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文章 一条线索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了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很多老师都将这两篇短文分开来教,这样的处理其实是欠妥当的。编者之所以将这两篇短文编在一处,是要发挥它们的综合作用,如果分开,就会失去这种作用。
  那么,如何将这两篇文章融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文本内在的联系。这是两篇事理说明文,其说明对象不像事物说明文那样明显,而是具有一定的隐晦性,但两篇文章在说明方法上有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去说明另一个科学领域的道理”,这就是融合两篇短文的线索。
  根据这个线索,我们可以完成如下教学问题的设计:
  1 这两篇文章各说明了什么问题?(即“另一个科学领域的道理”)
  2 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即“用……说明……”)
  3 作者说明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即线索本身)你能列举一两个事例说明吗?
  先谈第一个问题。第一篇短文表面上看是说明“恐龙无处不在”这个事实,其实作者是想借此说明“板块构造学说”。第二篇短文表面上看是说明“被压扁的沙子”这个物体,其实作者是想借此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这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看似孤立,其实不然,它们不仅有着如前所述的共同特点,而且互相映衬。明白了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两篇文章的中心,为理解“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论断做好了铺垫。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找到说明对象,通过点拨帮助他们排除思维迷障。
  第二个问题是教学的核心。两篇短文在说明对象的时候采用了同样的方法:“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去说明另一个科学领域的道理。”第一篇用“恐龙无处不在”说明“板块构造学说”,第二篇用“被压扁的沙子”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相同的方法将两篇文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里,教学的关键在于:“恐龙无处不在”为什么能说明“板块构造学说”,“被压扁的沙子”为什么能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这就要悉心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分析。
  第三个问题将两篇短文紧紧地连在一起。通过对两篇短文说明过程的比较分析,很自然地能发现:一种思维的技巧,即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而这是将两篇短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所无法实现的目的。
  据此,我们通过寻找文本的内在联系(一条线索),进行比较分析,巧妙地设计问题,将两篇短文融合在一起完成了教学,践行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短文两篇”,本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我们以为,应尽量避免割裂式的单篇教学,,努力通过比较分析,寻求内在联系,采取综合式整体教学,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考察黄厚江的课堂,我们发现: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诸多元素的“和合共生”,是他本色语文课堂的最主要特征。  所谓和合共生,就是使本来对立矛盾的诸多元素达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下面我们就以《我的叔叔于勒》这堂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引领三个方面来初步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和合共生的教学特征。  一、教学内容:简约与丰富的共生  黄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围绕小说
按常理来说,诗歌教学离不开对意象的分辨和赏析,但小学诗歌教学与意象无涉,初中语文教材的前几册也避谈意象。初中教材里遇到该谈意象的地方,有时用其他的词语替代,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的“思考探究”提到“‘杨花’‘子规’两样景物”,只说“景物”,避谈“意象”;又如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的“阅读提示”说“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
提高阅读学习效率,掌握并运用好方法尤为必要。阅读学习方法在阅读学习中发挥着“桥”和“船”的作用。掌握好学习方法,可以使人读得更科学、更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论》一书是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中的一部,力求通过对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使学习者避免暗中摸索,走上阅读的快车道。如何让阅读学习方法走进学习者,使其理解更透彻,掌握更正确,使用更合理?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的统一。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经过多种形式的各级培训,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反思目前的教学,我们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聚集于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增强思考教学理念的意识。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实践,但只满足于把书教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对教学理念的思考。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引领着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向,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成长为名师、“大家”的必备
朱春玲(以下简称“朱”):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模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作文样式,被称作“高考体”。请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谈谈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张丽钧(以下简称“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在高考作文阅卷的日子里,内心总是十分纠结。我觉得,孩子们感染了一种“雷同病”——说着极其相似的话,抒着极其相似的情。他们的立意会撞车,他们的论据会撞车,他们的语言也会撞车。好不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德行、气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下学习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地照抄照搬,也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现代的先进理念相结合,从一个良性的角度重新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传统
我和冯渊老师,因文字而结缘。  近年来,由于工作需要,我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较多关注,也会看看语文类杂志上的文章,这其中,冯老师回忆他学生时代几位语文老师的一篇随笔,给我留下过很深印象。我在大学开设写作基础课,在开始“感觉和记忆”的训练单元时,还把这篇文章作为例文推荐给学生。后来,我发现,他不但写得一手充满形象感的记叙类好文章,而且,在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探讨语文教学的学理性问题时,也能提出一些益人心智
在“夏丐尊研究”著述中,汲安庆这部书较为宏观、系统、深入,颇具学术含量。  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等这代学人的语文教育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没有一部宏观性、体系化的语文教育学理论专著。他们写的多是随笔、杂感、短论,极少称得上论文,而且零散杂乱。少数成系统的著作,一般是语文教学法方面的,也罕见严密的论述、论证,理论性偏低。夏丐尊研究,得从诸多散漫的文章、著作中去归纳、提炼出语文教育思想,
《(红楼梦)选读》是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一种,教材选取《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编为四个单元十二课。每课包括“提示…‘正文”“鉴赏与探究…‘链接资料”四个部分,每个单元后有一个助读。编者在前言中介绍了编写宗旨:帮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这部名著,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把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这一宗旨体现了语文版教材选修与必修的对应衔接。    一、学情分析    为了在教学设
朱德熙(1920-1992),江苏省苏州市人,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39年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第二年转入中文系学习。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文字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祖国的语言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发表过许多重要观点,尤其对作文批改有较深入的研究,出版两部作文指导的普及性读物《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  《作文指导》一书19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