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三部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探索性,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个性化和创造性体验,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然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了学生“望文生畏”的现象。为改变现状,作者总结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提出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法“三部曲”,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摆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困境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创新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探索性,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个性化和创造性体验,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然而,从小学写作教学现状看,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一、小学写作现状
  在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望“文”生畏。一些小学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不愿意写也不会写作文,造成作文教学的一大困境。另外,有些学生固然不畏惧写作文,但是习作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和个性,思想和表达仿佛被系上了绳索,放不开也写不明白。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广泛存在于各大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顽疾”。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努力,扭转这一局面,消除这些现象,帮助小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与勇气。我总结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提出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法“三部曲”,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二、实现小学语文作文创新的“三部曲”
  (一)在课外补充
  素材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任何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素材累积,就无法写好作文,更何况刚接触写作,写作基础还很薄弱的小学生呢?因此,要教好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第一要务便是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让学生有米下锅。素材累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引导他们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从中汲取养分,浇灌写作之花。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一些他们比较喜欢、感兴趣的读物,像历史、科普、童话、故事等书籍,让他们仔细阅读,并做好摘录。教师定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设置一些像“好书推荐会”、“我的读书经验”等小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将读书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与其他学生分享读书心得。如此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读书收益最大化,在分享读书感受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素材。如在作文课《我最喜欢的植物》上,在未经课外读书指导之前,学生用来描写“花”的词语只有“美丽”、“漂亮”、“好看”这几个,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经过一段实践课外的有效补充,再让学生重写这一主题的作文,可以明显发现,学生词汇量丰富了很多,有的学生写“娇嫩的花朵”,有的学生写“鲜艳的花”……可见,有效的课外补充十分关键,学生不仅从阅读中感受到了写作的魅力,从此摆脱了对语文写作的恐惧感,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写作素材,为更好地写作做好了准备。
  (二)在课堂中指导
  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培养的,而是通过一次次锻炼和积累获得的。如果单凭每学期有限的几堂课就想轻松获得,那么无疑是痴人说梦。作文能力必须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语文写作的指导。比如,教学《扁鹊治病》一文时,在学生掌握寓言寓意之后,让学生改写,设想蔡桓公如果没有“讳疾忌医”,那么会怎样?让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发挥想象力,改写寓言结局,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又拓展了写作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除了改写的方式外,还有续写、仿写、缩写、想象写、扩写……只要教师留心观察,精心设计,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就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一举两得。
  (三)在生活中寻找
  语文学科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活是写作源源不断的泉源,只有富含生活意味的作文才最感动人心,才最生动形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思维的起点,以此丰富写作积累,提高写作水平。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有很多,学生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提取素材,也可以从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提取,还可以结合千姿百态的自然生活、有趣多姿的社会生活等,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写作能力,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结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任重道远,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作文基础情况,积极把握好作文创新教法“三部曲”,以此不断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与积累,学生一定会渐渐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范雪勇,孙琴莉.试论实现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的方法研究.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08.
  [2]陈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12-09.
  [3]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
  [4]蒋龙生,王兰珠.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初探.文教资料,2003-11.
  [5]陆洲.浅谈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策略探究.课外语文(初中),2012-08.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基石,记忆力是走向创新意识的阶梯,思维力是通往创新意识的桥梁,想象力是放飞创新意识的翅膀。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好奇心 记忆力 思维力 想象力  创新,专家的解释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摘 要: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学习科学课的过程包括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让学生经历生活实践,规律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所以科学课程必须充分重视实验。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料学习,对于小学实验课从创设实验情境,实验材料的选
摘 要: 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习语文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从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疲倦的一条途径。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明确有效目标,创设有效情境,引导有效阅读,设置有效提问,提倡自主探究,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书是心灵鸡汤,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捧读一本好书,感闻书香,细细品读,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怎能不说是美事一桩?我们欣欣然向往着,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于是,每月共读一本书的计划付诸实施。然而,要我们的孩子读整本书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而且经过观察研究,发现许多孩子不会读书:有的手捧书本,心浮气躁,眼神飘忽;有的走马观花,读过就像过往云烟,影迹全无;有的逐字默
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我得到了深深的启发,德育应以体验教育触及学生的心灵,转化为他们的精神内在与自觉行动,才能收到实效。因此,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让孩子产生欲望,敢于体验  体验是一种个体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实践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的感受和体会,是一种可能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为的情感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只有当孩子们真正进入实践的氛围中,让孩子的内心具有强
从教十六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于《语文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一课程性质的阐述,深有感触。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其精神成长呢?我认为,语文课堂首先要充满“人情味儿”——因势利导,深入挖掘文本的人文因素,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  一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已经过了一轮了。对这一轮的实践,许多教师存有困惑,新课程下的数学该如何教呢?《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我认为,首先,新课程不仅仅是要学生能获得知识,而是能自主地获取知识;其次,获取知识的方法已不再是教师的给予,更多的是学生自己体验并得到的;最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并非是教师强加的而没有任何积极情
摘 要: 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依据,文章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创设情境三个方面挖掘教材中口语交际的潜在资源,让学生以教材为范例学会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  关键词: 语文教材 低年级 口语交际能力 教材 培养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儿童树立在别人心目中的威信和良好形象,有利于儿童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主动进取、大胆开拓的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增
摘要: 小学高段学生识字写字回生快、错得多。文章认为,在识写教学中可提高识写的有效性,增强识写的趣味性,挖掘汉字的规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高段学生识写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高段 识字教学 教学策略  笔者在四年级教学时,多采用的是反复抄写、听写的策略,但效果不佳,很多学生遇到同音字、形近字等“拦路虎”,纷纷“缴械投降”,习作里“大红灯笼高高挂”。看着满目疮痍的学生作业,我不止一次地探问:
摘 要: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理论,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要通过语文实践来实现。语文从生活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学生拥有语文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