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们都想摸索出一种适合不同文体,不同类别,不同时期作品的教学模式。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也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遗憾之处。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益于学生学习。经过长时间探讨,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我想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方面,作初步的探讨。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呢?
   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联系实际,施行教育
   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必须重视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先进有效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大力发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文体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有时同一文体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主要文体有记叙文、寓言、诗歌等。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其教学内容及其学生的学习现状有目的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比较阅读,开阔视野
   从语文教学改革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基本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主题而选裁不同的文章等等,都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在比较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中部分重点语段的含义。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有意识地抓重点,在比较中有目地掌握修辞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边读边想.发展智力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现代学生不仅拥有完全属于他们自我思维的绿洲、智能的园圃,而且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的基本素质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出的问题越多越深刻、争议越激烈学生就越能在这种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自读寻找、发现、提出问题。同时还注意及时激励和引导,对于学生的质疑问难,不一手包办,而是通过小组讨论或让他们查字典、查资料解决,或通过认真读全文来解决,或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解决。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
   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
   二、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阶段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使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三、应考探究性阅读阶段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仅靠课堂40分钟是不行的,它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相关课外书籍,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张爱华,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其他文献
大众日常生活与流行音乐已经密不可分了,在层出不穷的流行音乐中,许多歌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在大众心里一首歌就是一段回忆,一段往事。为什么在千千万万的流行音乐中只有
在钢琴伴奏中,诸如和声、织体、指法等很多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地梳理不同风格的音乐,特别是当下传统和声与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语言问题,是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途
听说这世间,有一种网叫承诺。山谷里花儿孤独地开着,只因为对春天有个承诺;维纳斯毁去自己的双臂,只因为对美丽有个承诺。我们如此地行色匆匆,又是为什么而忙碌呢?年轻的心热
这篇论文主要从总体使用情况、上下文语境、同义句式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了“Np+在+NPL+V着”及其同义句式语用问题。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agmatic problem of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天空中红霞一片。几只大雁在天空中划出几道美丽的弧线。大树下,补鞋的老王收拾着担子。他抬头看看天空,深深地咳了一声,挑起担子———那沉重的担子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考试的拉分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阅读中都能抢占优势,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教学问题。笔者主要是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外现代文阅读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指导学生的课外现代文阅读和学生的心理之间有什么关联呢?方法、技巧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在教学中
《音乐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在阐述音乐课程价值时,明确了我国的音乐课程价值之一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
有效教学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才能使阅读教学真正高效,让课堂成为师生之间“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设计。   一.转变目标指向,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阅读教学要特别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目标设计应指向学生知、情、意、能力的发展。以曹
配乐中的西洋管弦乐,用距离感来推开故事的悲剧,并且在与电影互动的过程中,保持了悲凉基调,对电影故事的发展高潮结束做出全景般的渲染,同时也将电影主题统一在这种器乐音响
在钢琴基础教学中,要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弹奏技巧,最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手指能力。手指能力的提高则依赖弹奏手型、手指重量及指根关节的训练。 In the basic piano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