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籍中汲取传统人文养料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人际交往,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有一个表达与理解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弄懂人家的意思自然是理解。一般的言语应对,彼此容易达成默契,如果要给人家讲一通道理,还想让人家接受自己的主张,那就不太容易。
  首先,需要挑好交谈对象。孔子就明白这一点,谆谆告诫我们:“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可以谈的人不去跟人家谈,错失了一个人物;不可以谈的人却要跟人家谈,就浪费了言语。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孔子不喜欢阳货的为人,“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同‘馈’,赠送)孔子豚(蒸熟的小猪)。孔子时(打探)其亡(出门)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路)。(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阳货)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阳货又)曰:‘不可。——好从事(做官)而亟(屡屡)失时(机会),可谓知(聪明)乎?’(阳货还)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好啊);吾将仕矣。’”对阳货,孔子躲不过去,只好周旋敷衍。可以想见,孔子和阳货这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站在一起说话,实在难以指望彼此交心、掏心掏肺。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其次,说话人要会讲道理。这一点得分开来说,寻常的道理,提个醒,点一下,彼此就可以心照不宣,自不待言。
  若事关成佛成道,玄之又玄,那可就要费些手段。比如,胡适在《禅宗是什么》一书讲故事:五祖寺中有一个和尚,人问他禅是什么,他说:“有两个贼,一个老贼,一个小贼。一天,小贼问老贼:‘爸爸!您老了,告诉我找饭吃的法子吧。’老贼答应了。到晚上,老贼带小贼进到富人家,挖洞进到屋里。用百宝囊的钥匙打开大柜子的柜门,叫儿子进到里边。儿子进去后,老贼把柜子锁了,并且大喊:‘有贼!有贼!’喊完便走了。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搜查,结果东西没丢,贼也没看见,仍然睡去。锁在柜子里的小贼不晓得父亲什么用意,只想着怎样逃出去,就学老鼠咬衣裳的声音。太太听到了,就叫丫鬟掌灯来看衣服。刚一开柜子,小贼一跃而出,一掌把丫鬟打倒,吹灭灯逃走了。富人发觉后,派人直追到河边,小贼情急智生,把一块大石头抛在河里,自己绕道回去了。到了家里,父亲正在喝酒,小贼埋怨父亲为什么把他锁在柜子里,父亲问他怎么出来的。听完经过后,老贼掀髯微笑道:‘你以后不愁没有饭吃了!’像小贼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这段老贼教子的故事,靠听话人自己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打破障碍,全凭智慧,了解玄机。
  再次,对方也得会听。比如,《论语·季氏》载,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与众不同的传授)乎?”对曰:“未也。(孔子)尝独立,鲤趋(恭敬地)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孔子的学生陈亢,会筛选信息,只提了一个问题,就从孔鲤那里知道了三件事(诗、礼、君子对儿子的态度)。陈亢这个学生,孺子可教,确实很会听人说话。
  庄子的学生也很厉害。据《庄子·山木》记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童仆)杀雁(鹅)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的学生把山里山外的两件事连起来看,从老师的话里听出了人生的困境,随手就将了庄子一军。
  最后,听人说话,不仅要好好听,最好还要有一番应对,这样才能提高交谈的质量。民初徐一士《一士谈荟》引了这么一则故事:崇祯初,帝京尚恬熙(安乐)也,共矜(美化)体貌。有厉成者,以裁衣著名,非赫然右职(重要的职位)不能得其一日暇,然指未尝拈(拿)针(绦子)云。每旦,携剪以出,群工随之,至一家,必见主人而后下剪,剪如风生,剪已,指一工曰:“若完之。”出又至一家亦如是,以次毕,晚乃收群工之值,群工安焉,曰:“非若剪不适主人体。”若此十余年,资以裕,乃借例参选(参加选拔),得司库(官名,掌财宝)。冠带将就道,群工醵钱(凑钱)是饯。酒酣,合座起曰:“衣非翁剪莫当意,是必有道,向(以前)固不敢请也,今翁亦就仕版(仕途)矣,敢以请。”于是成乃曰:“予固未尝为冗员(无专职的散吏)外僚(在京师以外任职的官吏)治衣也,治必右职。右职各有体,体不止修短肥瘠间也,须审其资。”众曰:“何资?”曰:“官资(官吏的资历职位)。”众愕然。成曰:“凡人初登右职,其气盛,盛则体仰,衣须前赢(超过)于后,久之渐平矣,又久之,心营迁擢(提升官职),思下人,前乃反杀(减)于后,故衣之适体,在审官资之浅深,即观其人之俯仰,予能一见而知之也。”众皆悦服,独一少年起曰:“近日人情多意外者,吾乡有初登右职,未习也,意自下,已而得势,遂生骄,是与翁言反矣,且人不自为体矣,以所接之人之体为体,今日而接当途(居要职、掌大权的人),衣宜前杀后赢,明日而接冷曹(闲官),衣宜前赢后杀,或一日而当途与冷曹参伍(交互错杂)接焉,衣又将奈何?翁虽神于剪,亦将穷矣。”厉成大笑曰:“若言是也,予犹是行古之道也,予行矣,不可以宜于时矣。”老裁缝阅世已深,一番议论,“众皆悦服”,小裁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异军突起,别开生面,后生可畏,一通言辞,使老裁缝自叹“不可以宜于时矣”,双方言辞交锋,交谈质量很高。
其他文献
按常理来说,诗歌教学离不开对意象的分辨和赏析,但小学诗歌教学与意象无涉,初中语文教材的前几册也避谈意象。初中教材里遇到该谈意象的地方,有时用其他的词语替代,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的“思考探究”提到“‘杨花’‘子规’两样景物”,只说“景物”,避谈“意象”;又如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的“阅读提示”说“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
提高阅读学习效率,掌握并运用好方法尤为必要。阅读学习方法在阅读学习中发挥着“桥”和“船”的作用。掌握好学习方法,可以使人读得更科学、更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论》一书是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中的一部,力求通过对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使学习者避免暗中摸索,走上阅读的快车道。如何让阅读学习方法走进学习者,使其理解更透彻,掌握更正确,使用更合理?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的统一。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经过多种形式的各级培训,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反思目前的教学,我们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聚集于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增强思考教学理念的意识。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实践,但只满足于把书教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对教学理念的思考。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引领着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向,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成长为名师、“大家”的必备
朱春玲(以下简称“朱”):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模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作文样式,被称作“高考体”。请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谈谈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张丽钧(以下简称“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在高考作文阅卷的日子里,内心总是十分纠结。我觉得,孩子们感染了一种“雷同病”——说着极其相似的话,抒着极其相似的情。他们的立意会撞车,他们的论据会撞车,他们的语言也会撞车。好不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德行、气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下学习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地照抄照搬,也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现代的先进理念相结合,从一个良性的角度重新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传统
我和冯渊老师,因文字而结缘。  近年来,由于工作需要,我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较多关注,也会看看语文类杂志上的文章,这其中,冯老师回忆他学生时代几位语文老师的一篇随笔,给我留下过很深印象。我在大学开设写作基础课,在开始“感觉和记忆”的训练单元时,还把这篇文章作为例文推荐给学生。后来,我发现,他不但写得一手充满形象感的记叙类好文章,而且,在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探讨语文教学的学理性问题时,也能提出一些益人心智
在“夏丐尊研究”著述中,汲安庆这部书较为宏观、系统、深入,颇具学术含量。  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等这代学人的语文教育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没有一部宏观性、体系化的语文教育学理论专著。他们写的多是随笔、杂感、短论,极少称得上论文,而且零散杂乱。少数成系统的著作,一般是语文教学法方面的,也罕见严密的论述、论证,理论性偏低。夏丐尊研究,得从诸多散漫的文章、著作中去归纳、提炼出语文教育思想,
《(红楼梦)选读》是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一种,教材选取《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编为四个单元十二课。每课包括“提示…‘正文”“鉴赏与探究…‘链接资料”四个部分,每个单元后有一个助读。编者在前言中介绍了编写宗旨:帮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这部名著,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把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这一宗旨体现了语文版教材选修与必修的对应衔接。    一、学情分析    为了在教学设
朱德熙(1920-1992),江苏省苏州市人,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39年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第二年转入中文系学习。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文字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祖国的语言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发表过许多重要观点,尤其对作文批改有较深入的研究,出版两部作文指导的普及性读物《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  《作文指导》一书1951年
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了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很多老师都将这两篇短文分开来教,这样的处理其实是欠妥当的。编者之所以将这两篇短文编在一处,是要发挥它们的综合作用,如果分开,就会失去这种作用。  那么,如何将这两篇文章融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文本内在的联系。这是两篇事理说明文,其说明对象不像事物说明文那样明显,而是具有一定的隐晦性,但两篇文章在说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