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丰年盼改革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苏辙
  
  财政部门预测,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可能实现8万亿人民币,将成为全球第二财政大国。对这个消息,舆论却一边倒地充满谨慎和担心。这清楚地表明,或许我们的财政已经解决了“如何收钱”的问题,却远远没有解决“如何花钱”的问题。近几年来的形势,尤其是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表明,财政改革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富国”的唯一目的是“富民”
  
  在对八万亿财政的质疑中,一个响亮的声音是:财政收入是国家“与民争利”,国家从蛋糕中切的块头大了,民众口袋里的钱就少了。因此,改革的方向是对民间减税,降低财政在GDP中的比例。
  这种说法有道理,但是却搞错了财政的角色,容易使人们忽视财政改革的真正方向。错在哪里?错在把“国家”当成了和民众并列的利益主体,把社会财富划分成了“国家的”和“民众的”这两块。但实际上,“富国”的唯一目的是“富民”,政府(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应当有自身特殊利益。所有的政府财政收支,既不是国家的,更不是财政部门的私有财产,而都是为着“富民”服务的。是把钱留在老百姓手里自己花,还是交给政府统一来花,无非是老百姓花钱的两种不同方式。并且,这两种方式都有必要性,毕竟有许多事情只有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办到。因此,“国”和“民”之间,不应是“争利”的关系,而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政府只能把“蛋糕”在民众之间重新划分,而不是自己要分到蛋糕。如果政府可以有自身利益,是不正确的也是危险的。
  因此,考察财政制度,不应当从“国”和“民”之间的份额来看,而主要看“国”的那部分有没有“钱为民所用”。我国2008年财政收入占GDP的26%(当然关于这个数据与其他国家是否可比,有诸多争论,按照大多数估计,至多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目前表面上国富民穷,主要不是由于财政收入过高,而是没有很好地做到“用之于民”。
  讲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为财政改革找到正确方向。例如,和财政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连续多年节节下降,从80年代56.5%下降到2005年最低时的36.7%。那么,仅仅靠“减税”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实际上没有解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对各种资本尤其是外资的税收优惠、出口退税不一而足,但是农民工工资没有增长的状况却维持了多年。减税所提供的优惠,主要转化成了资本所得,而并没有到达工人手里。而我们目前的课税主要集中在生产和消费环节,真正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税收——遗产税、财产税以及资本收入的所得税,还主要停留在理论上。2008年,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收入只占财政收入的6.1%和1.1%,因此,不能简单的说,是政府财政税收过高导致了劳动者报酬低,而是由于(1)初次分配过于向资本倾斜,主要表现为企业未分配利润过高;(2)二次分配的力度不够,真正高收入人群的税没有收上来,真正需要被转移支付的群体又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甚至政府财政还以补贴“纳税大户”等形式,实现了反向的收入调节。不是钱收多了,而是没收对人、没花对地方。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仅仅靠“减税”,恰恰相反,对于高收入、高财产群体还要加强税收的力度。目前一些观点从“不可与民争利”出发为自己争取税收优惠,恐怕不是真正为大多数人着想。
  
  告别市场财政 建立公共财政
  
  另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做财政工作。财政是什么?财政是市场失灵的产物,没有市场失灵,就没有财政。如果市场有效,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买该买的东西,没必要通过政府来买。因此,财政工作的思路,应该是弥补市场失灵。财政的作用无非(1)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比如医疗教育,因为这是人参加市场活动的基础;(2)调节市场带来的失业、收入差距等问题;(3)提供市场失灵的产品,比如基础科研,保障性住房等。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目前的财政,很大程度上还是“市场财政”。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7426.48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0.8%,与4万亿的刺激经济投入相比仍是一个零头。而2008年美国仅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就为29.5%、德国为54.3%、加拿大为45.4%。
  我们的财政支出还是注重经济发展,在刺激经济中大干快上的基础设施,许多是地方政府竞争造成的,不敢说是否过剩,但至少没有充分反映当地人民的偏好。
  最明显的“市场财政”表现在住房上。目前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缓慢的最重要原因,是在定位上把房地产业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财税政策服务于这一定位,一切以多收税为目标。这种定位,必然导致高端需求、投机性需求膨胀,而没有什么利益的自住性、保障性需求被忽视。转眼看日本,日本在五六十年代住房紧张的时候,政府直接建立非营利性的公共机构,搞了十年的公共租赁房和平价房的建设。短期贴钱,长期获利,这是真正的公共财政。
  而在有的公共服务领域,即使近几年在大张旗鼓地改革并增加了投入,但是思路仍然没有转变,还是强调“用市场的办法提供公共服务”,这还是一种“市场财政”。比如医疗,“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还很流行。殊不知,如果“购买服务”有效的话,就不必有劳政府了,老百姓自己就可以“购买服务”,医患之间有信息不对称,医院和政府之间同样有信息不对称,甚至更严重,所以,“政府购买服务”实在是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南辕北辙远矣。导致最近几年财政对医保的支出增加了,但是医院大处方、滥用药和检查的行为也增加了,这便是“购买服务”的思路带来的后果。这种状况,也是财政收入增加很快、但是老百姓幸福感增加不多的重要原因,财政不仅是花钱,更有把钱花好的责任。绝对不能满足于“反正我财政掏钱了”。
  对于增加民生支出,有观点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财政对公共服务不能支出太多。但事实上,我国医疗、教育支出的比例尚未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比例。再说,政府多大程度介入公共服务,是一个“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和资源绝对量多少没有关系。反倒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强调公平更加重要,因为不公平就可能有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而经济发达了倒无所谓了,反正折腾得起,美国的医疗不就折腾了几十年么。说“公共服务水平要符合国情”是正确的,但是说因此就要财政少负责任,恰恰是说反了。我国最近几年,医改走在前面的,恰恰是西部地区。
  
  财政改革的切入点
  
  收入分配的调节,公共服务的提高,民生的改善,归根到底都要靠财政改革。一是调节财政收支的结构,强化收入分配的作用;二是加强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同时提高支出的绩效。
  然而,目前似乎进行财政改革的动力是不足的。财政改革是对既得利益调整最大的。例如,炒作多年的物业税、房产税、资产所得税,却迟迟没能出台。最近,听说在企业家中兴起了一股移民浪潮,原因居然是担心“再来一次均贫富”,从这里,既能看出财税改革的紧迫,也能看出财税改革的难度。
  另一个原因是,有什么动力改?近些年来,许多部门建立了问责制,效果比较好。但是,没听说过财政部门被问责。财政部门的“绩效考核”,似乎考核的就是财政收入增长,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如此,经常看到“某某市今年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的新闻。然而,财政部门的另一个职能——花钱,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考核。考虑到许多财政支出的审批权在财政部门手里,那么这些钱花的绩效怎么样,也应该纳入考核范畴,这似乎应该是一个切入点。
  财政改革还要解决,要提高支出绩效的问题。有人认为,政府办公共服务,必然导致效率低下,所以还是能交给市场的就交给市场。确实,公立部门人浮于事、效率低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解决的办法不是交给市场,因为政府本来就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要解决政府失灵,办法是深化治理、加强监管、扩大民主。因为说到底,财政就是替老百姓花钱的,花的怎么样,除了通过市场之外,老百姓还有别的手段进行监督。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每年要召开从中央到地方的“卫生大会”,各界代表参加,代表一共有十万人之多,开会的内容,就是审议当年的公共卫生支出花的怎么样,许多欧洲国家的基层,都有由当地居民组成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审议公立医院的财务支出。这种思路,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吧。
  回归公共财政已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效率的提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尤为重要。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中注重知识内容的体现,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内容相对较少。因此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教学效果   一、 导学案的编写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课堂教学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微课更是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中的新宠,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发,对如何在其中应用微课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教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 引言  微课的产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微课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抽象、乏味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且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可见
2005年的软件业有两个标志性事件:Salesforce.com的大获成功与微软发布Live战略。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寓意着软件业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正发生重大变革。   在Salesforce.com成功之前,传统软件业一直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对客户的不公平性;第二,现有的软件业很难再大规模地扩大。   对客户的不公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软件提供商没有向用户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在软
摘 要: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进行反思后再设计,围绕学习目标,抓住关键点,设计高质量的“大问题”,学生在探究“大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关键词:逻辑推理;素养;大问题;教学实践  一、 概念界定  逻辑推理是从一些数学事实、概念、定理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是数学思维的主要形式。具有逻辑推理素养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有条理、有方向,使学生的交流更加合乎逻辑
本报综合消息 日前,思科发布2006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2006 财年第二季度的净销售额为 66 亿美元,与 2005 财年第二季度的 61 亿美元相比增长了 9.3% ,与 2006 财年第一季度的 65 亿美元相比增长了1.2%,毛利率为67.1%,高于去年同期的66.9%,以及分析师预期的66.6%。2006财年第二季度思科的运营现金流为1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亿美元,以及上一季度
摘要:在初中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如今的初中音乐欣赏课已经成为中学音乐课程中的不能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欣赏课能让每一个初中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许多的音乐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这其中包含了尤其丰富的音乐、历史等学科知识,也间接地能够帮助学生从学到的每一点知识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促进学生能够各方面协调与发展。所以初中音乐欣赏课,是教育现在初中生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是对学生的情绪方面
王淦昌(1907-1998)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以及核电站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位实验与理论兼长的物理学家。  王淦昌是旧中国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他亲身感受到国家衰落、受人欺凌的屈辱,他一生都充满着家国情怀,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抗战时期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捐献给国民政府;几十年后,他又隐姓埋名投身核武的研制。  王淦昌成就斐然,富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他的同事、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终结方式跟别的朝代不一样。其他王朝多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而清朝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可是它并没有推翻清朝,相反,清朝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又延续了三十多年,最后被辛亥革命推翻;别的王朝被推翻后,新王朝取而代之,皇帝易姓,江山易主,中国历史会进入另一个轮回,而清朝被推翻后,封建帝制被彻底终结,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以上两条之外,清朝的解体
中非论坛过后,道路拥堵的现象重现北京。人为限制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可是,智能交通何时才能有用武之地?   11月1日晚上8点,北京居民的手机大多收到了一条短信:市交管局提示,为迎接中非论坛宾客,2日、3日机场高速路将采取交通管制。往返机场请提前出行并绕行货运北路、机场北线、京承高速路。   就在中非论坛开幕之前,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曾对媒体表示:“中非合作论坛或将变成北京奥运的一次预演。”为了迎接这次
近现代以来,屈原身上有两个标签,一是爱国主义志士,二是浪漫主义诗人。对于这两个标签,论者见仁见智。屈原实际的作为,有两点是清楚的。第一,他是楚国贵族和高官,人品高洁,遭谗流放,秦灭楚后忧愤自尽。第二,其作品极具楚人特色,想象瑰丽,情思飘逸,文字恣肆汪洋。屈原与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孟子和庄子比他年纪大,在世年份有重合,这三人都不曾谈及彼此,但足以引人遐思。我们或许可以说,在屈原身上,既有邹人孟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