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所产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有好茶,平地有好花。在武夷山风景区内,沟壑纵横,漫射光充足,迷雾笼罩,相对湿度大,土壤多以红色沙砾岩为主,土质疏松,通透性好,加上畅通的水循环,物种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链。
  位于这里的茶山优势明显,首先是小气候环境明显。这里的温差变化小,年平均气温约18.2摄氏度,极端气温介于0摄氏度到39摄氏度之间,年降雨量在2200毫米左右,能很好地满足茶叶生长的条件;其次是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充足。景区内沟壑纵横,阳光不能直射,能够有效减少风沙对茶叶的侵蚀,同时对太阳光线形成阻挡,被水分子和沟壑折射,形成了丰富的漫射光,而茶叶在漫射光条件下容易生成大量氨基酸(我们平时在品茶过程中尝到的清甘味道其实就是受氨基酸的作用而产生的);景区内土壤育茶条件也较为成熟。作为成熟的育茶土壤——红色沙粒岩,土质疏松,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得当,加上当地茶农追求品质不重产量的好习惯,通过客土和施用油茶饼肥,增进了岩茶内质。这种土壤利于渗水,有益于茶树的根部生长,同时红色沙粒岩还易风化剥离,岩层中含有的有益元素及矿物质容易被茶树根茎吸收;景区内生态系统也较为完善,多生长松、杉、栲、竹等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到80%,使得茶叶混生在花草树木之中,常绿树木可以为茶树遮光挡风,根系发达的树根可以把深层土壤中的养分吸收到地面上,循环被茶树吸收,同时树木的阻挡还可以隔离茶树病虫害传播扩散。所以,武夷山自古就有“山以茶名,茶以山名”之美誉。武夷山是一座文化名山,更是一座产茶名山,特别是在茶叶种植方面,拥有如此多个“得天独厚”,产出的茶叶又几乎都是精品,难怪古人曾发出感慨,称武夷岩茶是“天赐所产”。
  武夷山的特殊地貌决定了这里的山载土不多。当地的茶农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总结出一套高超的茶叶种植方法,即“石座作法”,又叫“凹岩寄植法”。茶农们在山坳、岩凹、石隙、石缝处,沿边砌筑石岸,将土壤填充其中,像种植盆景一样种入茶种,构筑“盆栽式”茶园。从全国来看,这个种茶方法属于武夷山特有,其它茶产区非常少见。由于此法耗工费时,如果茶叶经济价值不高的话,是不可能采用的。武夷山风景保护区里的茶园面积普遍不大,是生态、系统、有机的茶叶产地。因为种茶不像种菜,几百亩上千亩相连并不见得能够种出好茶,种茶靠的是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国茶经》里把武夷岩茶千百年来风靡不倒的这样一个状态归纳为三个原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品种名枞(基因优势)、精益求精的加工工艺。
其他文献
温暖的红色、褐色似乎在事茶的炉具、瀹茶器里占了主要色调,但其实也有例外,比如南丰泥炉。想古时夏日,山中有竹有溪,溪边有茶亭,茶亭旁又有专事煮水的一阁小亭,梳着发髻的茶童燃起柴火,轻轻盖上一层榄炭,慢摇蒲扇,青烟从屋檐下飘出,幽寂的山间便有了带着松脂香的烟火气息。这气息里的炉膛逐渐温热直至炽热,令周遭的空气也增加了热度。而这小炉看上去却清凉如故,毫无燥热感。何故?原来这是一只外形六棱、每一个棱面上印
期刊
展会外景  年度茶业盛事——第十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4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将于11月20-24日继续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C区盛大举行。本届展会将全新升级,进一步彰显“全球茶业第一展”的龙头地位,中国乃至全球茶市“风向标”和“温度计”的效应不断加强。  据悉,本届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上届的50,000平方米扩展到70,000平方米,有上千家中外优质企业参展,展品更加丰富
期刊
安溪人制作铁观音的历史差不多已有300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一代代安溪茶人摸索出了最合适、最能体现安溪铁观音特色的制作工艺。但近20年来,安溪人为了开拓市场,不断改变制作工艺,创造出许多新口味,却也越来越偏离传统。时至今日,面临诸多市场压力与挑战的安溪人渐渐回味过来,开始重新踏上回归正统、追寻古早味的道路。  “正味”情结  2001年,随着清香型铁观音的热销和空调做青技术的普及,“拖酸茶”渐渐
期刊
一堆零散无序的花材,经由纤纤巧手,或剪或裁,或去或留,便组合成一件精雅的花艺作品,将自然界中最淳朴、最明净的美好呈现出来,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一堆零散无序的花材,经由纤纤巧手,或剪或裁,或去或留,便组合成一件精雅的花艺作品,将自然界中最淳朴、最明净的美好呈现出来,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常定华眼中的中华花艺。她来自台湾,是台湾中华花艺基金会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广和传授中华花艺。许多媒体将她伺花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浙江是全国茶园面积最大、产茶量最多的省,但如今浙江茶园面积已落在贵州、云南之后,产量又略输福建,茶叶批发市场规模不如广州、北京和济南等地。在此背景下,200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战略构想;2011年,西湖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龙井茶原产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2012年,“杭为茶都”建设被列入“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茶都建设成为杭州经济社会
期刊
不论是民间的茶道教室还是学校的茶文化科系,讲授小壶茶法总是要这样安排上课的内容才能有效地让学习者理解与应用:  假设以一周二节课作一单元,第一周先让大家了解小壶茶法在各大泡茶法中的位置与所需的道具。各大茶法尚有盖碗茶法、大桶茶法、浓缩茶法、含叶茶法、抹茶法、旅行茶法、冷泡茶法、泡沫茶法、煮茶法。玻璃杯泡法归入含叶茶法,鉴定杯泡法归入小壶茶法,很大的大壶茶归大桶茶法,小一点的大壶茶归小壶茶法。  第
期刊
当我们说禅茶的时候,禅茶该是一种茶道表现的内涵与形式之名称,而不是“禅加茶”就等于是禅茶。“禅加茶”是现在一些人的做法,他们把禅的元素排列入泡茶喝茶的过程,比如一定要到寺庙里才可以办禅茶的茶会,否则没有信心让大众臣服这是禅茶;比如一边泡茶一边请一位禅师在旁讲解禅的典故与学说,你泡你的茶,我说我的禅。或将“禅饰品”加进茶席,比如:在背景挂一幅大大的“禅”字,穿上禅修的服饰泡茶,或在深山野林盖了间禅式
期刊
12月20日至28日,是我第六次到广东最大的产茶区梅州市的时间,期间考察了平远、丰顺等茶区,经过大埔、梅县、蕉岭、兴宁等县城,参观了几家具指标性的茶企,颇有感触。客家茶产业还是有很大的提升和进步的空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扬客家传统茶文化的家庭教育。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分布全球9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家人约有1亿。  自古客家人就喜欢种茶、喝茶。客家的“原乡”福建、广东、江西
期刊
朋友问:东京有什么好的?搔脑踟蹰,常常无言以对。  如今“世界是平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海客归来再谈瀛洲,已然无奇可谈。想想自己旅居东京多年,虽归国日久,且又时常进出,仍念念不忘彼处风物,说到底,无非也是一种念旧之情。对我来说,东京可圈可点之处并非没有,比如东京神田的“神保町古本屋一番街”,也就是旧书店专门街区,或可称一奇。  神田神保町地属文京区,算得全国文教的首善之区,明治大学、筑波大学、
期刊
壹  李树花开。三月十七日,突然降温,冷风肆意,小白花纷纷扬扬落下,像雪。在蓝天的映衬下,一张民国花布铺就在成都安仁古镇的这个小院。前几日,季先生问我:明轩庭院如何设计布局?我连着回答先生三个不动:墙面不动、地面不动、老缸的位置更不去移动。先生顿然皱起了眉头,他担心如何让一个人在这个小院里获得片刻的惬意与愉悦。在一次次沟通中,项目向前推进。正值春天,望到小院李花绽放,我更加肯定了内心的想法——精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