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概念本质,感受数学魅力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念课就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有些概念课就像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说的种子课一样重要,他是后续学习的种子,需要学生完全透彻地理解概念才能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本文以方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如何研读书本中的概念本质,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展开智慧教育,感受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概念本质;方程;数学魅力
  新课改对于概念教学的要求是淡化概念表述的形式,而注重其实质。所以,这需要老师透彻地研读教材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从而突破重难点。
  《认识方程》就是一节概念课。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度解读教材中对方程的定义。教材中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关键词便是未知数和等式。以往我们往往会借助天平两端的平衡来引入方程,表示两边相等。但如此教学效果怎么样呢?一线教师会发现学生不肯用方程解决问题,或是会列出形如:x=40-3×5的方程。我们不禁要反思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很可能就是老师的教学出了问题。特级教师俞正强对方程的定义做了更深入的理解与阐述。我们也不禁要问:老师的教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方程中概念定义的理解与把握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展开怎样的教学设计环节。下面就结合俞正强老师关于方程的教学建议与论述谈谈我的启发。
  一、方程的概念界定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中定义:像10=x+2,4y=20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人教版教材五年上册简易方程中定义:像100+2x=250,3x=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
  综合两个版本教材中对于方程定义都大同小异,大致都为:类似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问题就在于里面的关键词:未知数和等式的理解;等式与算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量关系与数量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只有搞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对方程有正确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形而上学的方程,从而展开教学设计。
  二、有关方程的教学思考与尝试
  我们在进行认识方程的教学时,应将定义中等式的概念体现在自己的课堂中,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方程的定义,并用方程在来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方程是一种平衡上。怎么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这种真实意义,发挥出方程原本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优越性与便捷性?这就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旧理念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
  学生在天平这一媒介下第一次认识了方程,给学生留下了天平左边和右边保持平衡,某一边的砝码由石头代替了,成了未知数,像这种类似的算式就叫方程的初印象。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更愿意将方程运用于较复杂问题的解决。虽然天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方程的基本意义,但是不在具体情境下的教学是没有内核的。
  学生已经学会用算式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从甲地到乙地,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完全程,问从甲地到乙地有多少千米?学生会用乘法的意义或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来列出算式40×5=200(千米)。這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算数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轻易解决这类题型。
  老师这样教:我们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这种题目,并在黑板上板书。解:设全长为x千米,列方程为x÷40=5。接下去的问题就变成了解方程。学生会怎么想呢?若根据这种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学生不能体会使用方程的实用性和简便性,还使解决问题更加麻烦,就会对方程产生抗拒心理。为了应付老师必须使用方程的要求,学生就列出了x=40×5的方程,这还是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变成了形式主义的理解。
  (二)新理解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
  《方程的认识》是关键课,一定要到问题情境中去认识,去体验等量。等式不应该仅仅表示两边一样多。他表示两个研究对象有一个相等的量,在具体的情境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相等的量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举例来说什么是算式,什么是数量关系。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完。这里的研究对象是这辆汽车,40千米是小车的速度,5小时是小车的时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速度×时间会产生一个新的量,就是路程。这里的“=”表示产生一个新的量,就是算式。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用的是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
  理解了什么是算式和数量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什么是等式和等量关系。从甲地到乙地,货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完全程;小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4小时行完全程。这里出现了两个研究对象。货车的数量关系是完整的,小车的数量关系同样是完整的。本来两者互不相干,跟问题1一样,产生一个新的量就是路程。他们两者都是在甲乙两地这条路上行驶,并且都行驶完全程,也就是路程相同,这个量就是等量。根据这个等量可以列出40×5=50×4,这就是等式。
  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创设情境:从甲地到乙地,货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完全程;小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几小时行完全程?这里需要分别用到货车和小车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40×5=200(千米)200÷50=4(小时)
  在这个基础上老师介绍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解:设小车需要x小时行完全程,列方程为40×5=50x。学生自然能感受到在这类题型的分析上用方程比用算式更简便,体现了学习方程的必要性及优越性,学生的情绪得到纾解,学生更乐意采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结语
  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只有深度研读教材中的每一个概念,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才能带领学生播撒下充满生机的种子,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强大优势和魅力,自然乐意进一步的运用方程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李志祥.精准研读教材,着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J]. 神州教育
  [3]  俞正强. 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逐渐推行了素质教育,推动教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识字作为教学基础,对提高小学生语言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才能够提升小学生识字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精心学习和研究优秀的识字教学方法,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之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授课一定要看重阅读培养,带领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项环节,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寻找优秀课外作品去閱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那么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如何培养进行研究,最终给出可行方案。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语文学习非常注重阅读,特别是小学语文文章的词、句多学习,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在人物描写习作中往往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如描写外貌罗列太多,毫无特色;描写动作使用动词不准确或不会用连续性动词具体写;描写语言过于啰嗦,没有突出主题;人物在事件里的表现没能具体描写而是用讲述性的语言概括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进行人物描写习作技巧和方法的创新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人习作水平。让学生能写出突出人物特点的习作,老师可以对通过指导学生选用典型的事例,开展有针对性的神态描写、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让人们越发重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多数室外课程,即要让学生在室外进行体育运动,促使學生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强化。但也有室内教学,室内教学一般是在外界天气不适合开展户外教学以及需要讲述体育健康理论知识才会采用。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程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教师重视构建室内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鉴于此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十分迅速,加快了新课程改革进度。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从数和形两方面入手,它们包含了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两条主线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形结合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根据科学手段来理解代数和几何中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形结合;应用探析  前言  小学数学新课程要求,小学生
期刊
今天,咱们在这开会。主要是为了明年的高考,是为了给同学们打气助威。我在这想说十二个字:我爱你!我信你!我帮你!我等你!  我爱你。  你第一次踏进教室,也许你没有感觉,可我对你一见倾心。两年的朝夕相处,你我渐渐的相识相知,也许你没在意,可是我确信: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你,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有时,我会用微笑表达;有时,我会用批评表达;甚至有时,我会对你体罚。不管怎样,我保证,我的心里对你有满满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对于学生本身的培养及关注。“以学定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其核心策略就是“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对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以学定教是一种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
期刊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
期刊
与你的约定真美  “上课了,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思绪把我拉到了开学之初。新学期,为了尽快熟悉和了解学生,我决定采取先自我推荐再群众投票的方式产生班干部。自主上前竞选的同学几乎个个“中标”,唯独竞选纪律委员的他只得了三票。我看了看黑板上的票数,再看了看坐在讲台旁边的他,古铜色的皮肤,小寸头,撅着小嘴巴,壮壮的挺可爱。他坐在凳子上不自觉的左右摇晃着,我对着他微微一笑,他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这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