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错失小金人,梅姨却颠覆了这部男人戏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美国已是国师级导演,他豪掷5000万美元,以接近一部大片的资金规模,拍摄了这部看起来像是中小成本的影片。
  尽管没有大场面,无非是编辑室、客厅、卧室等室内场景的悠然流转,但仍透露出低调而奢华。这部以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为蓝本的历史片中,服化道极其考究,镜头语言内敛精致,叙事节奏上,沉稳而不失于滞重,到了后半段,故事流畅到可谓动人心魄。
  如此看来,这算是斯皮尔伯格历史题材的一贯手笔。在他的作品序列中,《华盛顿邮报》不算优秀,但也不失“国师”水准。它工整,一切恰当好处,是一个顶级团队的正常发挥。只是,对于熟悉斯皮尔伯格的影迷来说,它可能略欠新意。
  在笔者看来,真正令这部原本略显平庸的历史大片,显示出几分诡异趣味的,并不是它表面上讲述的媒体与美国政府斗争的历史事件,而是其中隐含的有关女权和女性主义的隐秘故事。
  在影片中,这两个主题并没有和谐共处,而是互相挤占,明争暗斗。因此,片子只是看上去工整,但在文本内部精心的算计和不协调的冲撞,又充满另一番意味。借历史事件来对话美国当下的政治环境,从而豁开一个文本外的解读空间,也许是这部片子更大的意义所在。
  为了捋清楚这个命题,我们首先要问,为什么创作者选择了《华盛顿邮报》?
  其实,无论从何种意义上看,《华盛顿邮报》在整个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中的戏份,都不具备一部优秀电影的开掘空间。那段历史真正精彩且值得挖掘的部分,比如友刊《纽约时报》的冲锋陷阵及其悲催命运,比如冒着生命危险的泄密者,反而处理成了旁枝末节,着墨不多。对于历史叙述而言,邮报的记者编辑们原本应是最平庸的部分。因为他们过于平淡,或者说过于幸运,戏剧性显然也应是最低的。
  拍摄过《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以及《林肯》《间谍之桥》这类历史片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历史呈现早已有他独特的手法。他更稔熟于以精准的视角,在历史事件中构建戏剧冲突,挖掘人性。如此一个历史题材老手,却在《华盛顿邮报》中舍大求小,丢了西瓜拣芝麻,有些费解。
  片中一众男性编辑记者,看上去比较扁平,缺乏起承转合,甚至有脸谱化的倾向。但他们却烘托出一条关于女性反抗与成长的故事线,即邮报女掌门人,格雷厄姆的遗孀凯瑟琳,决定出版泄密文件的心路历程。梅丽尔扮演的凯瑟琳,在丈夫去世后,从一位毫无工作经验的家庭主妇,化身一家古老报馆的掌门人。她是以一种颇具象征意味的方式登场的:昏暗的房间里,她从睡梦中惊坐而起。
  接着,她穿着家庭主妇的典型套装,优雅地出现在不同场合,跟报社下属、董事会和银行家等不同的男人们交涉。这些男人往往以包围的态势,将她紧密围住。如此充满紧张感的场合里,她努力保持着仪态,却不免露出一个小女孩式的天真和慌乱。在这个大权在握的职位上,在男性掌握运作规则的体系下,她太过稚嫩,急需成长。
  凯瑟琳在影片中承担的使命,一是要推动邮报公司上市,募集资金,解决生存问题;二是随着五角大楼泄密事件波及渐广,她必须在利益和良知之间作出选择。而左右摇摆的过程,也伴随着她对男权的对抗,以及自我觉醒。
  片中许多场景里,凯瑟琳都处在众多男性角色的包围之下,这个手握大权却又非常柔弱的女子,构图分配上不断被男性挤压。直到最后,当她毅然做出决定,下令出版印刷的时候,终于从紧张的构图中解放出来了。
  不同于《三块广告牌》中硬碰硬式的对抗,凯瑟琳阴柔、迂回得多。比起前者以男性特征来塑造女性,老直男斯皮尔伯格这次神奇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女性主义的女性角色。这或许是编剧的功劳,或许该归功于演员梅丽尔的表演——这也成为她再次刷新纪录的奥斯卡第21次提名。
  对比整部电影的人物塑造,反而是这位跟泄密事件没有直接关联的妇人,走出了扁平的人物图谱,完成了一道优美的弧光。
  尽管在整个故事的男性群像中,凯瑟琳的戏份占比并不多,因而很多影迷更为关注政治与历史的宏大主题。然而,影片过度精心设计的女权表述,比如当男人谈事情女人撤退的客厅戏,比如法庭上为政府官员打工的非裔女孩,以及那个反复出现的男人包围女人的构图……影片密集的女权指向,反而使得政治与历史的宏大框架,变成一出女权戏的外衣。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剧本没有选择更有故事性的《纽约时报》。因为后者的编辑室里是清一色的男人,無法塑造一个女性角色。
  这并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也并非是说女权就不能言政治,而是导演和编剧们过于贪心了,既想映射政治,讲述新闻自由,又暗合好莱坞当今的女权潮流,彼此拉锯,最终失衡。
  本片署名第一编剧的,是一位女性编剧丽兹·汉娜,而男编剧此前写出过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的剧本,类似的故事自然是他的拿手好戏。两人似乎各有分工,但他们也各有表达,各自写出了一个主题,相互冲撞,从而致使一定程度的分裂。
  而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或将长期规训着好莱坞的创作者们——没人敢拍一部全是男人的戏。
  现实与电影的相互映射,使这部影片别有意味。电影里,凯瑟琳需要牺牲她与白宫强权者的利益关系,从而站在良知和道义的一边,以此完成一个女性角色的自我觉醒,坚定而富有感染力。
  在当今的好莱坞,Me Too1运动如火如荼,凯瑟琳的扮演者却因为沉默于韦恩斯坦事件而遭致指责,公众愤怒,甚至骂她伪善。此前,韦恩斯坦也被认为是好莱坞只手遮天的强权人物,梅丽尔与他有过多次紧密合作。直到后来,梅丽尔多次公开谴责韦恩斯坦,并解释不知晓韦恩斯坦性侵女星的罪行,这并不能打消公众对她刻意保持沉默的猜测。
  正义可以如此确凿,只因为那是电影。
  (1 Me Too,是2017年10月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事件后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一个主题标签,用于遣责性侵犯与性骚扰行为,鼓励女性在推特上公开被侵犯的经历,以使人们能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普遍性。自此之后,数百万人使用了这一标签来公开她们的不快经历。)
  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2017)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丽兹·汉娜 / 乔希·辛格
  主演: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汤姆·汉克斯 / 莎拉·保罗森 / 鲍勃·奥登科克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12-22
其他文献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这个是已经被科学实验反复证明的事实,且是国际上一个具有高度共识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烟民在中国。中国人对吸烟的爱好使其成为一个拥有3.5亿烟民的市场,烟民比例在世界上最高。中国又是全世界烟草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最便宜的香烟一包只卖几元钱,’吸引着跨国烟草公司前来淘金,也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的重点关注对象。全国政协委员、中
同样搞新农村建设,华西村为何搞得特别美?同样是农村基层干部,华西村干部的威望为何特别高?同样抓思想教育,华西村的风气为何特别好?——这是到华西村参观的人提出的共同问题。2006年12月22日是华西建村45周年的日子,笔者深感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对华西村作一番探索。    华西村为何特别美    谈到华西村的美,许多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华西村是“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也有人赞叹道,华西村是一座
一般情况下,现在普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基本上还不属于刚性需求。河南南阳公民王清向全市181个政府部门申请信息公开,要求获知“三公”消费——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有关信息,想搞清楚政府把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了,这在目前确实还属于一种“特殊形态”。并不是公民王清得了“公务信息稀缺焦虑症”,更不是像有的部门所言的王清是不是在搞“间谍”,王清只是在履行公民的“公共权利”,这是为了公共利益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最保险的职业生涯模式莫过于经过多年奋斗,积累充分从业经验,最后进入某家大型企业,进入管理层;或者,进入大学做老师,进入政府做公务员。薪酬、福利、保险,带给每个人的是生活上的安全感。  然而,一股新生代力量降生。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稳定工作、福利保障的安全襁褓,开始背对职场,剑走偏锋,勇敢地迈向SOHO。  SOHO是对既定生活模式的背叛,也是对未来生活
“职场上哪有什么忠诚?如果非说有,就是忠诚于薪水!”这是众多普通员工关于职场忠诚的一种代表性论调。  “要想留下人才,就得靠市场经济获得的效益来充分地刺激!”这是部分小老板的一种用人理念。  当许多人动不动“用脚说话”的时候,“叛变”“不忠”等词语也开始趋于流行。思想和市场的解放,也预示了从一而终的职业时代的终结。    唤醒员工的忠诚    “我这里的人员流动性太大了。新员工进来不过一个月、半个
“民生”是近年来出现在媒体和民众言谈中最多的词汇,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这一词汇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尤其是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和今年的“两会”,“民生”这两个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重视。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中,
同学患绝症,河南女孩曹恒蕾尽心帮助。同学临终发短信把母亲托付给她,曹恒蕾一诺千金,在同学去世后,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抚慰受伤母亲的重任。如今,这位21岁的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曹恒蕾,被多名教师一致推荐为“2009年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同学临终托母    2007年9月,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乡张岗村一户贫困农家再次迎来喜讯,19岁的曹恒蕾被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录取,而她的
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改革。30年前,农民满腔热情地实行“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取得农村第一阶段改革的辉煌胜利,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而今天,从南到北,农民们又在满腔热情地建立农业合作组织。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在许多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
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8月22日以国土资发(2005)166号文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一、严禁“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二、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以租代征”的,按非法批地从重处理;单位和个人擅自“以租代征”的,按非法占地和擅自出租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从重处理。可是,一些地方仍我行我素,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时间跨度从1925年达1949年。人们关注着杨氏兄弟姐妹不同的命运,也看到各种军服也在这20多年中闪亮登场。    英姿疯爽的黄埔军服      剧中杨立仁通过楚材介绍成为黄埔军校的参谋教官,而立青也在国民革命元老董建昌和共产党籍黄埔政治教官瞿恩的帮助下,考入了黄埔军校。他们所穿的是当年国民革命军的军服。  当年的国民革命军军服和北洋军军服相似,不过将上衣的立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