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中行走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德兰姆姆坐火车,看到车窗外一个流浪汉靠树坐着,看样子快死了。姆姆很想去安慰他,下一站一到,姆姆立即下车,气喘吁吁赶到,那个人已经死了。姆姆站了很久,她想,如果有人和他说几句话,握握他的手,他就不会死得这么孤单凄凉。姆姆决定建立一个临终关怀院。很多人不理解:把资源消耗在那些垂死者身上,而这些人,有的将几天后死去,有的几小时后死去,有的甚至即刻就死了。姆姆说:“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不论是贫穷的,还是残缺的,垂死的。”
  身经百战的美国战地记者哈普来到加尔各答采访姆姆,姆姆正照料一个垂危病人。看到哈普,她行了一个礼,说:“我没有时间说话,先生。”哈普说:“您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您的工作吗?”姆姆停下手里的活,对哈普说:“这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去报道那些穷人吧。你只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穷人有多可爱、多伟大。”说完,姆姆朝另一个病人走去。这人腰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已经溃烂得生了蛆,病人突然呕吐起来,散发着刺鼻异味的呕吐物喷在哈普脚上。哈普本能地挪开脚,惊恐得快晕过去了。他见过很多可怕场面,而这里比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似乎更可怕。
  哈普喊道:“修女,他会传染我的。”姆姆平静地说:“不会的,不要怕。”说着,蹲下来把那人脸上、身上的秽物擦干净,又抱起他的头,把他扶正,让他睡得舒适些。哈普惊魂未定,姆姆走过来按按他的肩膀,安慰说:“相信我,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帮他们洗澡,拿水给他们喝,喂东西给他们吃,你会做到的。”第二天,哈普再次来到临终关怀院,姆姆正在为一个病人清理溃烂发臭的伤口,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战栗。这个美国记者日后与姆姆成为了好朋友,在姆姆的感召下,他对乞丐更慷慨,对穷人更友善了。但是有一点他一直没有做到,就是亲手照料那些垂死者。
  直到1979年,哈普又一次来到加尔各答,距第一次已经25年了。姆姆把哈普带到一个重病的老人跟前,请他给老人喂饭。哈普犹豫一下,在老人身边蹲了下来,舀了一勺饭送到老人嘴里,他很笨拙,不是喂得太多,就是喂得太少,很多饭粒落在老人脖子里,老人举起手,跟哈普说话,哈普很尴尬,以为老人责备他,赶紧说:“对不起。”但老人还是不停地说,姆姆蹲下来靠近老人嘴边,细心听了一会,转头对哈普说:“他在祝福你。”哈普很吃惊:“他在祝福我?我仅用口袋的零用钱,就可以帮他买很多很多的食物。”姆姆笑了:“但你买不到他的祝福。”对哈普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一天,他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到的事,今天做到了。他想起姆姆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自我,便找到自我。哈普再次被姆姆稳如泰山的信念所震动。
  很多人对姆姆说:“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甚至亿万计,你救得完吗?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姆姆说:“如果我不从街上救回第一个人,也就不会救回数亿万计的人,爱得从一个人开始。”姆姆选择为最卑微的穷人服务,拒绝使这种服务制度化、设施化。多年来,姆姆从不添置治疗方面的任何设备,姆姆认为:有了设施,就必然对病人做出选择,那些最有希望痊愈的病人,就会成为医院首选。
  (选自《德兰修女传》,有删改)
  1.德蘭修女被誉为“穷人之母”,她对爱穷人有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
  答:
  2.文中详细写了战地记者哈普的感受和转变,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3.德兰修女拒绝仁爱服务的制度化、设施化,认为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位,后借座邻座。到南充后,刚上车的女大学生把老人“请”了起来,老人的女儿恳请挤一挤,被拒,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前面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的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结果遭到年轻人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
期刊
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個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病患,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画家在所画的山水中总将人物画得极渺小的理由。在中国的“雪后观山”画幅中,那个观望山中雪景的人是被画成小到粗看竟寻不到的尺寸,必须要仔细寻找,方能觅到。这个人蹲身在一棵大松树下,而在这十五吋高的画面中,他身体的高度不过一吋而已,而且全身不过
期刊
议论文的开头就是为文章的议论服务,这也就决定了议论文开头的一般写法。当然,议论文的开头也要符合一般文章开头的要求,要尽量新颖别致,引人注目,让人“观之可亲”“见而忘俗”,啟发读者的思路,使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要旨。  一、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这种方法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广泛,可以是开头起
期刊
1986年,28岁的杨丽萍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她用独特的舞蹈语言,在舞台上赋予孔雀丰富的神韵。早在2002年创作《云南映像》时,杨丽萍就开始试水商演。尽管对艺术创作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但杨丽萍并不排斥商演:“我从小就会去卖捡来的蘑菇,也会提着鸡蛋去卖。能吃饱,才有力气跳舞,艺术也需要钱来支撑。”  跨越30年,58岁的杨丽萍在2016年带着《孔雀之冬》,再次用舞蹈叩问生命的意义。
期刊
“我不知道做母亲是什么感觉,但超哥抱着我的腿,抬头望着我的那种眼神,特别打动我。那种渴望妈妈的感觉,让我一下就哭了。”在热映电影《乘风破浪》中,赵丽颖出演邓超的妈妈,两人有不少对手戏,她说这是最让她感动的一场。这本来是一部喜剧,她也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掉眼泪。  2013年,《陆贞传奇》将赵丽颖捧上了荧屏“四小花旦”的位置。2015年,《花千骨》再次让她人气高涨。2016年,《老九门》《青云志》《胭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就像一个引子,引出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思考。早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了对美味的追求,一道道精细工序,只为品尝者入口那一瞬间的满足。然而,随着美国快餐文化涌入,“快节奏”席卷而来,我们渐渐忘了真正的美味,远离了慢工中品道的愉悦,饮食文化似乎也在历史长河中淡褪了颜色。  有关调查显示,当今中国人80%以上的家庭制作一顿饭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40%的家庭用餐时间不超过30分钟,很多家庭用
期刊
清朝内阁大学士纪晓岚学识丰富、机智灵敏。有一次,乾隆皇帝想考验一下纪晓岚,就故意在朝堂上问纪晓岚如何解释“忠孝”二字,纪晓岚答道:“所谓忠,是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所谓孝,是谓父让子出,子不得不出。”  “说得好,那么现在就是要你表忠心的时候了,我让你现在马上奉旨而亡!”  纪晓岚磕头跪拜后转身走向殿外,没过多久,他全身湿答答地跑回来了,乾隆故作生气地问:“爱卿为何又回来了?难道你想抗旨吗?” 
期刊
唐朝时,狄仁杰很不喜欢娄师德,还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说娄师德的坏话,但娄师德并不计较这些,他还暗中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当了宰相。  武则天对他们的恩怨也有所耳闻,有心缓和两人的关系。  有一次,狄仁杰去向武则天汇报事情,可他的折子里出现了几个错别字。武则天一边在心里想着机会来了,一边故意假装生气地說:“居然连这几个简单的字也会弄错,真不知道娄师德是怎么搞的!”  狄仁杰不无纳闷地说:“皇上,这是我写的折
期刊
人生就是朝圣的漫漫长途,我们急于奔赴梦想中的圣殿,于是期待行囊中皆是必需品。视暂无用者为累赘,发现遗漏,又苛责自己的粗疏大意,然朝圣的脚步,却在无尽的抱怨与悔恨中失去方向。何不珍念所需,善待无用?莫悔遗漏,予自我以无忧无患的人生呢?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顺其自然。事有起伏,人有乐哀,行路上的繁繁杂杂,林林总总,皆有因果。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潺潺的溪流,为了宽阔的草原……还有还有,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