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对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离不开高效的教学课堂,所以小学教师要注重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实践高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自身数学教学素养水准,为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对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离不开高效的教学课堂,所以小学教师要注重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自身应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实践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奠基。下面从精细化备课、评价教学、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三方面对高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课前精细备课,明确小学数学教学具体目标
  备课是教师为开展教学工作,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小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在遵循新课標学生为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的工作。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明确具体的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质的教学目标,首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结合教师对和谐课堂氛围的建设,对学生实施数学思维的引领,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数学计算品质的培养,从而从整体和细节设计出高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倍的认识”章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根据教材内容提炼了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倍数”的概念学习,体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倍数关系,通过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圈帮助学生理解,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再结合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通过绘图理解用除法计算倍数的思路,和用除法计算倍数的思路,通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然后通过练习,锻炼学生对于倍数关系的计算能力,整体上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规划。
  二、积极评价教学,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和鼓励,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晦涩难懂,教师对学生及时积极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良好的激励作用,也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另外,为了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种解答,活泛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知识实践能力。及时有效的评价对小学生的数学核心核心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章节教学时发现,部分学生的计算素养和能力较弱,且计算出错率高,教师要激发这些计算薄弱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一方面要对这类学生进行精细教学,对知识难点进行更为精细的讲解,另一方面要从情感与言语上认肯、鼓励这类学生继续努力,“你比以前做得好了,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的,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老师,老师愿意和你一起学习!”对于数学计算素养较好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要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能继续保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能够维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而且在评价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三、鼓励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不断应用知识创新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高体现,是学生能够对数学课堂所学知识能够实践运用。数学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生活中的运用,让所学知识成为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的工具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信心,此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潜力,促进学生的应用知识创新。
  例如,李教师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的时候,鼓励学生进行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思考,“大家帮教师想想,我们平时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呢?”学生们纷纷发言:“课桌面是长方形的”,“键盘的按键面有长方形和和正方形的”,学生们在联系生活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概念的匹配,增强了学生对于长方形、正方形概念的记忆认知,增强了学生数学思维中的空间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对核心素养教学的教学方法设计,而且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学习成果,给予学生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关心,促进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此外,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所学教材知识的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因此让学生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从而通过教师高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全面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对照分析法,样本资料为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使用利培酮单一疗法,观察组实施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阴阳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例数34例高于对照组(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入院指导中将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入院指导,并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口头宣教入院指导(对照组)和思维导图入院指导(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宣教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医护人员介绍、诊疗护理时间说明、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和费用查询说明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率和发病部位特征。方法:查找2012年3月2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的SLE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整理并记录40例SLE并发VTE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该研究时段内因SLE入住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658名患者,男性300人、女性2358人(男女比例为1:7.86);2658人
期刊
【摘要】前期研究筛选到高产抑菌物质的明串珠菌T7,为探究T7产生的抑菌物质特性及产量,本实验测定了菌株的生长曲线和pH曲线,通过硫酸铵盐析粗提抑菌物质,测定了代谢曲线和抑菌特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共培养菌,测定了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共培养对T7产抑菌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7的抑菌物质产生与菌体生长相关,在24h时产量最高。T7所产抑菌物质对除α-淀粉酶以外的蛋白酶均有部分敏感性,在pH5.0-10.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州市志愿者参与防疫志愿服务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各志愿服务总队569名志愿者,利用自行設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志愿者基本情况、参与防疫服务类别、参与原因、满意度及主办方提供的志愿者保障情况等,并使用SPSS 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9名志愿者中,有285名有参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相关活动
期刊
【摘要】核辐射是指各种原子的能量和电磁辐射,这些原子是原子的核反应(如用作物质时的裂变和衰变)发出的电磁辐射。当作用于物质时,会引起电离和激发而产生生物效应,被归类为电离辐射。本文介绍了核辐射的概念与特性,分析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其损伤效应,并提出了相关的医疗医学防护措施。  【关键词】核辐射;损伤效应;医学防护  【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
期刊
【摘要】目的 抗结核药本身就会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抗结核药物。方法 通过对该患者的系统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曾有“肺结核”病史,2007年复发,自诉已治愈。10天多前因“咳嗽、咳痰”,自己以为是肺结核复发,就自行服用抗结核药,8天后出现腰痛、无尿5天,致急性肾损伤。结论 患者生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合理的诊断,诊断明确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不能自作主
期刊
摘要:在现在的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也是爆炸式般形成,那么信息技术也是被应用到很多的领域,那作为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是很灵活的应用于教学中。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技术,目的也是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达到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全面的提高。现在生本理念也是被积极的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也是在生本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愉悦性。本文就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黔东南州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方案,為民族地区提出 具有特色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视力普查为驱动实施五位(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长、学生)一体(社会共同体)和偏远山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机制。结果:2020年总体、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比2019年分别下降1.21%、1.04%、1.18%、1.39%和0.13%。近视患病的单因素分析表明,运动情况、课间休息场所,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加强阅读实践,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努力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注重阅读指导,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依据,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眼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