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三、把握形成學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其他文献
她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滚的目光。她就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程老师!  她是我们的慈母  大课间升国旗的时候,天气转凉,有一位同学没穿校服,在风中冻得瑟瑟發抖,老师走过来,看到了他,冻得蜷成了企鹅的样子,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给那位同学披上,自己却冒然在寒风中发抖,继续观望升旗仪式,当全体同学回到教室的时候,您自己却因为没有外衣穿,长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要想适应新课改对人才的全新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抓紧落实,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基础严格把关,提升其整体道德素养和法律积淀。只有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交流中才会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全面发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逐渐推行了素质教育,推动教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识字作为教学基础,对提高小学生语言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才能够提升小学生识字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精心学习和研究优秀的识字教学方法,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之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授课一定要看重阅读培养,带领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项环节,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寻找优秀课外作品去閱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那么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如何培养进行研究,最终给出可行方案。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语文学习非常注重阅读,特别是小学语文文章的词、句多学习,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在人物描写习作中往往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如描写外貌罗列太多,毫无特色;描写动作使用动词不准确或不会用连续性动词具体写;描写语言过于啰嗦,没有突出主题;人物在事件里的表现没能具体描写而是用讲述性的语言概括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进行人物描写习作技巧和方法的创新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人习作水平。让学生能写出突出人物特点的习作,老师可以对通过指导学生选用典型的事例,开展有针对性的神态描写、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发展让人们越发重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多数室外课程,即要让学生在室外进行体育运动,促使學生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强化。但也有室内教学,室内教学一般是在外界天气不适合开展户外教学以及需要讲述体育健康理论知识才会采用。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程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教师重视构建室内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鉴于此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发展也十分迅速,加快了新课程改革进度。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从数和形两方面入手,它们包含了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两条主线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形结合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根据科学手段来理解代数和几何中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形结合;应用探析  前言  小学数学新课程要求,小学生
期刊
今天,咱们在这开会。主要是为了明年的高考,是为了给同学们打气助威。我在这想说十二个字:我爱你!我信你!我帮你!我等你!  我爱你。  你第一次踏进教室,也许你没有感觉,可我对你一见倾心。两年的朝夕相处,你我渐渐的相识相知,也许你没在意,可是我确信: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你,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有时,我会用微笑表达;有时,我会用批评表达;甚至有时,我会对你体罚。不管怎样,我保证,我的心里对你有满满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育应以人为本,注重对于学生本身的培养及关注。“以学定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其核心策略就是“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对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以学定教是一种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