤其是高寒地县的缺编情况十分严重。于是,我们同去的6人按需分配到山南地区的几个高寒县,有四人(三男一女)被安排到浪卡子县。从此,我们展开了一段崭新而刻骨的人生旅程。  浪卡子县是山南地区12个县中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的一个,县城所在地海拔4400多米,虽有公路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就是要创造一种优良的学习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教育供给。北京市海淀区在坚持既有教育优势的同时,根据不同学校的自身特点,倡导多样化、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开发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长与发展。在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看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海淀教育人的目标,从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到让更多孩子都能“上好学”,是海淀区基础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目标。
编者按: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德”成为热议话题。本期《专题策划》特邀相关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从基于学生“需要”的关怀伦理视角、“师爱”的内涵解读、关注学生精神生命、“师德”的根本精髓与具体体现以及“尊重学生”——教师须内化于心的道德观念等五方面具体探寻“师德”的真谛,以飨读者。
在波士顿的生活既简单又充实,当时我们每星期都要开一个团队会议,每次有十来人参加,其中有教授、博士后和博士生,学术气氛浓厚,每个星期都能看到学术进展,特别有意思。  我初次见到先生是1994年在科学院遥感所参加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会议上。先生身穿黑色大衣,一进来先给大家发烟。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有点儿惶恐,没见过大名鼎鼎的学者给所有人发烟的。后来我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到UMASS Boston和波
金沙小学是这样一所学校:在这里,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同的孩子;没有不好的教师,只有不同的教师。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能去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善于做什么,不善于做什么。不断地发现、改进、创造,是金沙小学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感到幸福的源泉。  2016年金秋的金沙小学,校园里静静地发生着某种让人欣喜的变化。学生们的课堂上迎来了不同的“新”教师面孔;教师们的课堂中,涌现了更多不同个性的“新
美国教育学家莉莉安·凯茨(Lilian Katz)教授认为,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在三个层面进行:知识、能力与气质,而气质是最重要的目标。福建省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晋江四小”)提倡气质教育,其内涵不仅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而且是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是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和個性化特质。因此,学校围绕“培养有气质的学生,蕴育现代化小公民”的校本课程改革总目标,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校
2013年11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老中青三代教育学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隆重开幕。中国比较教育创始人、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主席顾明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学报》执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于述胜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80后新锐王熙老师分别作为老、中、青三代教育学者的代表针对“教育的文化自觉”展开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1]”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发展、情操陶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渐渐得到重视。但是,即使一些学校投入的建设成本高,由于忽视儿童兴趣和认知发展特点等,并未发挥良好的文化熏陶的  作用。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