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娩前产妇承受巨大生理刺激的同时,也要承受剧烈的心理刺激,孕妇要有足够的心理应激能力才能缓解和克服生理上剧烈的疼痛,使之后的生产更加顺利。因此,帮助孕妇平衡心理状态,能够使得分娩过程更为顺畅,而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孕妇分娩前;心理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243-02
  前言
  绝大部分孕妇在分娩前心理都处于十分紧张和恐慌的状态,随着分娩前生理上承受疼痛的加重,孕妇的心理也随之更加紧张和恐慌,如果这种高度紧张和恐慌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将会对之后的顺利分娩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医院的工作人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工作,帮助孕妇稳定心理情绪,缓解生理上承受的痛楚,使分娩过程更加顺畅,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本文着重深入分析和探讨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希望能够为心理护理研究和心理护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1 医护人员要认真做好产前分析工作
  很多孕妇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再加上缺乏对分娩知识和整个生产过程的了解,当发生宫缩阵痛、阴道流水等产前正常现象时,就十分慌张,神经变得非常敏感。随着产前疼痛的越来越剧烈,很多孕妇就精神恍惚,甚至失去了理智,又哭又闹,过于忧虑,导致还没有正式生产就体力透支,精神崩溃,给顺利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难产的概率大大升高,导致习惯性流产、死产、死胎、多年不孕悲剧的发生。因此,产科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观察孕妇的心理状态,最好在孕妇心理状态恶化前予以全面的产前分析工作。护理工作人员要全面收集孕妇的信息资料,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够对每位孕妇的情况有一个整体充分的把握,根据每位孕妇的特点,提前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前做好生育相关知识和具体生育过程的普及工作。
  2 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2.1 成立专业心理干预小组
  在产妇住院之后,医院要为其成立专业的心理干预小组,对她们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便于对产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专业心理干预小组成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或者具有多年相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全面性,确保产妇待产期间和具体生育过程的安全。专业心理干预小组成员要根据产妇的具体身体指标和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最好进行单个指导,同时争取孕妇家属的支持和帮助,以提高产妇对生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2.2 护理工作人员要与孕妇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关系
  产科护理人员同孕妇及其家属之间和谐信任的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第一步。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消除孕妇高度紧张和慌乱的心身症状,帮助孕妇维持心理的平衡状态,为之后的顺利生产打好心理基础。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应该保持亲切和温和的态度和孕妇交谈,了解孕妇的痛楚,使其感受到温暖,还可以通过轻抚等非语言方式给予孕妇安全感。护理人员要用正面积极的例子去鼓励孕妇,让她们想象孩子顺利出生的那一刻,可以帮助孕妇减轻身心所受的折磨和痛苦。在为孕妇提供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和孕妇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叮嘱家属的注意事项,尽量少给患者刺激,多和患者谈谈一些开心的事情,让孕妇增加生育的信心。
  2.3 健康教育宣传
  很多产妇之所以会在分娩前产生无比强烈的紧张和恐慌心理,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分娩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的分娩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医院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分娩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在和产妇进行沟通后,要告知其顺产的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产妇的担心要及时的同其交流,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忧,使其在分娩前保持稳定的情绪。分娩产妇应该有充足的睡眠;在顺产前可以带产妇先熟悉医院的设备和实施,让其对医院设施设备充满信心。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同孕妇的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孕妇家属的帮助,平时协助护理工作人员多给予产妇科学的引导,让孕妇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准备生产。倘若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某些焦虑程度太深的产妇起不了作用,护理人员要及时上报至医院,派专门的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2.4 为孕妇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度高的住宿环境
  孕妇在进入医院待产后,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给孕妇提供舒适而温馨的住宿环境,降低陌生环境对孕妇造成的不适感。温馨、舒适度高的住宿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孕妇稳定情绪,使她们产生舒适感,以缓解生育疼痛带来的剧烈的生理和心理折磨。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要在产房的布置上多用心,下足功夫。首先,产房的床上用品一定要干净整洁,无法清晰干净的床上用品不能出现在产房;其次,室内要保持通风,使空气能够流通,以保证产房空气清新,使孕妇心情保持舒畅。总而言之,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站在孕妇的角度去感受她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用心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帮助她们提高舒适感,增强忍耐疼痛的能力。
  3 结语
  孕妇产前过度恐惧和焦虑的心理情绪不但对顺利生育造成极大的阻碍,而且也会致使一连串的生理病理变化。例如,过度恐惧和焦虑的心理情绪可能导致垂体后缩宫素的分泌量大大降低,从而致使子宫收缩力度大大减弱,给之后的分娩过程带来很大的风险。为了提高孕妇生育过程的顺利度,保障胎儿和母体的安全,医院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认真细致的做好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晓芳. 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效果[J]. 青春期健康,2014,10:48-49.
  [2]秦小兰. 探讨孕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32-533.
  [3]黄小莉.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240.
  [4]张艳军. 166例孕婦临产前的心理护理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3,08:81-82.
  [5]刘丽. 初产妇妊娠分娩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5:130-131.
  [6]高建珍. 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220-221
其他文献
【摘要】压疮是由于压力所引起的组织病变,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一旦发生压疮,对医院的影响:产生医疗纠纷、使得医院质量受到质疑;对于护士:是护理工作的难点问题,使工作量增加,压疮病人的护理工作量增加,造成护士心理负担加重;对于患者: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会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6.0%,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无菌输液针输液,而观察组患者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中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75.0%;而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5.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前置胎盘伴出血产妇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2008年2月-2012年5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前置胎盘伴出血产妇6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止血等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妊娠结果。结果:干预组产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孕期延长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细节护理处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而后对比双方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78%;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为20%,观察组为6%。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并发症,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收治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6例,通过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结果:在16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当中,在十分钟之内得到救护的患者有152例,占91.6%,在10~15分钟内得到救治的患者有14例,占8.4%。总共脱险的患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科针对自身科室的特点分析易引起纠纷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有效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信任。。本文将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248-01  1、护患纠纷产生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及持续时间的影响,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产妇71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产妇共有35例,该组产妇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护理产妇;另一组为对照组,产妇共有36例,该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护理产妇。比较2组产妇在经过各自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产后2个月和产后6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0例,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B组(50例,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A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急诊护理质量、病区安全质量、护理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期刊