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反馈时效性的策略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以使教师能够从学生反馈中了解学生的不足,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反馈时效性的策略,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 课堂反馈 ;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65-01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反馈主要使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学习形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的变化,旨在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借助实施的课堂教学反馈,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情况,进而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及时进行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反馈方式,同时也是时效性非常强的反馈方法,在课程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提出与知识点相联系的问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反馈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这样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1]。在具体的提问方法上,应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等特征,照顾到班级各个能力等级学生的需求,以获取整体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反馈更加客观、全面。此外,教师的提问还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问题过深使得学生难以理解。
  比如,在教学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们都知道哪些?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分别有哪些特点?该问题并没有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放大,教师可以从该问题中获得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同时考查学生对各类三角形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与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课程相关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借助思辨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反馈
  思辨性的教学反馈,能够正确衡量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2]。因此,为了提高反馈的时效性与正确性,要求充分发挥反馈的正面导向作用,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反馈方向,这样能够将学生深入知识内部,直至真正掌握知识内容。
  比如,在教学小数整除中,教师可以提出导入问题:375÷50,37.5÷5、3.75÷0.5。在这一问题的求解中,学生根据次序做题,做到最后一题学生常常无法下手,有的学生猜想前面计算的结果是7.5,最后一题的大概也是7.5,因此有学生就提出:“除数0.5是整数就好了”,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话题:“怎么将0.5变成整数?”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纷纷讨论,并查找课本寻找解题方法。在学生联系时,教师就可以将3.75÷0.5转化为37.5÷5,引导学生讨论两种解题的差异,然后教师在板书0.375÷0.7,学生只要写成0.0375÷7就可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好掌握今天学习的知识,成功克服学生学习中的烦恼,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3.借助评论性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反馈时效性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并不能将数学知识讲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反馈的时效性与正面效应,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够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及自我调节等有效的学习方法[3]。提高课堂教学反馈时效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从学生表情、口头联系、书面联系及作业情况等都能够得出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从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找出学生学习能力无法提升的症结所在,并及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数点的左边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反馈时就可以说“认为他说的正确的请举手”或“认为自己对的同学清坐正”等,这种肯定的评价给学生一些暗示,提示学生只要主动回答问题也能够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赞许。又如出示有关小数的选择题,教师给出四个答案,让学生用手指数量对应相应的答案,以便让老师确切了解班级学生回答正确与错误的比例,这样可以及时纠正大多数错误学生的理解,提高班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评论性的课堂教学,问题设施比备课灵活,并且更具针对性,学生也能够感到非常亲切,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的错误持续时间,加快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步伐。
  4.借助差异性的教学,提高反馈信息的全面性
  小学生在思维品质、理解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师在反馈信息的处理上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够使小学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巡视并指导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提高反馈信息的频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高层次学生还需为其提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以保证不同层次的教学能够顺利完成,做到反馈信息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题目为:课桌上分别有7、10、8、8、7支笔,问平均每张桌子放几支笔?学生一般求解方法是将总数相加再除以5。然而求解方式其实有几种,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巷道的求解方法在黑板上写出来。这道题目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体会一下平均数求解的复杂含义,同时通过多种解题方法的思考,让一些高层次的学生看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而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从中领悟到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反馈信息的全面性。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反馈时效性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相關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反馈的时效性,以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同时不断调整与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美珠.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精髓——有效反馈[J].科技风,2012,23(09):246-247.
  [2]高红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反馈技术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6(08):35-36.
  [3]楼逍遥.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评价方式[J].华夏教师,2013,23(08):70.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文学作品中的优美境界,是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徜徉。有活力的理想课堂,是勃发的,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心灵的感应,是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彰显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生命 ; 开放 ; 自然 ; 意境 ; 境界 ; 汇聚 ;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行,高中英语已经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阶段的。当然,除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化之外,目前的新教材存在着内容量大,词汇量,教学任务重等特点,令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所以这就需要在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加强对于高中英语教材的优化整合,灵活的选取有用的知识,使得高中英语教材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对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识字的水平,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情境化教育,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化课堂建设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教学的方式,以期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 情境化 ; 识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和扩大。尽管我们的汉语已经在全世界掀起一场“汉语热”,但是至今,英语才是最广泛的国际语言。近年来教育部在广泛听取民意的情况下,逐渐放宽了对英语的强制性教育,但是,这反而让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本篇论文根据我国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状、“趣学”理念的作用以及以“趣学”理念点亮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策略等进行要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激烈的21世纪,创新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为了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我国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重要学科,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及时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深挖教材,在教学当中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及时转变观念、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语文是丰富学生思想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方式,拓展交流方式,从根本上提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交流 ; 合作 ;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63-01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教师、文本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