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模式立体医学影像解剖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VR模式下立体医学影像教学方法,探讨VR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象与方法:昆明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67名在校本科大学生,VR设备采用mobile VR(VRG-pro),显示源为学生自带的手机,VR图像为GE公司AW工作站获得三维重建图像.教学方法:分a、b两组,a组34名学生,b组33名学生,a组先用VR眼镜观看3D立体图像自学15分钟,再观看2D图像自学15分钟,b组顺序相反,然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比VR图像与2D图像的教学效果.结果:100%的学生认为VR图像主观图像清晰度上优于2D图像,并认为VR图像对辨识复杂解剖结构的难度小于2D图像,97%的学生更喜欢观看VR 3D图像,P<0.01.结论:VR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互动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按照上级部门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遵循“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原则,结合实情,明确教学目标,提出教学要求,强化教学考核,保证网络教学“如期开课”.尽管教学准备不够充分、网络教学“美”中仍有不足,但全院积极行动,为学生呈现了有思想、有内容、有温度的线上课堂,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打折.
目的:根据线上课堂提供的教学数据,对我校医学本科生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及完善教学方案,提高医学本科教学质量.方法:锦州医科大学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共6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教学—学情分析—反馈教学的线上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线上课堂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在成绩、学习积极性、课堂互动、对教学满意度、课前课后自学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线上课堂的学情分析能够优化医学本科教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两个年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传统教学)与实验组(混合教学).通过成绩比较与问卷调查评价混合式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期末成绩明显提高(P<0.05);15级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总体评价、能力与素质提升自评、课程设计与教学形式满意度、知识掌握自评均显示很高的满意度.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牙周病学课程成绩及学生综合素质.
目的:探讨自我成长分析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校2017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内容分析法来分析数据.结果:学生的体验可归纳为课程体验、自我认知、专业认同和发展.结论:自我成长分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完善自我.
构建基于DDL的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教学模式,选取两个班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基于DDL的写作教学模式和传统写作教学模式,进行为期10周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实验组)写作成绩显著提高,且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班(对照组).结果表明,基于DDL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模块化教学在神经外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生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学生采用微课结合模块化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实验组护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结合模块化教学能够提高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开展及智慧校园、智慧课程的建设,互联网的应用也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组织教学、高效管理也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问题.文章依托云平台将学生实验课的实验报告作业提交系统作为无纸化办公的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医学生中开展作业网络提交系统的优劣,为智慧课程的立体建造提供思路.
针对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引入生理学混合式教学,从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课程思政和进阶学习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实践证明,该改革保障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目的:提出临床体格检查教学改革方案,探讨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方法: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查体;实验组查体分为“程序为导向”和“疾病为导向”,构建“教学查体、普通患者查体、重症患者查体”三维一体框架,查体顺序为“横向+纵向”.结果: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测量两组比较无差异,实验组在基本要求、时间测量、体格检查得分、学习兴趣、教学新颖性、学习效度、患者情况了解、阳性体征发现、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为导向”与“疾病为导向”避免了临床查体成为教
培养具备创新创造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是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坚持的核心.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在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中自主研发虚拟仿真实验,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采取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实施方案、合理建立考核制度等措施,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各高校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